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是英雄上马的地方。草原因为有了马,才有了奔放的气势,才有了生命的动感,才有了力量的张扬,才有了忠诚的守望。看吧,金色的草原、遥远的故乡,天边神奇的马队,吸引着世人神往的目光。高原万马奔腾,拨动着心房波涌的情潮。让我们满怀对宝马天驹的崇拜,扑入锡林郭勒大草原,走进中国马都——锡林浩特。来领略草原深处马文化的壮美风华,来迎接《千古马颂》荡气回肠的震撼冲击,来见证一轮久违动情的海誓山盟!
锡林草原、锡林河,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放眼苍茫的天地间,中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盛演横空出世,慷慨豪情演绎着一场人马天然的经典壮举。这有马背民族情感的诉说,这有草原儿女风采的展示。纵情中国马都造型独特的阿金奈马文化演艺厅,我们被回溯到久远的时空,感悟着天与地的草原,倾听着人与马的传奇!
繁星、宇宙,浩渺无际……突然,一道银光闪彻天宇,陨石瞬间崩裂,一匹白色骏马腾空而起,嘶鸣声轰响大地……充满悬念和神奇色彩的序幕,一下子便扣人心弦地将观众的情绪高度集中,让人们在期待、在感召、在共鸣中,走进神马的王国、走进一方无与伦比的精神圣地……
《千古马颂》以蒙古族民间流传的有关马的寓言和传奇故事为蓝本进行创作。综合运用蒙古族歌、舞、音乐、杂技等艺术元素,融合现代声、光、电以及视觉影像等表现手段,在“天”“地”“人”“马”的寓意逻辑架构下,生动讲述了“天降神驹”“人马情缘”“马背家园”“马背传奇”“千古马颂”五个故事。故事中,蒙古马的弘毅、敢当、忠守、仁厚、自敛“五德”精神得到完美再现。短短的一个小时里,舞台上载歌载舞、长调悠扬,沙场里骏马驰骋、呼麦荡漾……既有金戈铁马的雄奇,又有一人一马的温情;既有忠肝义胆的赤诚,也有盛装舞步的风雅。观众被宏大的场面、神奇的情节、马的伟岸、演员精湛的表演所陶醉、所感化。阵阵热烈掌声送给演员的技艺,不,更送给当然的“主角”——高原骏马!
《千古马颂》演绎了蒙古民族与马相遇、相识、相伴、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的情感历程。该剧投入巨资打造,有蒙古马、汗血宝马、弗里西兰等世界名马参演。其间,精妙如画地综合调度蒙古族歌、舞、乐、杂技等艺术精华之交汇,运用雄浑的艺术风格,追求空灵、奇特的艺术境界,创造歌舞诗乐表演的新时空。抒展全景式的舞台表演空间,融合现代声、光、电及全息影像,为广大观众呈现一场民族特色强、艺术水准高、文化内涵深的视听盛宴。演出在时空的处理上挥洒自如、交相辉映,让观众产生目不暇接、视通万里的感受。整场演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使观众身临其境,沉浸于融蒙古族传统马文化、现代科技、娱乐、草原文化于一体的视听震撼中。
《千古马颂》剧目的编、排、演各环节,都紧密与草原风情、现实生活相结合,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外观众都能切近体味、平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剧目形象地表达了人与马的至深情感,体现了人、生灵、自然三者的和谐共存,阐述了马文化的高雅含义,让更多人深刻了解蒙古族文化以及蒙古族的精神气质。拓展了舞台艺术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追求,让置身于喧闹都市生活的人们,从心灵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
听那贯串全场的《天上的风》的马头琴旋律,在马的起伏和奔趋间,苍远悲壮又满蕴生命的呼唤和庄严;那深沉浓情的《牧歌》,给人几多马背家园深爱的眷恋和向往;那悦耳动情的《敖包相会》唱起来了:一对恩爱的牧人青年男女,欢快乘马而来,又以杂技特技的双双飞升旋舞环萦全场。再看那两匹银枣骝马,脱缰自由地成对绕场缓驰,凝视着主人,追随着倩影。待主人旋舞回落时,两匹马主动迎身而上,驮取主人悠然而去。马和人不弃不离,心神同往,人马互动,美丽永驻。让十五的月亮更圆,让敖包相会更甜!全场为草原月夜爱情的灿烂飞升祝福,更为马的忠贞与守望而感动。全场在欢呼,观众在流泪。马啊,你用不屈的跋涉、不变的相随,让人们真切体味了伴侣和信赖的绝美意境!
伴着奔马嘶鸣,再领略马背传奇、勇士出征的豪壮吧。风烟四起、险声连连。一匹驯化有素的快马,演化着在疾驰间中箭顿然翻身侧卧、骑士也中箭负伤坠地的场景。人们在屏息凝视,在关注人马命运之转折。只见静静匍卧在地的战马,挣扎着恢复着体能,回首用嘴把负伤骑士徐徐衔上后背,默默地半蹲、驮起,顽强地载着主人踏定远行。这战马与勇士生死互爱的凄美真情与天然组合,博取了观众异乎寻常的欢声和赞叹。人们为战马的高尚与无私,又一次流下了感恩动情之泪。人像马,马又像人。战马淡定从容、一往无前。战马伟大的战友,无言的兄弟。草原为你礼赞,英雄为你肃然起敬!
《千古马颂》把辉煌定格在草原,把激情澎湃在天边。草原夜色中20场的首期创演,物化着一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金色选择!“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战鼓催春,扬鞭远征。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弘扬蒙古马精神,使命在肩、纵马高歌,倾力打造文化繁荣风景线。经调研论证和市场考察分析,2014年3月创意策划《千古马颂》演艺项目,随即组建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执行导演穆青领衔的导演团队。他们在四个月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将剧目立于草原广阔大舞台。该剧目参演人员近200人,参演马匹100余匹。参演方阵恢宏:有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内蒙古射击射箭马术运动管理中心、太仆寺旗御马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还有内蒙古农大职业技术学院、锡林浩特乌兰牧旗、鄂温克旗职业学校、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演员和学生。偌大的场地色彩缤纷,刚柔相济。艺术源流澎湃纵横,马兰花开诗韵怒放!
草原有情,万里有约。民族艺术是民族精神的寄托、是文明理想的闪烁。怎能忘,云南有《云南印象》、广西桂林有《刘三姐印象》,四川九寨沟有《藏谜》印象。今天一个《千古马颂》的草原创造,圆了草原一个梦。它是草原印象,更是草原印证。多少观众在狂欢与激奋中,领悟着蒙古马千古不朽的英姿品格,欣赏到了草原文化悠远的恒长与瑰丽,升华着对内蒙古“守望北疆、策马放歌、民族团结、美丽发展、祝福祖国”历史担当的由衷认同。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查干,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树榕一致评价:“《千古马颂》项目凝聚了马背民族几代人的夙愿,填补了自治区马文化实景演出的空白,是一部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彰显内蒙古民族文化优势的驻场演出项目。剧目所采取的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运营模式,彰显了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文化体制改革的活力,是其演艺资源优势有效转化利用的一次积极探索。”《千古马颂》交响着草原晨曲,迎来了草原斑斓壮丽的花季!
巡访在“马的领地”,多少苍劲的正能量在升腾!走进《千古马颂》,我们倾听剧目制作人郑睿达和营销总监塔纳风度有加的展望:该项目计划以中国马都——锡林浩特(核心区)为基点,利用3至5年时间建成以《千古马颂》为核心项目,延伸带动辐射马文化产业综合体。并继续打磨提高,争取与区内外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合作,加以复制推广,从而打破地域和季节的限制,逐步向旅游热点地区和城市延伸。把草原的祝福、骏马的吉祥,带给天南地北,献给山高水长!
风雨执着在绿野,志存高远赞歌扬。循着草原马文化踏拓的五彩之路,重温那一幕幕撼人心魄的生动过往,我们在沉吟、在感奋。瞧吧,《千古马颂》在悠扬的长调声中,一位老人牵着一匹白骏马,手拿银碗哈达,边走边念祝颂辞,顺着通道来到了观众面前……老人把碗里的马奶酒洒到了马背上。此刻,全场凝神寂静,悲壮唯美的音乐缓缓推进。老人牵着白骏马,三步一回头,顺着通道朝舞台大屏幕方向走去。大屏幕缓缓打开,万道霞光喷涌而出。自由天驹张开神翼,朝着太阳飞驰着,飞驰着;向着遥远的地平线飞驰着,飞驰着……
此间,《千古马颂》主题歌把盛演推向高潮:你来自那遥远的天边,托起草原之晨的太阳。你有那大地赐予的力量,守护着草原驰骋在牧场。你熟悉奶酒浓浓的芳香,你习惯牧人声声的歌唱。伴着千古流传的草原故事,你牵着牧人心中美丽的梦想。啊,天降神驹,自由天驹。你勇敢,你善良,你忠诚,你坚强。我为你献上洁白的哈达,我为你祈祷,我为你歌唱……
美的草原,美的精灵,美的神话,给我们人性的洗礼,给我们情操的陶冶。马与吉祥连在一起、马与端庄连在一起、马与忠诚连在一起、马与胜利连在一起。千古马颂荡草原,策马铿镪向太阳!朋友,如果您也那么热爱忠诚,热爱纯洁,热爱辽阔,热爱驰骋,那么,请您到锡林浩特中国马都来吧,来感受《千古马颂》的无敌与回响,来寻找人马相依的永恒与荣耀,来分享“美丽草原我的家”的自豪与激昂!
(责任编辑 杨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