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印度士兵也曾反对盟军?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蓝版) 热度: 13464
◎嘿 喵

  1941年,印度激进分子钱德拉·鲍斯从印度脱逃到柏林投奔纳粹,开始筹措所谓的“印度自由政府”,即印度伪政府。因为这可以明显打击英国的士气,所以他得到了纳粹的大力支援。日本攻占新加坡后,俘虏了约四万名印度士兵。这让鲍斯看到了机会。在日本的支持下,鲍斯在新加坡宣布成立了所谓的“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并向英美宣战。于是,四万名印度俘虏加入了鲍斯的“印度国民军”。鲍斯将这四万人以及他另外征召的五万人组成了三个师,在1944年协同缅甸的日军开始进攻印度。然而他们被英军击溃了,鲍斯的“自由印度之梦”破灭了一半。

  但鲍斯丝毫没有气馁,并想尽办法扩充兵力,成立了他的“印度军团”—这支部队最初由10个在纳粹的特种部队服役的印度士兵和5个被俘虏的印度士兵组成。后来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俘虏了大量英属印度士兵,因为鲍斯这个印度民族主义者在印度人中有一定的声望,他就去战俘营鼓动他们,宣扬从英国统治下获得民族自由、民族独立什么的,几天内就有数百个印度俘虏报名参加“印度军团”。

  1942年9月,这支乌合之众被德国国防军收编,番号定为第950印度步兵团,全团有印度士兵近两千六百人,外加几百名志愿者和德国士兵,合计约三千五百人。

  如果印度军团能像党卫军中的其他外籍军团一样有着强烈的作战意识,倒也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当德国人将印度军团派去守卫大西洋壁垒时,党卫军高层被弄得十分难堪。这些印度士兵不只战斗力不行,还发动了一次哗变,理由是:我们不要去欧洲,我们要回印度!

  靠这样的士兵怎么能守住这条重要的防线?党卫军高层只好将印度军团调到法国,去守卫更容易防守的法国海岸线。

  一到法国这种浪漫的地方,印度士兵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鬼混,抢钱、凌辱妇女、杀死儿童的事没少干。其间,隆美尔还无奈地视察过他们……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印度军团在法国海岸基本没有反抗,一路撤退。

  很快,他们接到命令,要直接撤退到德国。结果在火车站登车时,印度军团遭到了仇恨他们已久的法国游击队的袭击,40名士兵被击毙,290名士兵投降。最后,这290名俘虏中有29人因曾经在法国犯下的暴行而被盟军枪毙。

  1944年8月,这支残缺的兵团转为武装党卫军管辖,改名为“党卫军印度志愿军团”,由一位党卫军少将指挥。不到半年,这位少将就因为无法忍受“印度军团司令”这一职务带来的嘲笑,而提出自愿调往被苏军包围的某要塞,并最终死在了那里。

  1945年3月底,纳粹德国已经岌岌可危,在党卫军内部会议上,印度军团提交的报告中称现有人员2300名,武器若干,还“自豪地”宣布“本部队保存了完整的战斗力”。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回答:“因为我们没作过战。”希特勒不由得大发雷霆,命令将印度军团的所有重型装备都没收并配给某党卫军战斗群。

  在第三帝国崩溃前夕,党卫军印度志愿军团仓皇逃离德国中部。他们曾经计划翻越阿尔卑斯山逃亡到瑞士,中途被美军俘虏。这支臭名昭著的部队从此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鲍斯的希望彻底破灭,他企图搭乘飞机逃跑到苏联寻求政治避难,结果飞机失事,他死在一家日本医院。

  

  有意思的是,鲍斯后来被印度人尊为“争取独立的民族英雄”“尊敬的领导人”。印度国会议事厅前悬挂了三幅肖像,其中就有鲍斯的肖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