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这些旧作时,我带着一种审视自己青春年少时照片的心理,想以眼下成熟的姿态找到它们露出的马脚和幼稚之处,当然,也更想知道年轻时的我从生活中提取的故事到底讲没讲好。当我耐下心思仔细看完这些小说时,正如预想中的一样,这些尘封在过去时间里的小说,某些细节里的漏洞看起来不仅明显,而且十分碍眼。这些普遍的马脚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即对某个生活领域的不熟悉而造成的常识性错误,或者用想当然的生活耍小聪明,蒙蔽读者。
有一位曾经描写过草原的作家,他对现实的尊重令我敬佩,那就是张承志。早在八十年代,张承志就写出了草原最好的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等。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再不碰草原题材了,就像他作为草原知青返城后再不回来了一样。那时年少无知的我还曾为他深深遗憾,假使他继续挖掘草原,他一定是中国的艾特玛托夫。若干年后的今天,我终于理解了他,作为一个游子,他只是在年轻的时候路过草原,随手采摘了几朵草原上的小花。草原不属于他,他的心灵和他熟知的生活在哲合忍耶和西北黄土地。
由此,我懂得了一个创作的道理,那就是:只有努力接近现实的河岸,才能真正跨进文学这条大河。
对于自己今后的创作道路,我想已经说得很明确了:那就是用现实主义精神写好草原上的小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