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巴塘扶贫纪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畅谈 热度: 14418
程曼祺

  

  2015年12月13日,周日,下午两点半左右,团四川省委派驻巴塘县党巴乡党巴村的“第一书记”李柯和党巴乡党委副书记洛桑杨平来到党巴村的一户农民家,和村里的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会——本来村里有用于办公的村级活动室,但比较破旧,所以村上开会一般就在居民家中。

  当天会议的内容之一是再次宣传扶贫政策,并核实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作为中国的贫困大省,四川省有贫困人口497.65万,全省有88个贫困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县是其中之一,由团省委牵头省黄金管理局、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国航西南分公司对口帮扶。全县有5.3万人,123个村和社区,其中61个是贫困村。

  2015年8月31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要求全省1.5万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全部驻村到位,负责各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到12月中旬,全省各地的“第一书记”已经驻村3个月有余。

  走进党巴村

  派驻党巴村的李柯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复核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即所谓的“精准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 根据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这种新的、精细化的识别方式,有利于让扶贫支持真正精准到户。

  据巴塘县扶贫移民局局长何建新介绍,经过2015年9月以来的最新核查,巴塘县全县的贫困人口数是9042人,贫困户是2050户,相比于2014年8月上报的数据,复核率是52%。这个复核率在甘孜州已经属于很低的水平。

  12月13日,星期天,李柯再次下乡。此前他已经走遍了村里的19户贫困户,在最新的调整中,根据实际情况和村里开会的意见,剔除了一户贫困户,又新增了两户,现在全村有20户贫困户,91个贫困人口。

  党巴村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这里离县城距离较近,开车30分钟左右。同时,村里各家都有一些苹果树、核桃树。但以往,村民没有余力挖掘这些作物的价值,他们既不剪枝,也不施肥、采摘,苹果长好了,如果有人开着三轮车来村里收,村民就卖;没人收,苹果熟透了掉地上,狗、猪就直接吃了。这里的苹果、核桃和散养的藏猪、藏鸡等都是“原生态”农产品,不过村民没把这些东西当“产品”,因此也并未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贫困乡村的朗朗读书声

  “扶贫先扶智”,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是精准扶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

  走访中,贫困户家里的学龄儿童基本都在上学。据扎多副县长介绍,由于民众教育意识的提高,生源逐年扩大,巴塘县各级学校目前“人满为患”。

  援藏教师的到来,对师资力量是一种补充。从成都来到巴塘中学支教的王家全老师现在带8年级5班和6班的语文课。在最近一次月考中,班上考得最好的孩子有80多分。现在,孩子们的语文普遍能及格。而王老师刚来时,两个班共90名学生中,语文及格的只有5人。

  但巴塘中学依然极缺高质量的教师。针对这一隋况,团四川省委正在积极联系团中央发起的研究生支教团,帮助补充当地的师资力量。

  扎多副县长介绍,全县小学的入学率为gg%,小升初的比例是99.06%,初中升高中含中职的比例是80.39%。

  2016年开始,四川省将在民族地区全面推行15年免费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费全免,这将进一步减少入学障碍。

  扎多副县长称,巴塘县也将马上开始“33”计划,把各乡的小学改造成学前3年教育加小学初段的教育场所,食宿全免。四年级及以上的小学生全部集中到县里新落成的“教育园区”上学,同样食宿全免。而从巴塘走出的大学生,有些已经回到巴塘,开始参与当地的扶贫脱贫工作。

  网店卖出苹果干

  除大力提高教育水平外, “产业扶贫”是让农民脱贫的另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当地藏族农民外出打工较少,扶持本地产业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

  在雅洼村,村两委的威信很高,能调动村民一起发展产业。巴塘县农牧局牵头搞的车厘子项目就选择了在雅洼村首先试点。

  党巴乡党委书记胡建谈起试点项目充满期待,两天多的时间,50个村民就挖了300多个直径约80厘米、深1米的树坑,等种上车厘子之后,林下还可以种土豆,进一步增加收入。此前,雅洼村的村民还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一一他们村在公路边上一一向川藏线上往来的游客卖苹果。就这一项,每年最多能为每户家庭带来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这让李柯意识到,村民的脱贫和发展欲望是可以被调动起来的,但关键是如何让村民看到扶贫的实际效果,摆脱多年来已经适应的“扶贫就是发资金”方式。而跟外部市场对接,需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光靠政府不行,必须有公司力量全程加入。

  团省委目前正整合资源,重点扶持巴塘县大学生创业项目“族迹”。族迹公司的业务之一是通过淘宝网店,为巴塘县的农产品找到更大的市场。目前店里卖得最好的商品是巴塘的苹果干、雪菊和本地生产的核桃油。

  团省委还联系了全国青联委员、省青年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艳来党巴村调查农业养殖情况,指导“藏鸡养殖基地”。吴艳对族迹创业团队也有诸多帮助,她刚刚把族迹平台上销售的农产品带到了“北京优质农产品展销周”活动中展示。同时,团省委也帮助族迹公司在成都黄金地段的武侯祠景区锦里步行街开设了实体专柜。

  巴塘的希望

  以往,村干部不算公职人员,工资待遇较低,也较少有上升渠道。针对这一情况,巴塘县委组织部3年前出台了一项政策,在任期内,连续3年村组织和个人都被评优的村干部可以转岗为工勤人员。目前,根据最新调整政策,任期内任意两年被评优即可转变身份。2016年,村两委工作人员的工资进一步增加,从每月1000多元增长到每月接近2000元。

  结合“软乡弱村”整治工作,巴塘县财政在2015年拿出了600万元经费,建设5个示范村活动室,并进一步配齐已经建好的42个村活动室的设施,以帮助各村提高凝聚力。

  在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考核上,巴塘县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县财政为每位第一书记每年安排了6000元工作经费,同时拨出20万元建立第一书记工作项目激励基金。

  巴塘县精准扶贫的另一个亮点是,多年来的援藏工作正在有机地结合到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到目前为止,双流县和新津县作为巴塘县的对口援建县,已累计在巴塘投入1.08亿元;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巴塘县还将得到来自双流、新津的6000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资金。

  在周日下午下乡的时候,李柯对党巴村的各贫困户家庭代表报告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包括省民宗委500万元“民族团结新村”项目、省电力公司200万元电路改造项目、1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建立“爱心助学基金”、发放家庭暖冬包……2015年,对口巴塘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团省委方面已初步整合了资金1000多万元。

  按照精准扶贫的规划,这天在场的各位村民,2020年前将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硬性指标是,每户家庭中的人均年收入要超过2736元。而现在,村里贫困人口的人均年收入只有1230元。对李柯和巴塘县其他各村的第一书记来说,精准扶贫是一项艰巨,却不得不攻坚打赢的硬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