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属于读者,属于时代。作家对于他的广大读者或人民,对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应该有一个承诺,就是要记录和表现时代的变迁,刻画在时代变迁中人心的变化和人自身的变化。在我看来,贵州仡佬族女作家王华的小长篇小说《在路上》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是作者深入生活、主动从生活中采撷的一朵文学小花。中国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要求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又宣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珍州这个贫困地区面临着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珍州大量的贫困乡亲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正是以珍州县委书记曾为民,县委常委、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奋进等为代表的地方领导所殚精竭虑、勠力同心想要加以解决的难题。这,其实也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使中国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但是,即便到了今日,中国仍有数千万的贫困人口,尤其是在像珍州这样的落后地区,贫困成片,小康举步维艰。正如现实生活中的贵州的毕节等多个地区,还存在着上百万的贫困人家,他们都迫切地需要扭转贫困迈进小康。作者王华无疑是一位关注现实、体恤民生、有情怀有担当的作家。她在用心思考这个时代课题,在关切身边百姓特别是仡佬族乡亲们的生活前景。这是一种血肉相亲的手足同胞的关切与挚爱。这也是一个能够不断成长的作家的根和脉,是其须臾不可忘却或淡漠的。
正如作品标题《在路上》所提示的那样,这篇小说的一个根本主题就是“在路上”。主人公谢奋进一直行走在路上,在外出出差、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的路上,在为事业而奋斗、恪尽职守和责任的路上。换言之,他一直行走在为百姓谋利益、谋幸福、脱贫脱困奔小康的路上。同时,这个“在路上”的主题也指的是谢奋进跋涉在人生路上,在仕途官场之路上,在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路上。人的一生区区不过百年,正像他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谢奋进一直走在奋斗前进的路上。这条路他走得并不轻松,单是在县委办公室主任的职位上,他就干了十几年,先后服务过三任县委书记。好容易被提拔为县委常委,却只是担任了区区一个工业园区的管委会副主任。从表面上看,谢奋进的仕途似乎并不成功。但是,他却能做到泰然心安,并在每个岗位上竭尽全力,奉献忠诚,谋事做事,一心为民。在他内心,有着一个强大的信念,这是他从父亲的教诲那里传承而来的信念:种地,就要精心伺候土地,土地不会辜负辛勤的劳作。他肩负着父亲的言传身教、乡亲们的热切期待,党和国家的信任与重托,于是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去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扶贫攻坚。这是一位敢作为、会作为、有作为的“好官”,是时代所呼唤和造就的英雄。作家对这个人物倾注了最大的热情和最由衷的赞美。赞美和讴歌谢奋进这样的平凡英雄,其实就是赞美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赞美主动担当、敢于作为、忠于职守的为官之道。
主人公的个性和精神是通过曲折坎坷的招商引资过程而得以展现的。在建设工业园区时,首先遇到了钉子户“张钉子”,其因为得不到索要的征地补偿款死活不肯搬迁。为了解决这个钉子户,谢奋进找圈了很大一块地的企业家汪天宇帮忙。汪天宇设计让张钉子吃了哑巴亏,拔掉了这个钉子户,而后自己却变成了更大的“钉子户”,向政府索要更高的补偿款……谢奋进提出建设一个吉他工业园,好不容易引进了三家企业,结果有两家都打着小算盘,或是为了骗取政府给的脱贫补偿款。谢奋进努力劝说全国各地的其他吉他厂家到珍州投资建厂,却遭到了对方一再的托词拖延……工作总是千头万绪,看起来似乎都找不到出路和前景。然而,无论多么曲折坎坷,多么艰难不易,谢奋进始终都没有灰心,更从未放弃,因为他坚信自己的信念,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小说在对这个艰难曲折过程的描写中,主人公的坚韧、果敢、定力、耐心和静气等优点都得到了凸显。这是一个看似不温不火却坚毅顽强、不屈不挠的人。而他最终的成功,也体现了作家对于这种精神品格的褒扬和对于脱贫攻坚伟业的乐观祝福。
除了主要人物之外,小說对于几个次要人物的塑造亦相当成功。尤其是汪天宇的形象,堪称作家的一个独特创造。这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企业家,精于算计,善于钻营,不惜挖空心思,不诚信不地道,薄情寡义。为了将张钉子的房屋买到手,他设了一个圈套让他钻。贪小便宜而又毫无防备心理的张钉子,在喝醉酒后,被汪天宇拉着手在拆迁协议上按了手印。而后,又经不住诱惑,接受了汪天宇安排的“特殊服务”。因为贪图小利,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完全钻进了汪天宇精心设计的圈套,哑巴吃黄连吃亏说不出。而因为汪天宇帮了谢奋进完成钉子户搬迁的忙,谢奋进又帮汪天宇的弟弟争取到了建设养殖场的批件。汪天宇明着说是给弟弟办养殖场,暗中却借口羊都养死了而借机霸占着养殖场这一大块地。为了钱财私利,他甚至不念手足亲情,连自己的傻弟弟都拿来做交易的筹码,在诓骗政府的同时,也瞒骗自己的亲人。——正在汪天宇心满意得指望圈的地卖个大价钱之时,张钉子竟扒了汪天宇父亲的坟墓。接着汪天宇更是祸不单行,因为还不起债务,他被警察带走了。在被保释出来后,他长跪于父亲坟前,六天六夜不吃不喝。最终沦为人们的笑柄和反面教材。然而,因为死前的这一“壮举”,他居然变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话题而“永垂不朽”!这是一个可悲的角色。他的悲剧性源自其性格。这个新颖的人物形象令人过目难忘。这是这部小说的一个成功之处。
与汪天宇的精明狡诈不尽相同,天籁吉他厂老总赵明刚的性格则可用不厚道和唯利是图来概括。冲着家乡的优惠政策,他把吉他厂搬到了珍州,但是他并未满足,而是得寸进尺要求县里必须把精准扶贫的农户名额都给他,因为政府会给招收这些贫困户的企业每个贫困人口4000-5000元的补助款。接着,他又向谢奋进提出要政府付给他这些农民工的培训费。就为了图谋和攫取这几十万元的补贴,他又进一步,妄图以这些农民工技术培训不过关为由一批批地将其开除掉,以期从政府那里获取更多的补贴。即便这些农民工都是他老家赵家坪的邻里乡亲。可见,这是一个钻进钱眼里出不来了的人。
与不讲诚信、推脱责任的赵明刚、汪天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家吉他企业神曲吉他厂老总郑传宗。这是作者正面塑造的一个企业家,是一位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为了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设置了郑传宗烧掉不合格的吉他的情节。在谢奋进遇到赵明刚的刁难时,郑传宗主动设局邀请赵明刚赴宴,他自己则伺机从中调解二者的矛盾冲突。这是一个心里装着家乡和乡亲,讲诚信、重信誉的企业家,代表着这个时代发展潮流中一支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力量。而那个在深圳的地道里弹着吉他唱歌的姑娘,看似作者的一个闲笔。实则可能象征着作者的一种理想。她如梦如幻,若即若离,是郑传宗暗自喜欢的对象。他甘愿每天经过地道去给她投点钱,看到她的吉他太低级又考虑周详地主动送给她一把好吉他……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愫,一种对于陌生人的关注、爱惜和敬重,是大企业家心中似水柔情的一面。由此,人物的形象便显得更加饱满和真实可信。
其他人物,如谢奋进父亲的深明大义、相信劳动创造财富的执着和朴实性格,张钉子的聪明终被聪明误、曾为民的一心为公等特征,也都在作者的笔下展露无遗。可以说,一批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塑造,使这部小说具备了较好的艺术性。
小说的情节亦颇为新颖,多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成就了作品的吸引力和可读性。矛盾冲突的设置,以及一个个矛盾的解决,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谢奋进遇到了钉子户,通过与汪天宇进行“利益交换”,他拔掉了钉子户。汪天宇成了新的更大的钉子户,正在县委会一筹莫展之际,他竟因为“犯了大事”而被“抓起来了”,土地拍卖政府中标,顺理成章地将被汪天宇“霸占”的工业园急需的大片土地买了回来。赵明刚开除了一百多个贫困户农民工,借助郑传宗的斡旋和调解,谢奋进要求赵明刚招回同样数量的贫困户。曾为民希望在过年前至少引进六家吉他厂,然而另三家却以业务繁忙为借口推脱。正在这时,谢奋进意外地得知外向型的吉他厂家十二月是最闲的时节,于是他再次登门造访那些厂家老总,终于成功地说服他们在过年前把厂子搬到珍州。而且,紧接着,全国还有十几家、几十家的吉他厂都会陆陆续续地搬来,珍州工业园将会变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吉他基地”乃至“世界第一吉他村”。谢奋进的美好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有志者事竟成,为民谋利者事事皆顺遂。这是作者的一种美好的愿望与祝福。这种愿望和祝福正是通过谢奋进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与困境以及这一个个难题困境的迎刃而解来表现的。
作家是人民的喉舌、时代的喉舌。作家要努力为人民代言,为时代抒写。王华的《在路上》带给人们的是温暖的前景、光明的希望。它是关于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种正面书写、正面刻画。在带给人感染力的同时,相信也能带给人们激励和鼓舞。当然,小说的人物塑造还可以更复杂和多层次、立体化,譬如,对于谢奋进与妻子、儿子的关系的描写还可以展开,曾为民、王勇、雷宵等人物形象还可以更清晰更生动一些。当然,这些并未影响这部作品美好明丽的品质和成色。
责任编辑 哈 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