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扇风除霾”:奇葩专利不能太离谱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城乡 热度: 14743
近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系统”中,有一个名为“煽除雾霾方案”的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提出了“人工煽除雾霾”的设想,声称如果有1500万人参加为煽除雾霾而进行的“造风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向相同的方向煽动除霾扇,就能够将轻度雾霾移出北京,并避免重度雾霾发生。消息一经披露,舆论哗然,如此“可笑”的专利靠谱吗?

  煽除雾霾还是煽除常识

  《光明网》

  “人工煽除雾霾”设想,通过简单直接的人海战术,以“大炼钢铁”式的运动方式,期望以超现实的速度达致目标。今天的社会,决不能开展这种违背常理的动以千万人计的社会实验。无论这个方案能否申请成功,对于违背常理人情、涉及千千万万、指望短期达致效果、充满魔幻诱惑力的运动式方案,都该本能地报以警惕。

  这个发明为什么遭致嘲笑?原因无他,离常识太远,若要去煽除雾霾,恐怕先得煽除常识。

  作为基础知识、社会规则的积淀,常识的基础是非常牢固的,也是人类文明数千年繁衍凝聚起来的认知基础,是人们衡量万事万物的起点判断,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模糊的。就以霧霾为例,现状如何、症结在哪、难点何在,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当代的常识。这种常识,也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最起码的起点,不顺着常识的理路寻找解决方案,却从魔幻的角度另辟蹊径,舆论的漫天嘲讽自然是不可避免了。同样,万事万物自有常识,即便有专业角度分析,存在信息不对称,但常识总是解答事物的基础性前提。倘若太过离谱,从常识都难以解答,那么这样的方案难以服众,是极其自然的事。

  专利应有更高门槛

  《澎湃新闻》

  “扇风除霾”这个奇葩发明的确进入了专利申请程序,只不过尚未进入实质审查申请阶段,实践中大量专利申请走到这一步也就完了。

  值得追问的是,既然有这种拍脑袋的奇葩发明进入专利申请程序,那么会不会有类似的“发明”成为漏网之鱼,最终顺顺利利地获得专利呢?网上流传的一些奇葩专利,很多真的可以在专利查询系统里找到,比如盲人电灯、快乐吸尘器等等。尽管这样的奇葩发明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但还是被正儿八经地接受专利审查,甚至最终通过审查。

  在这些奇葩专利的申请人眼中,获得专利是为了得到某种肯定。然而,就算走完了专利申请程序,也不意味着专利拥有实际价值、获得市场认可。

  还有一种奇葩专利申请带有极强的功利性。例如,一些中小学生在家长或老师的“鼓励”下,为了升学得到加分等优惠而申请专利。鼓励中小学生尝试科研创新,固然是现代教育的正确方向,但多数中小学生还远远没达到独立完成一项实用性发明的能力,将科学创新与功利的升学绑在一起,有时反而阻碍了他们对创新形成正确认识。

  专利是有门槛的,获得专利是国家和社会对某种创新设想的认可和保护。但是,就算取得了专利,如果缺乏实用性检验,那也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设想而已。申请和维护专利需要一定的公共资源,让过多奇葩专利申请掺杂其中,也是对专利制度的损害。对此,专利审查机构也要加强把关,不让奇葩专利干扰公众视线,引导有志于发明创新事业的人们设计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专利作品。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