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从 剪发开始
◎谢天开

新女性身体的革命一定要“从头做起”,于是成都出现了最早剪短发的三名女子—益州女校的陈竹影,成都四川省立女子实业学校的李倩云和秦德君。
陈竹影、李倩芸、秦德君都曾是新社团“直觉社”社员。她们剪发是因为参加学生组织的“直觉社”的活动,需要经常出去开会,为了行动方便常常女扮男装。
女子剪发这种在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遭遇到了非常之事。秦德君的一个室友见她剪掉长发后清爽利落,十分羡慕,便让她帮忙把自己的长辫子也剪掉了。没想到这位室友的妈妈跑来又哭又闹,还把室友抓回去锁在屋里。虽然像这样的情况为数不少,但剪短发的女学生仍然一天多似一天,形成了女子剪发运动。
女子剪发,在陈腐朽败的社会里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久,秦德君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写信,请求进入初开女禁的北大。蔡元培回信:“女子实业学校学生,恐怕未必合格。”这封信被成都四川省立女子实业学校当局扣留,并借机开除了秦德君。
在无望之际,成都学生联合会介绍秦德君到重庆去找搞联省自治和妇女运动的著名人物吴玉章。
1921年春天,秦德君、李倩芸和陈竹影女扮男装在成都东门外望江楼边,坐小木船东下渝州重庆。四川《国民公报》登载了《三女士化装东下》的消息,描述她们蓄短发、梳“拿破仑”发式、着男装的情形,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吴玉章非常热忱地欢迎三位成都女学生的到来,很快安排她们上台演讲,宣传妇女解放。秦德君、陈竹影、李倩芸在大会上作了关于女子剪发、妇女解放的演讲,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接着,重庆女子第二师范和巴县女中的许多女学生会后纷纷仿效剪发,重庆女子第二师范学生自治会还组织排演了《剪发辩难》的新剧。
不久,陈竹影被父亲骗回了成都,李倩芸也返回了成都,秦德君在吴玉章的资助下,愤然前往北方。
由于报刊的宣传,新女性纷纷仿效,四川各地剪发妇女开始增多。一些封建遗老惊呼这样下去“国将不国”,将妇女剪发视为洪水猛兽。稍稍开明的社会贤达对于女子剪发也持不同意见:“中国要在50年以后或在百年以后方可做到。”
甚至有一个警察厅的巡官在街上发现剪了头发的妇女,就诚惶诚恐地给成都警察厅上了一份呈文,建议“已剪者令其复蓄”,“未蓄长前不得在街上行走”,没有剪发的女子,叫父兄严加管束,若不遵守命令,则“罪及父兄”云云。
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最后演化成为政府的禁令,1921年7月,北洋政府四川督军刘存厚的成都警厅发布了《严禁妇女再剪发》告示:“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一石激起千层浪。文化青年巴金等人所办的《半月》因女子剪发问题,曾连续两期对警厅“告示”首先发难,句句在理地批驳了警厅的“告示”。《半月》因此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份遭到查封的文化刊物。
不过这场女子剪发的风波不久就平息了,“告示”并没有生效,成都新女性仍然是短发,仍然在街上走着。1921年以后,剪发的女子不仅在成都、重庆日益增多,泸州、自贡等地也能看到不少剪发的新女性了。
编 辑 / 子 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