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御史大夫柳玭(pín)被贬为泸州(今四川泸州)郡守。虽然官职低了些,但他丝毫不在意,相反还特别注重对身边子弟的培养,经常利用自己擅长文学的优势鼓励他们。
当地出身武将世家的牟姓秀才非常好学,但文章写得一般,他听说柳玭是个文学大家,就拿着自己的文章登门拜访柳玭,以得到柳玭的指正。柳玭看完文章后虽然有些失望,但仍说了牟秀才文章的一些可取之处,并鼓励他:“你如果能持之以恒,笔耕不辍,定会前途无量!”牟秀才大喜,毕竟在这之前,他很少得到像柳玭这样的大家的肯定。
柳玭的儿子见父亲对牟秀才大加赞赏,顿生敬意,也凑上前去看了看牟秀才的文章,感觉并不像父亲说的那么好。
牟秀才离开后,柳玭的儿子满脸疑惑地问父亲为何要给牟秀才那么高的评价,柳玭这才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身为武将之子,牟秀才偏偏喜爱文学,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他的文章一般,但如果我不对他加以引导与鼓励,他的兴趣就会逐渐消退,这样岂不是会耽误一位热爱文学之人?”儿子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在以后的日子里,牟秀才每次拿着文章请求柳玭指导,柳玭都会腾出时间专心审阅,随后便是赞赏、鼓励、指点一二。久而久之,柳玭发现,牟秀才的文章大有长进。更可喜的是,在牟秀才的带动下,当地的学习之风日益浓厚,热爱文学的人越来越多。
牟秀才虽不是文学天才,但他虚心求教,敢于在大腕面前“出丑”,理应受到鼓励。柳玭把教育智慧藏在“虚伪的夸奖”里更彰显了他的大智大勇:有时,在教育他人时,对受教育者适当的表扬、鼓励要比严厉批评、否定更有效。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