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企业升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既需要善于“伸手”支援,也需要懂得适时“收手”。
家电业与顺德、青岛“三分天下”,头顶“轻纺基地”“轴承王国”“打火机世界”等诸多光环……素以工业立市的县级市慈溪,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及自身经济结构性因素制约,实体经济发展一度面临巨大压力。
2017年,慈溪发布《振兴实体经济的决定》,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发展智能经济等方式重塑制造业。
政府为企业失败买单
在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日)人工装配车间,吴科峰从工作台上拿起一个手掌大小的气动配件介绍道:“这个部件我们研究了8年,受热膨胀后,能打穿密闭空间。”剧场、体育馆等人群密集区域失火后,人员伤亡主要由烟雾聚集导致,打穿密闭空间,可以加快烟雾扩散,赢得更大的逃生空间。
亿日是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的两家慈溪民营企业之一。吴科峰说,他们每项工艺常常需要钻研好几年,其中有不少会完全失败。
研发费用对中小企业无疑是巨大的支出。2015年10月,慈溪市科技局和财政局联合推出了科技信贷风险池和科技创新券,试图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及研发成本。
“这两项政策是希望鼓励企业专心研发,失败了由政府买单。”慈溪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灿华说。
科技信贷风险池是由宁波市、慈溪市以及合作银行按比例设立,目的是鼓励科技银行等融资机构给创新型初创企业提供贷款。一旦企业无法还贷,发放贷款的银行可以提出申请,经过审核后,从子风险池资金中给予信贷代偿。
科技创新券类似于优惠券,由政府无偿发放,是给创新型初创企业支付一部分科研服务费的凭证。在科研过程中,企业如果接受了第三方提供的检测、咨询等服务,可以用科技创新券冲抵部分费用。
打造“人才飞地”
2017年6月2日,浙江赫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曼科技)入驻了杭州滨江区的一家众创空间。和其他众创空间不同,这个空间是慈溪市在杭州的一块“人才飞地”。地处杭州,赫曼科技却享受到了不少慈溪市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服务。
“飞地”众创空间采用政企合作的委托租赁模式,由慈溪市政府主导,委托浙大网新的子公司杭州网新睿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作为飞地运营商,统一租赁商务楼宇,代理招商引智,受托对接人才及研发需求。
创新,往往是因现实所迫。
赫曼科技是一家从事智能消防物联网建设的企业,但在慈溪这样的县城,引才无疑颇为困难。企业刚落户慈溪时,从北京招聘了十多人的技术团队,但最后一个也没留住。
由此,慈溪转换思路,探索在大城市设立“人才飞地”,“让科技类初创企业异地孵化项目,项目成熟后,再到慈溪进行产业转化。对高端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慈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科科长龚益松说。
对于慈溪这样的县级市来说,要进行产业升级,人才缺乏的挑战几乎是全方位的。
除了专业技术人才,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这日益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為此,慈溪根据当地实际,探索推出了职技院校向慈溪企业批量输出技能人才奖励政策,帮助企业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在调研时,有企业老总反映,学历、职称、资格证书这3个传统的人才标准并不能完全反映员工的贡献度,尤其是对一线学历并不高的技能型人才而言。经过一段时间的抽样调查,我们开始探索建立企业人才年薪评价机制。”龚益松说。
简单来说,就是以薪酬作为评价企业人才的主要依据。具体政策措施为,对于在慈溪市企业工作、作用发挥明显且计税年薪连续两年达到30万元、50万元的人才,可分别参照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享受一定的高层次人才服务政策。由此,在学历、职称、资格证书等传统标准之外,建立新的市场化评价标准。
“从1到100”和“从0到1”
“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政府服务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龚益松说,为此,慈溪搭建了研发、孵化、产业化等三个不同阶段的链式平台,为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保障;政府还针对不同阶段的创业创新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2017年底,慈溪市人力社保局就搭了个小平台,举办了一场“才富对接”活动。
“我们走访时发现,‘有才的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品研发后,在发展壮大的节点上,急需资金。于是我们筛选了10家有技术但缺发展资金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通过第三方中介联系了近20家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由政府搭台,进行了一场‘才富对接,有效畅通了企业融资渠道。”龚益松说。
帮助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从1到100”的发展壮大是一回事,引进慈溪原先不具备的新兴产业,实现“从0到1”则是另一回事。这个过程中,产业的发展规划、定位、平台运营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有政府的身影。
2017年,慈溪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慈溪市专业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两个大型产业园中,以“园中园”的方式,差异化产业招商,分别聚焦五大重点产业领域:生命健康、军民融合、中捷(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新材料、航空。
不必过多干预“优等生”
在慈溪的实践者们看来,在制造业企业升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既需要善于“伸手”支援,也需要懂得适时“收手”。
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慈溪,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在行业内颇有影响力的“优等生”。这些企业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慈溪产业升级的成效。
“慈溪成功的企业家有几个特点,对产业风向把握准确,埋头干活,除非遇到难题,一般不找政府。”龚益松说。
亿日34年的创业历程几乎每一步都恰好踩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1985年,亿日做小五金、塑料;1990年初,转向温度控制产业;1995年,做家电装配件、检测件,这时我发现气动配件全部需要进口,价格昂贵,利润高;1998年,开始做气动配件。”吴科峰说。如今,从事气动产品生产20年后,亿日已经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气动元件生产商。“可以说,在这个领域,亿日在国内几乎没有对手。”吴科峰说。
“对这类企业家,政府需要做的就是适时提供保障,其他的由企业按照市场规则运行,不必过多干预。”孙灿华说。(据《瞭望东方周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