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童第周:科研之道在在于吃苦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红版) 热度: 12530
◎彭忠富

  童第周:科研之道在在于吃苦

  ◎彭忠富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炸毁了位于上海的同济大学校园。为了坚持办学,同济师生被迫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跋涉,最终于1941年初到达四川宜宾的李庄镇。跟随这批学生来到李庄镇的还有同济大学生物系教授童第周和他的夫人。

  初到李庄,条件非常艰苦,童第周没有精良的设备来从事胚胎研究。一天他从学校回家,在镇上一个旧货商店发现了一台显微镜,老板张口就要六万元。六万元相当于童第周夫妇两年的薪水,他们囊中羞涩,根本买不起。可是如果有了这台显微镜,胚胎学实验就可以顺利开展了。童第周和妻子商量,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台显微镜买下来。他们向朋友借钱,又典当了夫人的首饰,这才凑够了钱。

  显微镜到手后,童第周准备大干一场。所幸李庄四周稻田、池塘颇多,青蛙成群结队,这给童第周的胚胎实验提供了不少便利。每到春秋之际,童第周便与夫人、儿女及部分学生携带大盆小盆,在野外捕捉青蛙并收集蛙卵。许多年后,这里的乡民仍然记得,同济大学有对教授夫妇经常挽着裤腿、赤着脚,在稻田和池塘里捉青蛙、捞蛙卵。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尽管教学条件简陋,可是童第周仍然收获了不少的乐趣。他在这台显微镜下做实验,像钟表工人那样细心地成功剥掉了青蛙卵的外膜,这项难度很大的手术一下子就震动了欧洲生物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童第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他终于取得了领先世界的生物胚胎研究成果,这引起他的老朋友、时任英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李约瑟的关注。

  1943年,李约瑟专程到李庄镇拜访童第周。在这个古镇,分别十几年的两位老友再度相逢。李约瑟和童第周在院子里交谈了很长时间后,提出要到童第周的实验室参观一下,他想看看童第周是在什么条件下撰写出那些高质量的论文,并引起国内外生物学界瞩目的。昏黄的菜油灯下,除了那台显微镜,竟再没有别的辅助仪器,而且室内灯光昏暗,条件异常艰苦……尽管李约瑟已有心理准备,还是有些惊讶地问道:“你就是用这样的器材完成了那样高难度的实验吗?”在得到童第周的肯定回答后,李约瑟不仅肃然起敬。

  “为了事业,宁可一辈子受苦!”正是秉持这样的信念,童第周才会在流寓李庄期间,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也做出了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且最终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

  编 辑/朱 寒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