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越战局势升级等一系列事件让人们相信,世界大战就在眼前。在冷战的阴云下,《星际迷航》系列以极大的勇气横空出世。
当时主导美国电视荧幕的是爱情和西部故事,人们崇尚简单粗暴的快意恩仇,吉恩·罗登贝瑞构思的这个充满浪漫情怀与不合潮流的人文主义的太空探索故事显然不合时宜。吉恩走访了各大电影公司,只有NBC同意给他一个机会,开拍一集试播集—因为吉恩满口应承这会是一部太空西部片。
1965年,试播集开拍。这当然不是太空西部片,而是吉恩阐述自己价值取向的绝佳舞台:他将任务是探索未知的太空船“企业号(又译为‘进取号’)”的副舰长设定为一名女性,还引入了一个叫“史波克”的外星人。在那个年代,性别平等和种族平等的理念通过一部科幻作品展现了出来。
可想而知,NBC高层们很不高兴,但他们对那个飞船很感兴趣,所以又给了吉恩一次机会。吉恩趁机把除史波克以外的主角全部替换成新角色,以打造一个由多种族、不同肤色成员组成的主演团队。要知道,当时的美国民众不仅生活在冷战的阴云下,还生活在种族隔离的围墙中,非洲裔美国人在电视剧中的身份只能是仆人。而吉恩始终相信人性的美好,认为《星际迷航》设定的23世纪应该是不同种族、不同理念的人群和谐共进的时代。所以他不仅保留了女性角色在剧中的核心位置,还把通讯官乌乎拉这个重要角色设定为非洲裔女性。
吉恩“胆大妄为的想法”不只如此,他还把亚裔角色引入剧中,并赋予其重要职位—舵手。在此之前,美国影视作品中的亚洲人形象大多是原始、野蛮和狡诈的。吉恩此举开创了历史,这也是亚裔面孔在美国电视剧中的首个正面形象。吉恩甚至让一个俄国少年担任企业号的领航员。这一切都超越了冷战时代的局限,让大众看到了人性应有的光辉。
遗憾的是,由于故事中各种大胆前卫的想象和与当时美国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NBC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第三季第12集被大量观众抗议:因为主创“居然让一个白人和黑人在荧幕上亲吻”—这作为美国电视荧幕上的首个跨种族的亲吻而被载入史册,但也成为剧集被取消的导火索。1969年2月,NBC宣布砍掉《星际迷航》。
随后,《星际迷航》开始重播,并造成了范围与深度都远超首播时的文化影响。当美国研制航天飞机时,不少粉丝还给NASA写信,希望将航天飞机命名为“企业号”—结果有一架航天飞机真的被命名为“企业号”。
50年来,《星际迷航》已经是现代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吉恩最初的宇宙观构架虽然充满了大航海时代的浪漫主义,却没有那个时代狭隘的种族观念,同时抛弃了大航海时代的殖民主义色彩—企业号在外星执行任务时不得影响当地社会的发展,这个虚构的原则明显是对过去数百年西方世界自居先进而干涉亚非拉地区的一种反思。
企业号的每一次探索都不是为了征服,每一次交流都不是为了掠夺。它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大航海时代”的豪情,并把这种豪情通过最绚丽、最有人文情怀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是《星际迷航》的魅力所在,也是人类应该拥有的光明未来。
编 辑 / 李 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