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色”新汶川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城乡 热度: 15978
张晓艺 阚莹莹 燕巧

  对于一个普通县城,十年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那场撼动世人的大地震,十年不过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历史也不会为这个中国西南的小城特别注脚。

  十年之后,汶川已撕去“震中”的悲情标签,在笃定发展中焕发新颜。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一个个闪光的标签,重新定义着新汶川,并攫取着世人的眼球。

绿



  从工业小镇变身国家5A级景区,

  十年之间,汶川瞄准生态,复归绿色发展

  春光和煦,远山含黛,江水依依,汶川县的“长寿之乡”水磨古镇,橙黄色的羌城建筑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仿若一片世外桃源……往来的游客中很少有人知道,在震前,水磨还是一个以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

  如今,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已经焕然一新。水磨镇已悄然转身晋身国家5A级景区,并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重建中,水磨镇痛定思痛,在广东佛山的援建下果断调整产业,将过去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外迁,提出打造“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的口号。63户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被关停和搬迁,同时将灾后重建的阿坝师专、汶川县中医院、第二幼儿园、八一小学,全部整合到了水磨古镇上,增添古镇的人气。

  今天,在水磨镇老人村充满古朴风韵的禅寿老街上,一到节假日便车水马龙,来自各地的游客进出于街巷,300多家极具川西民居风格和羌藏风貌的商铺,用“最水磨”的方式向过往的游客讲述着这个村庄的蜕变。

  目光投向水磨镇以西,一个康养胜地正声名鹊起。在平均海拔1200米的汶川县三江镇柒山村,因植被茂密、气候怡人,加之与成都仅数十公里的距离,让这里成为游客青睐的又一康养旅游目的地。自汶川发展康养旅游以来,每年从6月到9月,三江镇柒山村基本每家农家乐的生意都是爆满。柒山村村主任黄能开的“农家乐”,每到这个季节,游客都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才有房间。而在柒山村,像黄能一样共有23户村民用自家房屋开起了“农家乐”。“现在每家每户都会多喂几头年猪,大多都是为游客准备的。”黄能说。

  自2017年开始,汶川县开始对乡村农家乐进行提升改造,创建康养民宿品牌,坚持生态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打造“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涌现出了龙溪达拉布、漩口群山益水、水磨绿水青山、三江牧田山居等一批特色康养民宿。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调整产业发展思路的,不仅仅是水磨和三江。十年之间,汶川瞄准生态,复归绿色发展,通过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三治岷江”工程……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康养旅游宜居体系在汶川落地生根。



  一砣黑茶,让荒茶山重焕生机,

  羌藏文化始终贯穿着汶川文化重建和与之关联的产业中

  夜幕降临,汶川民族文化广场上的音乐声准时响起,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优雅的舞步迈开。“刚学了新的藏族锅庄舞,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切磋一下。”退休的羌族袁大爷每天晚饭后都会到这里准时“报到”。穿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手拉着手,围城一个个圆圈,跳起欢快的舞蹈,热闹非凡。

  汶川民族文化广场是震后开建的首期民生工程,当初在确定建设方案时,展开了激烈讨论。到底是侧重抗震救灾精神的整体展示,还是以人为本、打造羌族风情,莫衷一是。后来羌族风格成为了最终方案。从2012年投入使用以来,这个传承了古羌民族文化精髓的广场成为汶川县城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灾后重建还包括文化建设,从发扬和传承角度来说,精神重建的意义更为深远,它可能会成为一个地区的价值符号和行为准则,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县委书记张通荣说。

  汶川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之称。在重建中,汶川将治水文化、羌藏文化、熊猫文化融入文化重建和与之关联的产业中。

  “要了解阿坝藏羌文化,得先喝一杯茶。”汶川自古以来地处茶马古道要冲,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历来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商品,同时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映秀镇考察时,曾来到“茶祥子”茶坊,叮嘱说,要让“大土司”黑茶发展成为西路边茶的代表,做好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东村广场后,一处醒目的羌碉建筑就是茶祥子的工作坊,“茶祥子”老板蒋维明对本刊记者介绍,“映秀镇全镇有百年老茶树20余万株,这些老茶树浓缩的是这片土地千百年来的文化。”这几年,他靠着梳理“西部边茶”文化,生生将映秀2000余亩无人采摘的“荒荒茶”打造成品牌,变成了宝,为了强化其藏茶符号,他特意注册了一个响亮的商标——大土司黑茶。蒋维明认为,“汶川的本土文化不止于茶,还有很多等待挖掘,汶川张开怀抱,等待更多的人来认识。”



  依靠岷江河谷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南林北果”,

  大樱桃成了老百姓的“致富果”

  离汶川县城不远的绵虒镇半坡村,地处岷江河谷地带,依山傍水,土壤肥沃。半坡村大学生村官尚泽永告诉记者,半坡村村民本来都住在半山腰,地震后,很多房屋不再适合居住,于是村民都搬到山下河坝居住,但各家的耕地都还在以前的山坡上。

  走上海拔1600米左右的半山腰,这里视野开阔,脚下大片依山而垦的耕地,错落有致。

  “这些地全部都是村民种的青红脆李。”尚泽永说,“曾经有人想要流转这里的土地,但老百姓不愿意,给1000元一亩都不行。”半坡村党支部书记陈惠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青红脆李,挂果后每年至少能收入上万元。去年村里采收青红脆李四五十万斤,今年根据李树生长情况预计挂果量会比去年翻一倍,估计至少能产100万斤,按每斤3元来算,就能收入300万元。

  这正是近年来汶川县按照“南林北果”产业发展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成果。南部林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特色茶叶、速生林木、林下中药材、森林康养等产业项目。北部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果业经济,以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等为代表的“汶川三宝”打响了当地特色水果的招牌,成为老百姓口中的“致富果”。

  由于海拔、日照、温差与原产地的气候非常接近,早在30年前汶川就引进了欧洲的樱桃品种,从2000年起,汶川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甜樱桃的种植。今年40多岁的王恩富在汶川地区已经种了10多年的樱桃,2008年,王恩富的果园受到地震破坏,重新育土后,产量却比不上地震前。除了产量下降,销售更是问题。为了多卖些钱,他只得在县城摆摊,每年只有寥寥几千元的收入。

  从2016年开始,县里面开始推广“电商+微商”的销售模式。徐敏是汶川县徐敏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的合作社共集中连片种植了甜樱桃400亩。“近半个月,我们通过微信已陆续接到了很多订单。”在徐敏看来,“互联网+农业”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销售半径的拓展,不仅弥补了“周末经济”的局限,也让甜樱桃卖出了更好的价钱。徐敏介绍,今年的甜樱桃还未上市,但通过预销售的方式,目前销售超过10万斤,销售额突破1000万。

  “在艰辛中体味着生活,在坎坷中寻找着风景……用歌声召唤幸福的明天,朝霞般绚丽,陶醉在每一个瞬间……”正如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创作的《幸福的召唤》歌中写到那样,行走在汶川城乡,记者能真切感知到历经苦难又再展新颜的汶川那股生長奋进的力量,那份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十载巨变,涅槃重生。祝福你,汶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