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9年,西汉因连年征战而土地歉收、国库空虚,百姓的温饱都成了问题,汉武帝于是把“怎样能快速恢复农业生产”这个难题掷于朝堂之上。众大臣一时间束手无措,这时有一位大臣站出来高声说道:“我知道一人醉心于农业生产,可以让他来试一试。”
于是,农业官员赵过被汉武帝任命为搜粟都尉(军职,掌管生产军粮等)。赵过深知这份任命中包含着朝廷对他的期许和信任,他把重任扛在肩上,顶着众人的目光开始进行农业工作。此后,赵过很少再去朝堂,而是一身布衣背着镐头下地除草、种植,成为田间老农的忠实粉丝。每当老农说一些他从未听过的农业种植知识,他便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毛笔记录在衣服上。
从春种到秋收,赵过誊抄了多达上百件衣服上的字。当他再次走上朝堂时,他并不是直接分享种植技术,而是想借用皇宫内的空闲之地用作试验田。此话一出,满朝哗然,甚至有官员反对:“皇家重地,岂由你践踏!”好在,汉武帝最终答应赵过,除正式宫殿外都由赵过自由发挥。得到允许后,赵过便打算将自己之前总结的农业耕种方式加以创新,即把耕地分成圳(田间小沟)和垅进行种植。
第二年春天,赵过带着家丁、背着镐头开垦了皇宫的闲余空地。汉武帝和众大臣发现赵过并不是直接把种子植于平地,而是用镐头刨出一道深深的沟壑,将其种在沟壑里。
面对汉武帝和大臣们的疑惑,赵过解释这种方式有利于出苗,以及恢复地力。汉武帝听后很满意,继续问道:“方法虽好,但不知产量是否会提高?”赵过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试验田在他的精心守护下,秋收时,种植亩产比普通种植产量多出一斛(50千克)。为了确保新种植方式的顺利推广,赵过先在县令级的公田上进行种植推广,而后找到乡村威望极高的长老们,对新种植方式进行详细解说和训练。
虽身为朝廷官员,赵过从未顾及自己的身份,而是卷起袖子和村民们一起下地种植。不久赵过发现一个问题:使用新方法种植的村民很多,但由于农具落后,种植效率始终不尽如人意。
于是,赵过白天跟村民一起劳作,晚上则伏案翻看各种关于农具历史的书籍,只要想到好的改造农具方法,他便急忙敲开村民的家门与之商量农具改造方案。两个多月后,赵过终于制造出了一款新型的耕作农具——三脚耧车。它既灵巧合理又省工省时,效率达到“日种一顷”(古代一顷约合今3.3平方米)。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也使朝廷获得很大收益。
作为朝廷官员,赵过不辜负那身官服,尽心尽力帮助朝廷解决困难;作为农业家,赵过深入百姓生活,与百姓共进退,这种凡事亲力亲为的作风不仅被当时民众交口称赞,也会被历史铭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