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群为人非常正派,没有官僚作风,他是一个喝咖啡而不喝白酒的人,他懂得如何和西方人打交道,他的经历锻造了他的世界视野
金立群是谁?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官方网站为这个疑问作了最新也许是最适当的诠释:根据6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筹建亚投行特别财长会通过的亚投行候任行长遴选程序,中国政府正式提名金立群为亚投行候任行长中方候选人。
“Not big surprise.”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BertHofman,亚开行前副主席Stephen Groff等人在社交网络上如此表示。外界普遍预期,金立群将成为亚投行首任行长。
确实,翻阅金立群的简历,从任职中国财政部、世界银行中国董事办公室,到世开行副行长、中金公司董事长,可谓厚重。
对于为何提名金立群为亚投行行长候选人,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金立群具有在政府部门、国际机构和私营部门丰富的领导和管理经验,目前担任亚投行筹建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为筹建亚投行作出突出贡献。
在担任亚投行临时多边秘书处秘书长的那些时间里,金立群做得足够好。他不停地斡旋于世界各国之间,说服它们加入亚投行。截至记者发稿之时,已有57个国家,其中包括了美国的盟友英、法、德、意、韩、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
金立群过去的同事、如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对记者分析说:“说这一切是因为金立群有些夸张,这背后有国家领导人在斡旋,有各国经济政治上的考量,但金立群确实做得不错。”
对待发展有一种浪漫主义情调
英国《金融时报>这样评价金立群:金立群对待发展有一种浪漫主义情调,他将发展视为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金立群的写真。
金立群1949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一个贫民家庭。小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常熟中学,后慕廖慕禹、何吉人两位英语老师的大名,而考读江苏南菁高级中学。许多年后,贵为国家财政部副部长的金立群为两所学校的校庆撰写了回忆文章。如他所说,“母校让我做什么,这和母亲吩咐我做什么没有什么区别。”金立群称,两所中学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础。
但实际上,因为1967年“文化大革命”到来,他在南菁中学只学习了一年时间。
在其后的10年时间里,金立群种地、修水利、造桥、搞乡镇企业、教书,“但在繁重的劳动中,而重返校园无望的背景下”,他仍然勤奋苦读。《新华社》在一篇写金立群的文章中这样叙述:在一天的繁重劳动之后,回到简陋的草棚里,捧读《莎士比亚全集》是这名内心苦闷的青年的唯一安慰。实际也是如此,金立群几乎靠着恩师廖慕禹寄给他的一套英文版的莎士比亚原著支持着度过了十年“文革”。
1978年,已经29岁的金立群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研究生。他师从王佐良、许国璋两位大师,主修英美文学。那时的金立群目标是学术。1980年,金立群毕业,恰逢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的席位,国家财政部要求北外推荐一名懂外语的毕业生,于是,许国璋推荐了金立群。由此,金立群被中国财政部委派到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工作。
金立群当年的同学、如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润清对记者说:“那时候的金,是班里年纪最小的,非常聪明,和王佐良、许国璋两位老师关系非常好。毕业后大家见到他的次数不多,就见过两三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打个照面就走,聚会逗留的时间都很短。”
此后23年间,金立群一直在财政部工作。职位从财政部驻世界银行执行董事办公室秘书,一直到财政部副部长。其间,多件事情让人印象深刻。
一是受恩师王佐良教授之托,为其所编写的《英国诗歌选集》作注。《英国诗歌选集》以《英诗选集》为蓝本,汲取近20年来英诗研究的新观点、新成绩,由金立群担纲注释、修订工作,对原作进行增补、筛减,撰写超过原书三分之一以上,金立群还在序言中表达了对王佐良的怀念:“但愿借此书再版之际,给他的在天之灵送去我最诚挚的慰问。”该书2013年出版之后,成为出版界的一段佳话。
二是在波士顿大学攻读了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有机会升读博士时却选择了放弃,而具体原因,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需要的是较全面的知识,用以制定及推动政策,国家处于发展关键时刻,时间不允许他钻研学术理论。
三是翻译了《摩根财团》-书。这本书的中文译本长达800多页,从摩根银行的发展路径,讲述了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史。金立群说,这本书的翻译,花费了两年的时间,“三译三校”。而正当金立群翻译这本书的时候,JP摩根早年分出来的一脉——摩根士丹利,正在跟中国方面商谈,组建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就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金立群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之后,他会到中金公司任董事长。
历练亚开行:工作勤奋,处事灵活
2003年,金立群离开财政部,到总部位于马尼拉的亚开行任副行长,成为这个由日本人所控制的多边金融机构的一名高管。
在亚开行期间,金立群主管南亚和湄公河区域事务,致力于推动南亚基础设施建设。关于这一段经历,金立群在日后写有多篇文章,讲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如,当亚开行在柬埔寨的贷款出了问题的时候,金立群飞到金边与柬埔寨总理洪森面谈,洪森嗓门很大,但心思细密,与他的体型不相符;他曾深入老挝大型水利发电项目基地,在深山老林里转了三天,和当地农民交谈,在工地附近的乡村客栈下榻。诸如此类的故事。
当2008年金立群从亚开行离职时,亚开行官方对他的评价是:工作勤奋,处事灵活,成就斐然。
离开亚开行后,金立群回国出任中投公司监事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投公司主要負责管理一个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主权财富基金在世界各地的投资。
王朝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金立群为人非常正派,没有官僚作风,他是一个喝咖啡而不喝白酒的人,他懂得如何和西方人打交道,他的经历锻造了他的世界视野。
那个时候的金立群不断地出现在西方的视野中,他出席许多多边论坛或国际会议,他接受BBC、 《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甚至凤凰卫视的采访。2012年,金立群与时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的女儿金刻羽一起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了名为《欧洲应向亚洲取经》( EuropeShould Stop Arguing And Look To Asia)的文章。文章批评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只会没完没了地争吵,并建议他们向亚洲学习务实的精神。而在接受BBC的采访时,金立群则讲述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期待,“人民币国际化不会取代美元,只会强化美元的作用,有助于增强世界对美元的信心”“让别人持有人民币,你要创造条件”“当(中国)巨大的资金集中投资在若干国家、若干行业,引起了一些担忧,这是一个要认真对待的问题,需要耐心地解释,去解决人们心理上的障碍”……在这些时刻,他是一名向世界解释中国金融政策与动作的人。
而他也慢慢成为一名为西方政经界所熟悉的面孔。
2013年10月,金立群出任中金公司董事长。这个时候金立群已经64岁,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即使在此位置上退休,一生也算成就非凡。但命运往往很奇怪。就如金立群所说:“一个人的命运是受国家的政策与时代的变化所深刻影响的,我的就是如此。”
筹建亚投行:不畏困难的拆弹能手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的时候,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亚洲基础设施开发投资银行。
这里的背景是,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从现在到2020年这段时期,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亚投行只是一则普通的财经新闻。
情况发生变化是在2014年10月,当时中国正式发布亚投行筹建《备忘录》,并任命金立群为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
著名国际政治与经济论坛Devex随即写道:中国是真的想做好亚投行,因为任命了金立群。
于是,外界看到個子不高,一头白发,处事果断却不失儒雅的金立群奔走于东西方各国之间,游说各国加入亚投行。这位长袖善舞的中国金融官员,对英国人,他赞颂莎士比亚的伟大;对法国人,则说他非常迷恋法国的文化;而对德国,他则说非常喜欢德国人的一板一眼。
他抓住一切机会去向外界阐释中国于亚投行的设想。
他深谙修辞艺术。在2014年11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金立群用电影作了一个比喻,“有人质疑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的动机,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 《末代皇帝》。一天皇帝的英文老师建议皇帝佩戴一副眼镜,大臣们认为以皇帝的视力不需要佩戴眼镜,英文老师说,他需要的是视野。”
他抓住一切机会向尚存疑虑的外国财政官员解释,中国成为大股东是根据亚洲地区中经济的体量确定的,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不是特权,而是责任,是担当。
于是,在2015年3月,形势发生了让世界惊讶的变化。这个月,英国、卢森堡、德国、法国、瑞士等均提出申请加入亚投行。
未来:将是更大挑战
目前,即使金立群只是亚投行行长的候选人,很多业内人士也大胆预测,“未来执掌亚投行估计就是他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立群愿意直面问题。他从来不会逃避,而且总是尽力去解决。”金立群表达观点的方式,很容易让西方官员理解。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亚投行是多边国际金融开发机构,行长人选需要有国际金融机构工作经验,并且有国际交往协调能力,行长要负责整个银行方向,还要在一些重大决策上起到导向性作用。中国作为亚投行的发起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亚投行的发展把握方向,如果中方出任亚投行首任行长,可以保证亚投行前后发展的一致性,也能增强其他成员国对亚投行的信心。”
即使如此,在外界的分析看来,金立群接下来的工作还有重重挑战。
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则对记者说:“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一切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将是更大挑战。”
接下来,亚投行必须制定一套更能体现新时代特征的运行规则与经营体制。它还必须平息纷纷扰扰的副行长人选之争,以及董事席位的分配问题,如何处理东西方成员国在亚投行的权力分配,人民币是否作为亚投行房贷的主要使用货币——这一切都是金立群所要面对的。
根据程序,意向创始成员国须在7月31日前提名候选人,之后将在8月下旬确定候任行长人选。亚投行正式成立后,将在首次理事会上根据6月29日签署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规定,将候任行长选举为行长。今年年底,亚投行将开始营业。
《纽约时报》评论文章说,金立群的使命与挑战是,如何使亚投行比现有机构有更高的标准,而随着更多的成员国加入,亚投行将加速发展。
无论金立群是否最后当选为亚投行首届行长,从某种意义上,他已经是亚投行的一名开路者。而这也几乎肯定是这位已经66岁的老人的最后一份工作。
之后呢?或许,金立群就有时间去写作,圆其学者梦了。如他所愿,他将有时间完成已经写作了多年的《莎士比亚研究》。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