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寻找茶马古道最后的片段

时间:2023/11/9 作者: 畅谈 热度: 14976
吴涛

  

  

  

  茶马古道萌芽于西汉,兴起于唐宋,曾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民间国际贸易大通道。

  如今这一千年古道的大部分路段已经荒芜,散落于山野乡间,但深厚的人文底蕴,壮丽的自然风光,又使它成为一条令众多旅行者向往的重量级的旅游路线。

  背夫往事

  茶马古道的核心地带,是南亚板块与东亚板块挤压所形成的极典型的地球皱褶地区,地形非常复杂,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6条大江造就了世界上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高峰入云,山路崎岖,河流湍急,雪崩、泥石流多有发生,是世界上公认的地形最复杂、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千百年来,茶叶等物资的往来运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采用人背畜驮的方法,历尽千辛万苦完成的。

  茶马古道的背夫,主要聚集在四川进入藏区前的一段。四川不像云南、西藏那样有许多善于行走山地、高原的骡子和马可以利用,物资全靠人力背扛,汉源、天全、荥经等地的很多农民农闲时就会充当背夫,当地人称“背子”或“背二哥”。背夫们把茶包一条条垒在架子上,用绳子固定好,套在肩上。每个茶包重约16斤,体力好的背夫一次能背20包,茶包垒起来比人还高出一大截。为了保持平衡,背夫手里都拿着一根丁子形手杖,在茶马古道的四川段,沿途总能见到一个个小石窝,与藏区段那些由骡马踩出来的蹄印要小很多,这些小石窝就是背夫常年用手杖戳出来的。

  茶马古道上的最后一代背夫,如今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在雅安的上里古镇、阿坝州的松潘古城、普洱的茶马古道公园等地都能看到背夫的雕像,用以纪念古道上的这一经典形象。我最喜欢上里古镇的那一组背夫雕像,它位于古镇老街的正中,一支小小的背夫队伍负重向行,旁边是穿梭往来的游客,那一刻,人们就像是在与历史同行。

  留住马帮铃声

  茶马古道是北纬三十度环球文化旅游带上地势最高、路途最艰险的一条古道,主要有川藏、滇藏两条线路。川藏道主要分为南线、北线,南线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抵达拉萨,再由拉萨前往尼泊尔、印度等地,国内段全长3100多公里;川藏北线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再由昌都前往拉萨等地。滇藏道有3条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达西藏的邦达、察隅,或由昌都、洛隆、工布江达到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前往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地,国内段全长3800多公里。

  如今,茶马古道沿线的318、214国道修护状况越来越好,偏远村庄的道路建设也一直在努力进行,那么,横断山脉的山间小路上,马帮往来的铃声是否已成绝响?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西南地区山体高大,虽然通了公路,但在很多山区地带依然能听到马帮的铃铛声。云南的雾里村位于茶马古道线上,在怒江丙中洛镇和秋那桶村之间,但连接两地的滇藏新通道并不经过雾里村,进村还要沿着一条在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古道徒步半个小时。这条古道仍是村民们与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宽度仅能容下一匹马或是两个人,旁边就是陡峭的悬崖。

  在雅鲁藏布江峡谷中徒步,就会明白为什么通往墨脱的古道会成为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首。这条道路如此有名,部分原因是墨脱长期以来是中国唯—不通公路的传奇之地。走在这条路上,如同是行走于天堂和地狱之间,沿途蚂蟥的袭扰、蛊毒的传说让来自都市的行者们眉头紧锁,道路的崎岖、漫长更是令人不时感到绝望。走在这段狭窄的山路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给马队让道,马帮经过的铃声至今仍在我耳边萦绕。

  在一些偏远山区,我看到当地藏族同胞会将马尾梳成五颜六色的辫子,非常漂亮,这些习俗如今也得到了传承,这也得益于各地对于旅游开发的考量。如今,马背上的时光不再那么沉重,行走者的心情不再那么焦急,马尾和铃声这些小小的文化细节,让昔日高原峡谷上的历史传奇、世外美景不只定格在历史书中,而能更鲜活地存在于当下人们的视野里、生活中。

  沙溪古镇的复兴

  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WMF)将沙溪列入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理由是:“中国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中国同年入选的还有长城、陕西大秦宝塔和修道院、上海欧黑尔·雪切尔犹太教堂。

  沙溪古镇位于大理古城的北部,唐代时这里发现了盐井,于是沙溪加入了茶马古道庞杂的交通网络,一度成为滇西北的盐都。四方街是沙溪镇的核心区域,这里原本是茶马互市的场所,马帮在这里卸货、完成交易。街的两侧分别有始建于明代的兴教寺和始建于清代的魁阁带戏台,为当年赶路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四方街周边的巷道中有很多马店,前鋪后院,既可以经商,也可以住宿。村子外面还有寨门,当年可以有效抵御土匪打劫。

  沙溪的这些古建筑构成了_一幅完整的历史图景,它们与世居在这里的白族人共同塑造了沙溪的文化底色,这也是沙溪古镇复兴计划的根基。2003年,瑞士联合理工学院与剑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了沙溪复兴工程。当时,瑞士一方带来了国际领先的古建修复理念,采用国际通行的“真实性”的原则,从四方街的整体角度来出发修缮。据说,瑞士一方和当地学者曾经就兴教寺大门的复建产生分歧,当地学者希望修建一个一高二低的牌楼式大门,门内两侧有哼哈二将,这种复建手法在当地很常见。而瑞士学者认为一高二低的大门与周边建筑的高度并不协调,兴教寺的大门不能破坏四方街整体的历史格局。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如今兴教寺的大门是用小披檐来表达“一高二低”,哼哈二将被放到了小披檐之下。

  沙溪的复兴项目一直持续到2010年,修缮后的建筑所营造的空间很容易唤起人的感性思绪,这对旅行者来说尤为宝贵。走在四方街上,光线、气味、木结构建筑的纹理、石板路上的坑洼,平和而厚重,让人怀想消逝的岁月。沙溪每逢周五上午都有集市,小商贩们把时令水果、蔬菜、日用品、衣服鞋袜拉到四方街广场上,当地村民背着竹篓来采购生活所需。这是茶马古道最后一个幸存的集市,尽管从大理来这里并不算很方便,依然吸引了很多游客。

  茶马古道的时代过去后,沙溪古镇退出了主要的交通网络,又以独特的人文体验融入主流旅游线路之中,这大概也算是茶马古道的一个当代注脚。

  茶马古道美食

  鲁朗石锅鸡

  鲁朗石锅鸡几乎成了川藏线上所有游客必吃的特色美味,在西藏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名。我徒步墨脱时看到了地道的石锅,很多旅行者会千里迢迢地背上一口回家。据说当地制作石锅鸡需要在村民手中买来藏香鸡,辅以党参等滋补性药材慢火炖制,肉质鲜美,同时价格不菲。

  藏香猪

  又名“人参猪”“蕨麻猪”“琵琶猪”等,是一个古老的品种,生长在川西高原、云南、西藏、甘肃甘南和岷县等藏族地区,据说是“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鬃毛长,猪皮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藏香猪在茶马古道沿线十分常见。

  甜茶

  除了酥油茶,藏族同胞还喜欢喝甜茶:把沏好的红茶水装到铜壶里,放入白糖和鲜牛奶,搅拌均匀后加热,大家一起饮用。围着燃烧牛粪的炉子,一边喝甜茶,一边吃着各种美食,天南海北地聊天,是很多人在藏区旅行时特别喜欢的休闲时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