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发展中医,人之幸也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红版) 热度: 15719
◎小冉细品历史

  发展中医,人之幸也

  ◎小冉细品历史

  中医的存废之争由来已久。鲁迅在《呐喊》的自序中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开了中医是骗子说法的先河。一代文豪鲁迅为何要这么给中医下定义呢?

  原来鲁迅的父亲曾在1893年至1896年患病,其间曾多次请中医治疗,但是没有治好,去世时年仅36岁。这就是为什么鲁迅会对中医厌恶至极。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中医,毕竟有些病是中西医都无能无力的。

  而梁启超和胡适的经历则从另一方面诠释了中医的讲究之处。

  1926年3月,梁启超经X光透视检查出自己左肾有一处黑斑,协和医院(西医)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梁启超的左肾患结核,需手术切除。梁启超有位好友是著名中医,他给梁启超切脉后却说,肾脏没有大病,无须切除,并为梁启超开了一剂药方。梁启超服用了好友开的中药后,颇见功效,但是后来病情又出现了反复,梁启超便对中医产生了怀疑。好友提醒梁启超说,治病不能单纯靠药,三分看病七分养,若想彻底恢复健康,必须放下书本安心养病,否则即使华佗再世也无能为力。

  原来那段时间,梁启超正在从事文学创作,日夜操劳,确实没有按照好友的意见来调养身体。但是梁启超不以为然,仍然像之前一样熬夜写作。后来,梁启超的病情果然恶化,不得不接受手术,最终却因西医判断失误,将其健康的右肾切去,导致梁启超壮年逝世。

  胡适的经历则相反。1920年,胡适罹患肾炎,当时既没有抗生素,更没有激素,西医对他的病情诊断不明,有人说是心脏病,有人说是肾脏病,大家都束手无策。胡适的朋友给他介绍了当时著名的中医陆仲安。陆仲安给胡适开了药方,包括黄芪十两、党参六两等。很多人看了纷纷摇头咋舌,结果胡适按照陆仲安的嘱咐按时吃药、安心调理,病真的治好了。

  中医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中华大地上有着深厚的传统和旺盛的生命力,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逐渐式微,甚至有人认为真正的中医已死。这实在可悲可叹。

  所幸的是,中医的精髓并没有被人们忘记,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列入“十三五”规划,争取在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谁能说这不是中医之幸、人类之福呢?

  

  编 辑/夏 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