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王庆松摄影的两种现实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当代 热度: 16869
黄立平

  

  

  别样“纪实”:王庆松作品展

  2019.5.24—2019.8.24

  合美术馆

  按当代艺术史的分析逻辑来判断,王庆松的摄影作品大抵可以被称作“观念摄影”,而王庆松却自称为“纪实摄影(或记录摄影)”,他认为自己是以记者的方式而不是艺术家的方式在进行创作。显然,王庆松的“诡辩”(艺术家自称艺术是一种诡辩),对外界判断其摄影作品的艺术方位形成了“烟幕”。

  必须承认,王庆松摄影作品始终针对的是中国社会转型变革中的各种现实社会问题,我们姑且将这个现实称作第一现实。第一现实因为存在整体性与个体经验感受的复杂差异,语境上往往是一种概念化的、历史叙述性的存在。人们通过各自的生活经验所认识的现实,随机出现的场景通常是松散的、片段式的,因而缺乏仪式感、戏剧性和艺术的浓度。我们常见的摄影创作方式一向被视为具有“作为证据的真实性”的客观记录社会生活的瞬间的按快门动作。摄影师所能做的主要是设置角度、等待时机、机敏抓取。这样的摄影作品往往离美比较近,却离思想比较远,不可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价值浓度。然而,摄影如何才能达到表现社会现实问题所必要的艺术浓度呢?经干预的绝对社会真实,这是令人怀疑的。可以说,任何社会性的现实都具有某些组织行为特征。显然,提高艺术浓度的途径在于观念的介入和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再造。

  王庆松采用舞台造型、情景编排等艺术设计手段,并将自己置于画面之中来诠释社会现实主题,实质上是用艺术家的观念强制介入社会生活而创造出艺术家所理解的社会现实。这个现实是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水天一色般融合后的——不同于概念化的或客观现实的——艺术化的新现实,我们姑且称之为第二现实。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现实之实,倒可以佐证王庆松自称“纪实摄影”也所言不谬。

  从“历史证据”的角度来看待摄影,传统方式所能提供的图像“真实性”若用实证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许多都是存疑的。王庆松的创作是按照艺术家的主观意图“再造了现实”,一切具有夸张、想象、虚拟,甚至魔幻等超现实的成分都是人为的、主观的,按照某种逻辑制造的。当观众看到这些作品,尽管会置身于具有舞台感、荒诞感、错时感的社会场景,同时也会油然而生更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场感;进而,认识现实便更为“解渴”,也更加“过瘾”——这就是当代艺术的力量之所在。

  理解当代艺术,观众往往希望能够及时获得一些教条化的概念工具,从美术馆的立场来看,这样的想法起码是应该得到尊重的。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当代艺术的发展正试图打破各种教条的俗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术馆展览服务的困难之处正是既不能采用教条化、概念化的办法对正在产生的新事物妄加定义,又能使观众对展览和艺术作品具有必要的理解并产生相应的精神共鸣。当代艺术已然冲破了仅凭形式便能维系和延续的框架,不断产生各种现有艺术形式的文化排异物和衍生物。美术馆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新生事物以有序的方式与观众见面

  王庆松摄影艺术的系统呈现就是这样的案例。中肯地讲,他所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法都是现有摄影体制和类型轨道不曾普遍容纳的方式——其中有舞台剧的影子,有滑稽戏的基因,有电影电视布景取景的手法等。而一切趣味都产生在不同形式綜合交叉的边缘未经定义之处。

  不妄下定义,正是我们接触当代艺术妙不可言处所应有的态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