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明吏部尚书:爱进谏,更是权宦克星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红版) 热度: 13884
◎ 整人君子

  大明吏部尚书:爱进谏,更是权宦克星

  ◎ 整人君子

  

  明朝官员王恕从小受家族忠君报国思想的影响,性格耿直,为官四十余年,虽饱受官场陋习熏染,却不改耿直本色,但凡遇到看不顺眼的事都会上疏弹劾。

  成化二十年(1484年),某僧人在宫内大搞神仙方术、点石成金的把戏,耍得明宪宗团团转。刑部员外郎忍无可忍,上书弹劾那名僧人,结果惹得明宪宗大怒,将刑部员外郎判了死刑,并宣称谁再提此事,一律问斩。

  众人深知刑部员外郎是被冤枉的,但都不敢替他求情。就在万马齐喑之时,王恕站出来进谏道:“臣觉得刑部员外郎说得很对,您不应降罪于他。”接着,王恕用事实说话,列举了该僧人进宫后的所作所为。明宪宗自知理亏,将那名僧人诛杀了。

  王恕敢于冒死进谏的事情不止这一件。

  成化十三年,因反对皇帝设立西厂、重用太监汪直,以内阁首辅为首的一批正直官员纷纷被迫辞官,朝中的正直势力为之一空。新上任的内阁首辅则积极吸取前任的“教训”,一味逢迎,不敢忤逆皇帝。这时,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王恕屡屡上疏进谏,建言献策,以至于当时官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可见其“谏名”之显赫。

  除了进谏,王恕在其他方面也有“绝活”,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裁抑宦官。

  成化十二年,云南镇守太监钱能仗着天高皇帝远,在云南胡作非为,搞得天怒人怨,当地官员畏惧钱能的权势,无人敢管。某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奏请让刚正倔强的王恕担任云南巡抚,前去治理云南。明宪宗虽有意偏袒钱能,但也不好拒绝,点头同意了。

  当时,钱能正在做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勾结他国,以达到敛财的目的。

  钱能派麾下的指挥官郭景至京师奏事,称安南国(今越南)擅自派兵进入云南搜捕盗贼。放到现在,这就是干预他国内政,足以引发战争。但安南国是明太祖钦定的15个“不征之国”之一,所以明宪宗并未陈兵以待,只是命郭景带着敕书前往安南进行口头警告。这正好合了钱能的心意,他就是想利用去“警告”对方的时机拉拢安南国、给自己谋点儿好处。所以,钱能并未按皇帝的意思办,而是让郭景带着玉带、宝绦等宝物送给安南国王,顺便捞点儿安南特产—钱能向敌国国王赠送宝物,简直就是在鼓励安南入侵,这可是大罪。

  除此之外,钱能还频繁派遣郭景带人与孟密(今属缅甸)的当地官员来往,“纳其金宝无算”,惹得对方怨言纷起、扰攘不安。

  对于钱能的这些不安分行为,王恕早有耳闻,所以上任之后,他一边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一边默默搜集钱能私通安南、收受贿赂的证据,准备给钱能来一个下马威。

  王恕发现郭景在这些勾结事件中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便立刻派人捉拿郭景。没想到,郭景得到风声,深知罪不可恕,竟畏罪自杀了。没抓到郭景的王恕有点儿郁闷,一面继续派人抓捕钱能的其余同伙,一面将钱能做的那些出格之事上报朝廷,并提醒明宪宗应该杀掉钱能,以安定边疆。得知丑事被捅到了朝廷那里,一贯嚣张跋扈的钱能终于害怕了,赶紧给宫中的哥们儿写信求助。

  为了以防万一,惶惶不可终日的钱能狗急跳墙,居然派人混入王恕的随从队伍中,伺机进行暗杀。结果那名刺客很快被王恕发现了,因为每次出行,王恕身边的随从都是固定的,突然多了一个人,十分显眼。钱能得知阴谋败露,非常恐慌。这时,他宫中的哥们儿起了作用,明宪宗被蛊惑得真的没有重罚钱能,只是象征性地警告了钱能一番。

  经此事后,钱能确实收敛了不少,尤其不敢惹王恕了,每次都对他恭恭敬敬,尊重有加。王恕镇守云南期间,先后上疏多达20次,弹劾权贵,整顿地方,耿直之名天下闻知,云南的治安渐渐好转,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钱能也真正认识到了王恕的厉害。

  钱能之后被调为南京镇守太监,与王恕再次共事之后,也不敢嚣张跋扈,而是继续在王恕面前恭恭敬敬地装起孙子来。为了打消王恕对自己的戒心,钱能还公开拍马屁道:“王公,天人也,吾敬事而已。”见钱能的姿态放得如此之低,也不干什么出格的事了,王恕也就放心了。

  除了钱能,成化年间的另一位太监也在王恕面前碰了壁。

  成化十五年,朝廷命王恕担任南直隶巡抚,驻守苏州府,他就是在这期间扳倒了来此地采办物品的太监王敬。

  一次,王敬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古书,很是喜欢,于是要苏州府的秀才们无偿帮他抄书,秀才们自然一万个不乐意。王敬大发雷霆,派人追到驿站暴打秀才。

  如此一来,秀才们彻底不干了,他们发动“驱王运动”,把王敬赶出了苏州府。堂堂采办太监居然被一帮穷秀才赶了出来,高傲的王太监咽不下这口气,便向皇帝上疏诬陷秀才们谋反。

  这时,王恕又开启了自己一贯打击权宦的模式:紧急上疏皇帝,将王敬的罪状一一列出来,以供御览。王敬也不甘示弱,立刻写奏章反击,还把“不肯配合”自己工作的常州知府写了进去。明宪宗对王敬还是很信任的,所以在得到王敬的奏疏后,把常州知府抓进了监狱。这彻底激发了王恕的战斗力,他连着上了三道奏疏弹劾王敬,摆出了与王敬不死不休的拼命架势。

  就在此时,东厂提督太监也掺和了进来。这位贪财的厂公见王敬在江南风光无限,捞了不少银子,心里很不平衡,便把王敬在江南干的其他龌龊事也抖了出来。明宪宗这才知道王敬捅了多大的娄子,下诏将王敬逮捕入狱,后充“净军”(由太监组成的军队)。

  王恕以弹劾权贵、裁抑权宦名闻朝野,但也因此招来不少怨恨,其中就包括明宪宗。明朝诸帝中,明宪宗是个性子懒散的皇帝,他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行事准则,因而对经常上疏打扰他清静的王恕很是恼火,便在成化二十二年找了一个借口,强令王恕致仕。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王恕被迫致仕的次年,明宪宗去世,新即位的明孝宗仰慕王恕已久,立刻把王恕请出来,担任吏部尚书,掌管朝中人事大权。吏部尚书是王恕的最后一个职务,就任之后,王恕“老夫聊发少年狂”,抖擞精神,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改革,裁汰了许多不称职的官场败类,提拔了不少年轻有为的官场后进,为“弘治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自己的谢幕献上了一次完美演出。

  编 辑/夏 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