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陪写作业 升学危机下的家长自救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城乡 热度: 14954
何文

  

  

  对作业的焦虑折射出家长对孩子未来不确定性的巨大担忧,以及当政者改革的艰难。

  近日发布的教育大数据报告——《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引爆中国家长神经,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每天写作业2.82个小时,是日本的3.7倍,韩国的4.8倍,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或居全球第一。数据还显示,在中国,91.2%的家长都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其中每天陪的高达78%,75.79%的中国家长和孩子因写作业发生过矛盾。学生年级越高,家长陪写作业的时间越长,有7%的高中生家长每天陪写作业超过4小时。

  “生不起”,更“陪不起”。日日上班、陪作业无缝衔接,引得无数中国家长身心俱疲。据《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在“不想生二胎的原因”调查中,“孩子没人帮忙带、没人教”占比34.06%,超过“抚养成本高”成为首要原因。

  作业那些事儿

  虽然也为孩子的作业烦恼,但何冰洁却丝毫没有放松对孩子作业的监督检查。

  何冰洁的坚持来自于她一个朋友的遭遇。几年前,这位朋友的孩子尚读小学三年级,对于家长是否应辅导孩子作业,朋友认为孩子还是需要快乐的,家长逼紧了,孩子就更不愿意学了,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长大了自然就知道要读书了。

  几年后的一天,何冰洁接到朋友电话,说孩子没有考上普通高中,问她有没有办法给孩子找所学校。电话里,朋友很着急,说是已经托了不少人,但是都没有结果。听到何冰洁说没有办法,电话那边,朋友透着极度疲惫和绝望的叹息像一根针扎在何冰洁的心里,让她很久都没有缓过气来。

  何冰洁当过中学老师,对于作业的重要性,她十分清楚:“如果好学校是金字塔的顶端,那么作业就是下面的垫砖,也就是说你作业本的厚度就决定了你能爬上的学校的高度,这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无一例外。”

  何冰洁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

  李敏的儿子去年升初二,孩子进初中后,她对作业的态度有了360度的转弯。“我之前很反感老师布置很多作业,小学的时候,孩子9点没有完成作业我就会让他去睡觉,我跟孩子说,身体是学习的本钱,要先保证身体健康。完不成作业,明天妈妈去跟老师解释。”小学毕业,李敏的儿子通过小升初摇号,顺利地进了家附近的一所口碑不错的中学。

  李敏儿子就读的中学是成都市一所创新型学校,由于实行走班制,入學没有分班考试,所有课程孩子都是网上抢。学校还设置了丰富的兴趣课程,以及每学期一次的游学课程。这个学校正好应了李敏让孩子接受“快乐教育”的理念。

  但期中成绩一出,李敏一下子懵了,全年级不到400名学生,孩子排到了293名,老师告诉她,按照往年的情况,要上普高困难重重。惊惧之下,李敏觉得自己突然就开了窍:“身体是学习的本钱,但是学习是生存的本钱,生存面前,哪里还敢奢望快乐教育。”

  正在李敏为自己及时转身感到庆幸时,家长群里,就作业问题,家长与老师的矛盾却很快出现并激化。一天,李敏在群里看到数学老师发布了一条很长的信息,意思是有家长反映学校作业过多,经过年级组讨论,决定对孩子分类管理,一类是愿意接受之前作业量的,请家长签字确认,不愿意接受的则另行布置,或者免部分作业,也请家长签字确认。

  老师此言一出,就像一枚炸弹投在一向和睦的家长群里,引发巨浪滔天。往日友爱亲善的家长立即分成两拨,几乎不在群里发言的家长也一下都钻了出来,口水战日日升级。孩子甚至回来说,有同学准备转班。听到这个消息,李敏很是错愕,这个数学老师是年级骨干老师,李敏好不容易得到内部消息,动用了3台电脑才为孩子抢到的名额,说放弃就放弃,这是要有多大的勇气啊。

  李敏迅速在“保持原有作业量”一栏里划了勾,并在群里力挺老师。想想还觉得不够,思虑再三又单独给老师发了一条微信,明确表达声援。

  数学老师没有公布家长们的最后选择,但是从之后公布的作业情况来看,李敏猜测90%以上的家长选择了“保持原有作业量”。 “情绪归情绪,其实每个家长都不傻,学习就是目标导向型,对孩子来说,当前的目标就是考上一个好的高中,按照这个目标规划学习,就是你要考进前100名,你就必须付出比其他300名学生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而作业就是这个学习的具化。”李敏说。

  至于家长因陪作业而引发焦虑,李敏认为那是家长和孩子自身的问题,如果家长给孩子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哪里需要家长来陪。

  事实上,这种陪写更多是父母对孩子给予的情感上的支持。通过家长群,孩子今年上初三的杜雪梅了解到,班上孩子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陪在旁边看书直到孩子做完作业。“就是让孩子明白,虽然学习很辛苦,但是有我们跟他(她)在一起。其他还能做啥,孩子的作业我们都不会做。”杜雪梅说。

  今年1月5日,成都市教育局出台《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明确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检查教师布置的作业并签字。

  对此,杜雪梅并不认可,孩子即将面临中考,每天晚上,她都会清理孩子的作业,并按照老师发的答案给孩子批改作业,签字确认后再手机上传给老师。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杜雪梅说,“这么多孩子的作业,老师怎么可能改得完,自己的孩子还得自己付出。”

  在杜雪梅的家长群里,本刊记者看到,有的老师凌晨1点都还在上传复习资料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十分恳切地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他们这么做不是因为有义务,而是因为对孩子的责任和爱。”杜雪梅说。

  在杜雪梅眼里,这份“责任和爱”就是可以让孩子读上好高中,至少可以上普高。而孩子读什么样的学校就决定什么样的未来。如果连普高都读不上,就别谈人生理想。

  闹心的50%

  尽管成都教育发达、名校众多,但对许多家长而言,孩子能上普高并不是一个“小目标”。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成都市普通高中升学率(成都籍)为55.6%,其余则进入中职学校。虽然这个比例已经高于教育部“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即普高、中职的录取比例各占50%,但是对于学生家长而言,普高升学比例还是太低了。在杜雪梅所认识的家长里,没有一个愿意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进入中职学校,“不说教学质量,就是整个教学和课程体系,中职的学生要想正常考入大学比登天还难。”杜雪梅说。endprint

  因此,对“作业过多”的埋怨在这“50%”所引发的焦虑面前显得毫无招架之力。

  不仅如此,更让家长闹心的是,包括成都七中(含分校)在内的公立学校招生数量正逐年下降。2017年,石室中学(文庙校区)计划招生450名,而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600名和500名,树德中学(宁夏校区)计划招生350名,而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500名和400名,成都七中(林荫校区)计划招生480名,而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550名和450名。这三所成都最负盛名的公立学校除了成都七中(林荫校区)止住了下滑,其余两所都出现了三年滑。

  面对这一趋势,稍微有点想法的家长都不能泰然处之。

  家长的态度得到了许多学生的赞同。杜雪梅的孩子告诉本刊记者:“不是都说熟能生巧吗?怎么熟,就是做题呀。要提升成绩,除了大量习题,没有别的办法。”

  1月18日,李敏收到了学校发来的信息:“临近期末,复习紧张,经老师们商议,语数外物每科每天的作业量不超过40分钟。如果娃娃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40分钟还没有做完一科,请家长提醒一下,先做另一科。做不了的家长请签字说明就可以不做。”李敏放下手机,问儿子,40分钟没有做完的话还做不?儿子不假思索地说:“笑话,怎么可能不做,下周就考试了。”

  长期关注中小学作业问题的何女士认为,作业引发的群体性焦虑折射出家长对孩子未来不确定性的巨大担忧。一是出路窄,读书上大学仍旧是改变命运,或者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路径;二是政策严,国家教委制定的50%的普高升学率无疑是通往大学的一座大山;三是通胀快,物价过快上涨使得家长为孩子未来的金钱储备效果有限。而相对政策和通胀,只有读书是家长和学生可以相对把控的,这就使得他们穷尽洪荒之力都一定要把成绩提上来。

  拼成绩好过“拼爹”

  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查有梁看来,在一定程度上,中(初中)小學家长陪做作业产生的群体焦虑是对当前“普高难上”的一种应急反应。

  查有梁认为,中考不能一刀切,50%的普高升学率规定既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上大学的机会,也难以满足推动地方发展的人才需求,因为“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以及智能化快速发展,现有职业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落后。”

  我国提出将50%的初中毕业生推向中职学校的同时,美国却高调表示要提高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2010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推动体制改革和采纳有效教学法的公立学校能协助美国高中生,为升入大学和选择事业做好准备。他同时提出,到2020年,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例须名列世界第一。

  在人才建设上,我国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终身教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但终身教育制度能否解决中职学生的升学问题呢?

  查有梁提出,目前的大学大部分是应用型大学,没有高中的基础教育难以胜任,这使得即使能借终身教育的东风,绝大部分的中职学生也很难在学业上再进一层,顺利进入并完成大学学业。

  除了学生自身能力,一些大学逐渐开始停止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使得中职学生的上升通道被进一步收窄。去年以来,北京大学等各大高校发布公告,提出将陆续停止各种成人学历招生。

  在普高日益成为升入大学的最重要路径之下,巨大的普高升学压力使得以大作业量为代表的“过度教育”难以根除。在家长集体吐槽“陪作业难”之前,教育部在201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图解决“招生录取唯分数,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考试内容偏重机械记忆、重复训练,加重学生负担;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加分项目不合理,影响教育公平”等问题,但时至今日,只有“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加分项目不合理,影响教育公平”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遏制。

  为了更好解决作业负担问题,2017年11月,四川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力求通过改变招生模式和课程设置,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根据《意见》,四川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实行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科目实现“全科开考”。考试成绩呈现方式也将以等级呈现,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

  此外,四川省还将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择优选拔新生、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但这一旨在让家长“安心”,让学生“暖心”,力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缓解各方升学焦虑的《意见》,却让一些“不患寡而患不公”的家长觉得“堵心”。“按分数录取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改革后,以等级来呈现成绩,以及所谓的综合素质评价,只可能把‘拼成绩变成了‘拼爹,这样的中考改革不改也罢。”李敏说,她很庆幸自己的孩子能躲过这次中考改革,“只要50%的普高升学比例还在那里,无论怎么改,都改不掉家长的焦虑,只是将对作业的焦虑变成对‘拼爹的焦虑,或其他什么样的焦虑而已。”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