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可能要比堵塞所有传言更容易,但在此之前,普京的秘密将继续满天飞。
西方几乎所有政要的私生活,都像在金鱼缸中度过,想保持隐私是不可能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就是一例。但他的老友兼度假伙伴普京却是个例外,后者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实行了让多数同行只能梦想的信息封锁。
第一夫人被离婚
尽管普京已经统治俄罗斯逾10年,俄国公众并不知道他的两个成年女儿的长相。关于她们是否已婚、生活在哪个国家,也存在多种互相矛盾的报道。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她们的名字一一1985年出生的玛丽娅·普京娜,和1986年出生的葉卡捷丽娜·普京娜,也不会找到她们成年后的确切照片,更不用说对她们的采访了。
搜索结果充斥着关于普京家庭生活的各种谣传,但没有一条是扎实的新闻报道。俄大众传媒已经学乖:这种事万万碰不得。
最明确的教训出现在2008年。一家叫《莫斯科记者报》的日报当年4月刊文声称,普京已离开妻子柳德米拉,迎娶奥运体操选手出身的议员、24岁的艾琳娜·卡巴耶娃。文章援引一位自称熟悉婚礼策划者的消息人士,说普京已于两个月前和妻子离婚。
不久后在意大利撒丁岛举行一次记者会时,普京对这些说法一概否认,并不悦地定下了他的部分规矩:“我当然知道所谓政治家生活在玻璃房中的老生常谈,但即使如此,有时也得有一定限度……我一向鄙视那些把他们的肮脏鼻子伸进他人生活,并到处散播其情色幻想的人。”
当时与普京并立的贝卢斯科尼随即摆出手持冲锋枪的姿势,假装向提问的俄记者开火。鉴于不时有记者在俄罗斯因工作遭杀害或殴打,意大利媒体并不觉得这种玩笑可乐,只有普京冲着东道主咧嘴点头。
同一天《莫斯科记者》就被出版商停刊,理由是它“一直赔钱”。
一个禁忌诞生了。普京的私生活传言从此只能出现在俄罗斯网络上。
普京的民间故事
由于俄政府尚未学会如何审查控制网络,围绕普京私生活的信息真空便导致网上传闻不胫而走。
去年一个叫帕维尔·普里图拉的网民发了一个只有两句话的帖子,称普京已把妻子送进普斯科夫地区一所修道院度日。其灵感或许来自“恐怖的伊凡”和彼得大帝的类似做法——他们都曾将自己嫌恶的女人送进修道院。
俄东正教会称此为“一派胡言”,普京办公室拒绝置评,该传言像雪球般越滚越大。通过网帖、口口相传和在线媒体,这一传闻成为普京民间故事的一部分。
《时代》的几名俄籍记者近期前往普斯科夫,发现当地很少人肯完全排除普京太太正住在伊丽莎罗娃修道院的可能性。多位当地人表示,这所偏僻的修道院能得到数百万美元的翻新经费,本身就很可疑。
“我100%肯定地告诉你们:她就住在那儿。”当地一位工会领导人瓦西里·德沃尼岑科信誓旦旦。他怎么知道的?“我没有坐直升机在那幢建筑上空盘旋过,但我就是知道。这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他说。
连当地官员也似乎如此。修道院所在地区负责人赖莎·舒姆金娜表示,她不确定是否确有此事。一个家住修道院马路对面的当地议员曾向地区官员询问此事,但从未得到任何回复,他不理解当局为何守口如瓶。
被迫回应
西方的民众拥有知情权原则,在俄罗斯尚未得到广泛接受。该国也没有像美国的《信息自由法》迫使政府答询,反而有针对诽谤的严格法律,且多数媒体受政府控制,苏联和沙皇时代还遗留下一个传统:一个强悍领导人相对民众应高高在上。正如普京政党的一位资深议员所说:“真正的政治领导人不应服从舆论,而应影响舆论。”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些专制时代的价值观正受到重大挑战,普京有时也被迫回应。
今年2月他终于自愿透露关于女儿的一点细节:她们都“过着普通、正常的生活……这让我很高兴”。去年10月他特意与妻子坐在一起,在电视镜头前接受入户人口普查。柳德米拉告诉普查员,“我是他妻子”,但当时她并没有戴婚戒。
因此,网上传言工厂继续开工。一位年轻英俊的荷兰男子不久前被指为普京的女婿;去年10月,一家韩国日报报道普京女儿之一将下嫁韩国一海军上将的儿子。对这些俄政府都予否认。
到头来,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可能要比堵塞所有传言更容易。但在此之前,普京的秘密将继续满天飞。(原载《外滩画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