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向善、义利并举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创业者们认同的价值取向。
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有一群人正在试图创造一个商业和公益相融互利的世界。
一个世纪前,英国作家毛姆用月亮和六便士作隐喻,描写了在商业社会的运行逻辑下,个人理想面对经济现实难以为继的悲剧;现在,面对种种待解的社会问题,一群人正在尝试推翻商业与公益理想难以并存的成见——坚持向上向善的理念,通过商业运作和创新手段,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收获经济回报,实现义利并举。这类企业,现在有了一个更为人所知的名字——社会创新企业。
为更好的世界,出发
据美国心脏协会官网的数据显示,当一个人心脏骤停后,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每过一分钟,他被重新救活的概率就会下降7%-10%,4分钟后,他的大脑就会因没有供氧被不可逆转地伤害,因此,患者倒下开始的第一个4分钟,被称为急救中的“黄金4分钟”。心脏骤停发生时,救护车能在“黄金4分钟”内赶到患者身边的概率微乎其微,这时离他们最近的,只可能是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因此,对身边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施救,让意外不再夺走生命,就成为陆乐创立全民互助急救平台“第一反应”的初衷。
2015年,创始人陆乐跟小伙伴讨论能不能将公益行为作为一项事业,让其常态化、规模化地持续下去。探讨的结果是需要成立一家公司,要专门的人去运营,同时将这个救助行动产品化地推动开来。
与“第一反应”由公益组织变为企业的过程不同,2013年侯昊在创立SKT思珂特教育时,就对它有着清晰的定位——一家企业。但又远不止能够实现盈利,在更深层面上,“让教育生动起来,让生命绽放”才是他对这家公司的目标。
“我们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性的关怀,学生们在获取知识之外,还应当更注重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但学生和家长们只愿意关注和接受书本与课堂中的应试教育。所以起步,真的很难。”侯昊说。
当时,侯昊拿着10万块启动资金,和创业团队试图从银行的高级客户中寻找目标对象,给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传授一个启发人心智的课程,但没有一个人报名。
紧接着,他们又在长沙给家长和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名叫“卓越人生论坛”的课程,但几堂课程下来,结果也很类似——报名人数仍然为零。
公司创办第八个月时,SKT思珂特终于凭借带孩子去欧洲游学的项目,给两位成员发出了第一笔工资——2000元;公司创办一年多后,SKT思珂特成为了美国USAD教育赛事在中国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项目才终于逐渐朝着“让教育生动起来”的方向推进。
而在“第一反应”首席运营官陆俊看来,“第一反应”在不断通过参与各种行动,逐渐找到了能够维持企业运转的途径。
“我们先为各项体育赛事保障提供服务,慢慢发现企业这个市场也有应急救援的需求;随着名气和口碑的扩散,现在也有不少个人逐渐找上门来。这一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将服务产品化、标准化的一个过程。例如我们首先在上海马拉松竞赛中尝试了一种应急保障体系,在随后的无锡马拉松赛事上,这套体系就被应用了起来,最后结合了互联网和IOT技术,成功提高了这套体系的运行效率。”陆俊说。
尚需补齐的短板
目前,商业向善、义利并举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创业者们认同的价值取向。2017年12月,全球公益金融论坛暨2017社会影响力投资峰会公布了106家经过机构认证的、成为社会企业的公司名单。相比于2015、2016年认证的23家机构,数量翻了数倍。
对于社会创新企业家们,还面临着更多现实困境:尽管有着美好初心和积极愿景,但由于投资人对此类投资的不了解和项目运作者对社会效益的最优先考虑,社会创新的项目往往难以获得专业投资人的垂青。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目前国内急救培训的市场较小,这既是一个问题,也是潜在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对人员急救知识的培训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去挖掘、唤醒他们的急救意识,因此目前看来,经济回报,是排在服务质量提升和公众认知度之后的、第二考虑的问题。”陆俊这样说道。
“投资人看一个项目时,会更多关注投资项目中的人和事,包括项目愿景、团队能力、潜在市场、技术壁垒、项目增长潜力等等。社会创新项目本身已经有了很好的初心,但在投资属性和商业运作模式上,还需进行强化。社会创新企业的本质还是企业,在它们的初创期,最应该考虑的还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后,才能在發展中实现解决社会问题、义利并举的最终目标。”天使投资人、云石资本合伙人郭旭这样解释。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秘书长白虹分析认为,社会创新企业在科技应用和商业认知上,会稍显欠缺。让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将科技之翼、商业之身、资本之手和公益之心结合起来,是帮助他们补齐短板,实现未来大规模发展的关键一步。
商业向善激起层层涟漪
社会创新和商业向善的价值取向,正在国内各个范围的圈子中激起了阵阵涟漪。
2006年,美国“共益实验室(B-lab)”推出了一套覆盖员工、社区、环境、治理以及影响力商业模式等五个板块、满分为200分的测评系统,成为评价企业在社会与环境影响力、公信力和透明度、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审核标准。符合这一套评价体系的企业,被称为“共益企业(B-Corp)”。
通过层层考核,目前,全球共有包括达能、星巴克、联合利华等在内的两千多家企业被评为“共益企业”。2016年,“共益企业”的概念和评价标准被引入国内,“第一反应”成为了国内第一家符合该项标准的企业;SKT思珂特在2018年年初,也通过了认证审核。
在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在推动社会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上,也作出了不同的尝试。2018年6月,成都宣布启动社会企业的评审认定工作,通过工商局、专家评审委员会、第三方机构共同努力,对“协助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治理、服务于弱势和特殊群体或社区利益为宗旨和首要目标,以创新商业模式、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所得盈利按照其社会目标再投入自身业务、所在社区或公益事业,且社会目标持续稳定的特定企业类型”予以认证和公布。
深圳市政府在过去几年中,在推动商业与公益相结合上,同样走在了前列。如成立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举办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将福田区打造成为社会影响力投资高地等等。
在大公司层面,像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万科等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在其商业模式和经营板块中,也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了考核的评价体系,同时,他们也深度参与到了诸如扶贫、赋能弱势群体的工作中去。
白虹分析认为,公益曾一度成为了一种小众的价值取向,但它本身应当是为大众服务的。现在需要的公益不再是原先的简单重复,而应当与各专业深度跨界、融合。这一变化,影响的将不止于一两个项目的发展,更多还在于对整个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