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澳门的印象,都是豪华大气的赌城,许多人在这里千金一掷,却极少有人探访这座袖珍城市的细节:纸醉金迷的奢华气息,街坊邻里的人情味,看似毫不相关,却在这里奇妙地融为一体。用心体会这座城市,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交融,现代和历史的矛盾冲击,个性之复杂,一言难尽……
这片仅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隐藏着众多历史遗迹,无愧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
◎ 温柔地走进那“静土”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了澳门的居住权,因此,澳门深受葡萄牙文化的影响。许多人探访澳门的第一站,往往是极富葡萄牙风情的议事亭前地。前地,在葡萄牙语中是“广场”的意思。议事亭前地的地面黑白相间,呈独特的波浪图形,走在上面,仿若在海边踏浪前行。这是当年澳葡政府花重金聘请葡萄牙技师,用葡式黑白碎石铺砌而成。环顾四周,议事亭前地虽小巧却十分精致,让人恍惚感觉置身欧洲:不足4000平方米的广场,四周都是极富特色、色彩清新的欧式建筑,连旁边的小巷也被花坛和绿植装饰得极为漂亮。广场上的建筑不仅颜值高,而且不少都被列为保护类文物。
在议事亭前地的西南面,有一栋白色的建筑,简约而庄重,这便是民政总署大楼。進入二楼,有一间非常精致、复古的图书馆,厚重的木质书架上摆满了珍贵藏书。这里专门收藏17世纪至1950年的外文古籍珍品,包括创刊于1822年的葡文报纸《蜜蜂华报》。
民政总署大楼对面的一座巴洛克风格三层建筑,是一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的邮政局大楼,它还曾在周润发、赵雅芝、吕良伟版的《上海滩》中“扮演”过“上海火车站”。
从民政总署旁边的小巷向前走,不过两三百米,就能看见一座清新典雅的花园式建筑,一进门,绿树庭院,郁郁葱葱,竟是一座图书馆!它原是香港富绅何东爵士的别墅,后捐出作为图书馆,老楼收藏了许多中国的古典文献书籍,新楼则是澳门最大的图书馆。有别于冷冰冰的现代图书馆,新楼设计新颖,大面积的黄色让人感觉明媚、灿烂,落地窗让房间看起来更加宽敞透亮,室内安静得只能听见蝉鸣,从年少书生到鹤发老人,都沉浸在图书的海洋里,这和人们原本预想纸醉金迷的“赌城”澳门,仿佛是两个世界。择一本好书,坐在鲜艳的橙色沙发上慢慢阅读,抬眼望,便是青翠的绿树和明媚的蓝天,阳光斜斜地照在身上,心情顿时变得明亮。
◎ 西式建筑与东方屋舍比邻
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在这里兴建了众多天主教堂和修道院,澳门面积虽小,却是教堂“扎堆”。果然,步行几分钟后,远远便看见一座气势宏伟、带有巴洛克式风格的教堂,拾级而上,原来这便是圣老楞佐教堂。当初建造教堂时,为了凸显教堂的威严,设计师特意在教堂底下增加了高台。
走进教堂,高台和庭院隔绝了街道和民居,有别于知名的大三巴牌坊和玫瑰圣母堂的汹涌人潮,只有两三人静坐的圣老楞佐教堂显得格外安静,这里虽然游客甚少,却是澳门三大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始建于1560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圣老楞佐是罗马教皇西斯笃二世的助手,一生乐善好施、常接济穷人。在葡萄牙人心中,圣老楞佐是一位庇佑平安、赐予风信的海神,因此圣老楞佐教堂又称“风顺堂”,教堂内设有风信旗杆,曾是当年葡萄牙人决定是否出海的重要标志。
继续漫步在澳门的历史城区,一座含蓄端庄的古典中式建筑让人目不暇接,这正是澳门的奇妙之处,仿佛上一秒还漫步在异国街头,下一秒就穿越时空,到了清代民居……清新的西式建筑和雅致的东方建筑常常只是一墙之隔,相互映衬、兼容并蓄。这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先生的故居,大屋的建筑范围约4000平米,在寸土寸金的澳门绝对是大户人家。屋内灰砖黛瓦、曲径通幽,檐壁上的中式绘画、门廊内墙身的神龛,都是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而在细节处又融入了西方元素。西式图案的石膏装饰,源自印度的云母窗片,小小的细节背后,是澳门中西合璧的历史见证。踏入室内,装饰古朴典雅,书香十足,当年郑观应先生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一部较早认真考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盛世危言》,而大厅两旁的对联则更反映了郑家的处世之道:“惜食惜衣不独惜财还惜福,求名求利必须求己免求人。”
◎ 花街、当铺,历史云烟过处
澳门的老街上,有一条红漆灰墙的古朴街道,街道两旁都是两层高的晚清建筑,门窗都被刷上了鲜亮的红漆,尤为独特、显眼。这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就是澳门有名的福隆新街。
这曾是富商巨贾最流连忘返的“花街”,楼内绝色佳人、夜夜笙歌。随着澳葡政府禁娼禁烟活动的开展,花街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而这片古老的建筑却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成为保存得最完整的中国青楼建筑群。如今,这里再也看不见绝色佳人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美食老店,从奢华鱼翅到平价手信一应俱全。
除了美食,这里还是平价旅馆的聚集地,路口的新华大旅店,小小的门面招牌并不显眼,实际上却大有来头,旅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仍保留着当年的风韵。王家卫的电影《2046》就在此取景,当时梁朝伟和章子怡就住在这里的2047房和2046房;梁洛施、黄秋生主演的电影《伊莎贝拉》也曾在此拍摄。
离新华大旅店不过百米,有一栋三层高的民国初期的灰色建筑,上面用红色字体写着“德成按”,这曾是澳门最大的当铺。澳门赌场的旁边,总少不了两种店面,探索澳门历史,典当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成按”更是被作为澳门典当业的缩影。
走进当铺,小小的铁窗里是古老的算盘,老旧的桌椅和复古的吊灯都透露着浓浓的民国风情。当铺设计颇为人性化:为保留客户的颜面,大门和柜台之间隔有一块“遮羞板”。来典当的客人,往往由正门入,偏门出,既取“发偏财”之义,又避免被熟人撞见的尴尬。站在柜台下,仿佛能看见当年的场景:为解燃眉之急的市民带着珍贵物品来此抵押典当、财物和金钱,在这里一进一出,仿若年代戏中的场景。
◎ 老街的味道,藏在粤曲和糖水里
澳门的老街,承载了更多普通人的情感,破旧的门扇背后,往往是一段绵长而温情的回忆。巷口的国货店,依旧开着,老字号的糖水铺,有难得的家常味道,街坊邻里早已从陌生变得熟络,这也是许多人特别喜欢澳门的原因,它有着繁华都市里难得一见的味道:人情味。
又拐入一条老街,路口的青花瓷路牌上白底蓝字地写着“十月初五日街”,让人不禁想起电视剧《十月初五的月光》中的文初哥哥和君好。原来这条老街不仅是这部经典港剧的拍摄地,还藏有不少老字号,大龙凤茶楼便是其中的经典代表。推门而入,便听见优美动听的粤曲,只见茶楼中央的红色丝绒幕布前,各种乐器一应俱全,一众票友在此吹拉弹唱,好不热闹。食物是原汁原味的“古早味”,虽外形不是特别精致,但分量十足,价格合理,足见老板的诚意。毕竟现在美食易寻,融入当地文化的茶楼却难得一见。听着粤曲、品着茶点,这或许才是茶楼正确的打开方式。
吃完茶点,再到附近的杏香园喝碗糖水。在广东,糖水是饭后经典的甜品选择,和好友或恋人到老店喝碗糖水的场景,经常出现在各大经典港澳电视剧中。走入店内,怀旧气息迎面而来,听店主介绍,杏香园是专注于传统糖水的老字号,至今已经营了五十多年,连美食家蔡澜也曾推荐过这里。核桃糊、杏仁茶、马蹄沙都是招牌美食,均以生磨食材制成,货真价实。蛋白杏仁茶口感细腻柔滑,带有浓郁的杏仁香气,用料扎实;马蹄沙则清甜可口,淡黄色的马蹄小颗粒,喝完瞬间便觉得清爽解渴。
◎ 黑沙细浪之间的慢生活
澳门的“后花园”——路环岛,和新城的娱乐场所不同,这里鸟语花香、悠闲舒适,是澳门当地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里流淌着慢生活的氛围,路上行人极少,步调悠闲,郁郁葱葱的大树旁,是清新粉刷的彩色民居。这里曾经是一座小渔村,直到现在还保持着当年的质朴清静。
沿着公路向前走一两百米,眼前豁然开朗,大海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眼前,一面是马卡龙色的小房子,一面是开阔宁静的大海,漫步其间,宛如置身童话世界。
在一排民居中,有一座小小的广场,铺着波浪般的花纹,广场中央伫立着一座灰色的纪念碑,那是为了纪念1910年战胜海盗而建。风景如画的路环岛,曾经竟是海盗出没、荒草丛生的地方,直到居民们赶走海盗后,这里因宜人的自然风光,才逐渐变成澳门的“后花园”。
路环岛上一家不起眼的老店,竟是澳门最出名的安德鲁饼店,其创始人安德鲁·史斗则是澳门葡式蛋挞的开创者。经典的安德鲁蛋挞,蛋挞皮薄馅足,挞皮层次分明,松脆酥香,馅料香滑柔软、甜而不腻。
吃完蛋挞,可以去路环岛南侧的黑沙海滩走走。世界上的许多海滩以沙子细腻洁白著称,而黑沙海滩则别树一帜,沙子细腻、黝黑。独特的黑色细沙与海洋中的海绿石密切相关:受海流影响,海绿石被风沙、海浪带到海边,将原本洁净的白沙滩,变成了奇妙的黑沙海滩。
坐在沙滩上,感受温柔的海风,聆听海浪声,同澳门的奢华和怀旧、清新和典雅、美景与美食一样,让人沉醉其中,也让人陷入深思——
提起澳门,人们总是联想到赌场云集、纸醉金迷。然而,为什么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它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自四百多年前开埠起,中西文化在澳门不断碰撞交融。作为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澳门中西合璧的独特文化,日益释放出无边的芬芳与活力。2005年,风格独具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澳门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
與其他世界文化遗产不同,“澳门历史城区”不只是历史,更是现实;不仅是景点,更是百姓的生活。被政府和百姓视为“宝贝”的文化遗产,并没有被高墙阻隔,而是与人群、街道融为一体。
这座复杂又包容的城市,绝不仅仅只是个“赌城”那么简单。(资料来源:《环球人文地理》、《光明日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