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这个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网络上大热,百度一搜,《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仪式感,是对生活深深的热爱》这类文章比比皆是。
标题看着有点让人起鸡皮疙瘩,但我对“仪式感”这种理念却是认同的。
第一次将“仪式感”这一词与具体行为联系起来,是在去年年末某个社团的一场茶聚上。参加过许多次他们的聚会,头两次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慢慢地,愈发觉得聚会是他们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
地点通常在是师兄们的办公地点,环境清雅。喝茶时,他们会用精致的茶壶沏茶,木托盘,青瓷杯,电子屏上显示“欢迎×××的到来!”或“祝×××节日快乐!”,有时会摆上专为那一次聚会定制的易拉宝,每次都会合影留念。
我之前觉得,聚个会而已,大家一起到吃饭地点用餐聊天不就好了嘛,为什么需要弄那么多“花样”呢?
直到上次那位负责的师兄说,这是一种“仪式感”,为了让每位参与聚餐的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样他们下次就会重视起这件事,出席率会大大增高。
《小王子》中的狐狸说,“(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寒假时,看父亲与弟弟的相处,不禁想起许多从前的事。把这些事顺了一遍,惊奇地发觉——原来父亲是个很有仪式感的人。
那天他出差回来,跟弟弟说:“我明天带你去吃西餐。”妈妈立即反对,说弟弟最近嗓子不好,西餐里的火腿煎蛋、烤多士都上火,也没见得有多好吃,性价比实在是不高。爸爸却执意要带弟弟去,不过他说那就改个时间,等弟弟病好了再说。
儿时我也有许多次被他带着去吃西餐的经历。他总是挑他出差回来、有空而且心情不错的时候。坐在餐厅里靠窗的位置上,边角印着花纹的桌布镀了一层阳光,摆好的刀叉泛出莹莹的光泽。
点套餐,总有火腿煎蛋。我不爱吃蛋黄,父亲会用刀叉绕着蛋黄的边缘小心翼翼地把它切下来,形状还要是圆润的,然后放到自己盘里。有时他会顺便帮我把蛋白和火腿片切成块状,教我说叉一小块火腿,配上一小块蛋白吃,口感最好。
时至今日,仍记得那种感觉——对美好时光、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不甘于粗糙庸俗的日常,总要选一个时间给自己营造一份浪漫。我很少主动去吃西餐,但依旧会在空闲的时候,寻一个独特的小店,晒晒阳光,听听音乐,吃一小块蛋糕,身心放空,享受与自己的独处。
每年春节,正月初一零点整,他总要在家里的阳台上放烟花。我对放鞭炮是没有兴趣的,而且他买的那种小型的烟花一点也不好看……
我和妈妈难得有统一战线的时候,一起抱怨“每次都搞得家里乌烟瘴气的”,可是他每一年都坚持着。特别是今年元宵,我头一次发觉,原来他那么执着。
城市在搞“双创”,附近街道上都没卖炮的摊子。妈妈说算了,他却不肯,一定要买,说不能让小孩子失望。“元宵就是要放烟花。”他振振有词。于是开车绕到青年路去,终于发现一家小店在暗处摆了个不起眼的烟火摊子。他立马停车,语气都有些自豪:“看吧,这里有!我都说找一下总能找到的。”我居然也被他感染了。主动跟着他和弟弟跑到楼顶去放烟火,感觉对元宵节有了交待……
也就是这一次,让我忆起从前的事,终于明白——原来这是一份来自父亲的仪式感。
他教会我更多的,是“琐碎繁忙的事务并不会影响你去感知生活里点滴的美,也不会影响你情怀的释放”。
这么多年了,犹记得他曾在一个周末里给我做西式早餐,把火腿煎蛋做得像餐厅里的一样,蛋面平滑,两片火腿整齐地摆在鸡蛋两侧,最后,不会忘记放上西红柿和青瓜作为点缀。(资料来源:约阅BOOKBAR)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