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大唐,辈分荒唐
◎乃 绿
北魏孝文帝出生后一直由祖母冯太后亲自抚养,冯太后不仅将其视同己出,甚至为之放弃了临朝听政的绝佳时机。尽管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冯太后将孝文帝认为己子,但许多大臣在提及孝文帝与冯太后之间的关系时,均以“母子”称之;而孝文帝在面对皇室宗亲时,也毫不忌讳地以“母子”来定义自己与冯太后的关系。
不仅北魏辈分乱,北齐还出现了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哥哥的情况,北齐武成帝的儿子高绰等人均称呼父亲为“兄兄”。以对兄长的称谓去称呼自己的父亲,这种奇特的亲属称谓也延续到南北朝以后的朝代。
这两件事不是特例,整个北朝社会中都有亲属伦常松动的迹象。南北朝后期,著名儒家学者颜之推在离开南梁进入北齐的时候就观察到了这一奇特现象:“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
北朝这些习俗和称谓延续到了唐朝。《淳化阁帖》中收录了不少唐太宗与太子李治的书信,唐太宗在一封名为《甘泉帖》的信的末尾以“哥哥”署名。
当时甚至还流行“以孙为子”。根据唐太宗第四子的长子李欣的墓志记载,李欣四岁时不仅有幸由祖母长孙皇后亲自命名,还得到了唐太宗的青眼相待,“以为己子”。画家王宰的儿子王宴实自幼聪明异常,深得祖父的喜爱,被祖父养为己子,所以王宴实的名字也是按照父亲和叔父们的排行来取的。
这种现象后来延伸到了五代与宋初,直至北宋中期,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儒家的伦理彻底摒弃了这种行辈混乱的行为,“以孙为子”之类的现象这才渐渐消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