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王子大婚,从联姻到生意

时间:2023/11/9 作者: 畅谈 热度: 13139
丁昱

  

  

  5月19日,英国哈里王子和梅根·马克尔的婚礼在英国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举行,英国各界名流应邀出席。这是英国王室自2011年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世纪大婚”后,时隔七年又一桩皇家喜事。

  王子大婚,这件事在很多人眼中有着别样的童话色彩。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欧洲王室婚姻尤其是英国王室婚姻,从来都跟童话不沾边——最开始,它是国王们为维持统治稳定的联姻,现如今,则变成了为王室搞创收的买卖。

  讨老婆只在外国找

  说起来,王室婚姻之所以有着别样的神秘感,与近千年前的一场战役有关。公元1066年10月,从法国渡海而来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在黑廷斯战役中一战定乾坤,击溃了本土的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威廉加冕为英国国王。此后,这位征服王的血脉一直在英国王室中延续。

  威廉征服英国的战功虽然辉煌,但却带来了一个问题:他所带来的诺曼底贵族人数十分稀少,不仅与英国本土平民人数不成比例,哪怕与英国本土贵族相比,人数也长期居于绝对劣势。于是,此后的英国形成了一个在欧洲都十分特殊的“鸡尾酒阶层结构”:处于最底层的英国平民,处于中层的盎格鲁撒克逊领主,以及最上层的英王及其身边的诺曼底贵族。为了维持自身统治、避免被人数占绝对优势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同化,征服王威廉不得不定下规矩,不仅禁止王室与英国平民联姻,甚至不能与本土贵族联姻。结果就是,自征服王威廉以下的七代英王都与海对岸的法国大领主们保持联姻关系,强大的外援帮助这些英王压制住了本土的反抗力量,也让英国王室形成了独特的“海外贵族婚”传统。

  这种传统的一个副产品,是英国国王们隔三差五总能通过结婚从别国那里“顺走”一些领土。到了英国安茹王朝时代,靠着这种联姻策略,英国国王已经同时“兼任”了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加斯科涅公爵、安茹伯爵等一系列头衔,英国在法国占据的领土接近法国的三分之一。由此产生的财产纠纷,最终导致了英法百年战争。

  既然国王和王子们结婚是为领土而非爱情,打破这一潜规则的代价当然极大。比如15世纪的英王爱德华四世,此公在战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却在婚姻上不听劝,“擅自”娶了英国本土贵族出身的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即白王后)。此举惹恼了他的密友、有“造王者”之称的沃里克伯爵,因为后者刚刚在法国为爱德华四世说了一门婚事。感觉颜面扫地的沃里克伯爵联合包括国王弟弟在内的一些大贵族发动叛乱,将英国拖入了内战之中。这段历史最近还被美剧《冰与火之歌》所化用,成为了该剧中最著名的桥段“血色婚礼”。

  讨错了媳妇居然还能闹出内战来,可见王室结婚这事儿在中世纪的英国有多严肃。

  被逼修改的婚姻习俗

  当然,英国王室这种讨老婆只在外国贵族里找的习惯,在近代还是遭了报应。原因是一战当中,英国人惊奇地发现,统治自家的王室严格说来居然是敌国德意志人,他们有着一个标准的德国姓氏——萨克森科堡哥达,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执政的英王乔治五世还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表哥。英国舆论于是兴起了一场不小的抗议活动,最终逼着国王把自家姓名改为更有英伦范儿的“温莎”,并承诺不再与德国皇室联姻,这样,今天统治英国的温莎王朝才就此诞生。

  当然,这场改变英国王室千年联姻习惯的风波,多少有点公报私仇的味道:1837年,当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这位美少女尚且待字闺中,当时英国国内有大批单身贵族男青年眼巴巴地想把女王娶到手,但女王最终选择了德意志小君主国的阿尔伯特王子,原因仅仅是因为后者与她同为征服王威廉的后代。这桩遵循古法的联姻让维多利亚女王最终成为了子嗣遍及欧洲宫廷的“欧洲老祖母”,但却让英国本土的盎格鲁萨克森贵族深感受到侮辱一合着这都快一千年了,王室居然还不把我们当自家人看。

  吸取这一教训的温莎王朝在婚姻这事上自此彻底改弦易辙,1936年乔治五世去世时,他五个成年子女中的三个都选择了与本土贵族结婚,而接他的班当国王的爱德华八世更加放得开,干脆找了个美国离异妇女辛普森夫人为妻。当然,那时的英国人民对如此大的择偶跨度还是无法适应。在逼着爱德华八世退位后,接班的乔治六世娶的是英国本土贵族斯特拉思莫尔伯爵的女儿——经历了一千年的抗争,国王总算愿意在本国贵族中讨媳妇了。结婚成了一门经济学

  说了这么多,你估计也听出来了英国王室在婚姻上其实挺惨。过去,是要听祖宗和身边高级贵族的话,必须娶外国人;后来,是必须听老百姓的话,必须娶本国贵族。王室男女们真正实现婚姻自由,其实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儿。不过,这也不是说他们结婚就完全自由了,至少在婚礼操办上,他们还要听从经济指挥棒的安排。

  一位观察家对1947年伊丽莎白二世婚礼的评价是:“它是英国逃避财政紧缩的一个机会,即便只有一天。”当时,刚刚经历了二战的英国百废待兴,一方面是政府战后没钱,另一边又是民众天天上街示威游行要求增加收入。恰在此时,当时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二世宣布与虽属希腊王室但生长于英国的菲利普亲王结婚。这则大婚的消息极大地吸引了民众注意力。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王室大婚筹办的前后三个月内,英国各地的示威、罢工下降了超过60%。王室结婚至此在英国找到了新用途:给民众逗个乐。

  1981年,查尔斯和戴安娜大婚时,英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難,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利用这一机会向全球7亿多观众转播了这场婚礼,成功地向世界宣传了英国的贵族气质。英国经济能够于当年止跌企稳,这场婚礼立功不小。2001年,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婚礼同样有效提振了英国经济。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举办婚礼的当月,英国游客数量就增加了35万人次,带来近10亿美元的收入。

  为了刺激王室多创造这样的噱头,英国近年来还改革王室的年薪制度。根据新的王室年俸计划,一个新基金取代了已有250年历史的王室固定年俸,该基金将从英国皇家财产局的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抽取,而英国皇家财产局的主要收入除了地产,就是贩卖王室这个大IP。

  这个IP什么时候卖得最好?当然是王室有喜事时。据英国金融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预计:哈里王子和梅根·马克尔的婚礼将给英国带来大约10亿英镑的收入,其中3亿英镑是受婚礼的影响而带动的英国旅游业收入,1.5亿来自梅根的穿衣风格拉动的服装行业的增长,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婚礼期间广告、聚会以及周边产品的收入。

  不难想象,在这份大蛋糕中,王室和整个英国都会从中大赚一笔。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啥哈里王子挑的这位演员出身的媳妇明明“有违祖制”,却在王室内部广受欢迎,婚礼还被大操大办了 在欧洲经济疲软的当下,即便是英国王室,也缺钱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