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还寄望于“留学即高薪”的人,应该清醒认识当下,重新规划一下人生了
“钱”景难料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曾经被笼罩在光环之下的海归们突然发现:留学即高薪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和其他众多留学人员一样,从踏上去欧洲游学之日起,刘琦就对未来的职业“钱”景充满了期待。然而,留学回国后,迎接他的却是“钱”景梦碎的尴尬和不安。
刘琦是欧洲一所国立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的研究生,2013年学成回国。在找了一段时间工作之后,刘琦对收入的期待值越来越低,最后选择了成都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做翻译工作,至今工作已经超过4年,但月薪仍只有4000多元。“工作好找,工资不高”,是刘琦留学回国后找工作最直观的感受。
相较留学期间所支出的近百万元费用,刘琦坦言,靠现在的收入不知何时才能收回“成本”。
近年来,随着一轮又一轮海归“大潮”来袭,像刘琦这样连收回留学成本都困难重重的海归越来越多。据某招聘平台发布的《2017海归人才就业创业报告》,2016年,我国海外人才归国率已达79.4%,较10年前增加48个百分点。2017年毕业的留学生在国内就业的平均期望薪酬为8315元,同比下降3.3%,其中,期望第一份工作薪资在1.5万元以上的人数占比由2016年的13.8%降至11.6%,而期望薪资低于8000元的人数占比则从41.2%升至45.4%。
和节节下降的薪酬相比,留学支出却高企不下。津桥国际的数据显示,就中国留学生最大的目的地美国而言,仅学费支出,高中每年在20000-42000美元,本科每年在10000-40000美元,硕士每年在15000—45000美元。如果一个学生要在美国完成从高中到研究生的学习,其总费用怎么也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即使在国内读完高中再出国也所需不菲。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的学生仅学费每年就高达12.68万元,成都七中国际部紧随其后,每年学费为11万元,如果包括留学申请指导费等费用,实际投入更多。
入读国际部后,学生将参加国际高中课程的学习,毕业后直接申请国外学校。随着需求的增加,除了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成都七中国际部等公立国际高中部外,在成都,由外资和国内资本投资的私立国际高中也越来越多。相较公立国际高中,这些学校由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求较低,也成了很多家庭的新选择。
谁的留学
今年6月,初中毕业的杜可如愿来到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达林顿中学就读高中,每年学费加住宿费5万美元。
杜可家经济实力雄厚。父亲是生意人,母亲在一家国企从事管理工作。从小,父母就给杜可灌输出国留学的理念。杜可记得父亲最爱对他说的话就是:“长大了出国留学,要么学医,要么学法律,这两样以后都能挣钱。”
冲着这个目标,杜可从幼儿园就开始到英语培训机构学习英语。到了初中,杜可最重要的学业任务就是考托福,申请美国高中。虽然投入不菲,但杜可的英语成绩一直平平,托福考试考得并不理想。杜可的父亲一急之下带着他到了北京,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集训了近3个月,最后以70多分的托福成绩,在北京一家中介机构的帮助下获得了达林顿中学的入学通知。
脱离了国内老师的严厉管束,杜可觉得达林顿中学的空气呼吸起来都格外香甜。这边,还沉浸在儿子成功入读美国知名中学喜悦中的父母,突然发现儿子要钱的频率开始增加,金额不断加大,困惑之下,一次电话中问起孩子,孩子回答,“钱都花在打游戏上了。”面对父母的质问,杜可振振有词地说:“出国留学,当医生、律师都是你们的想法,又不是我的,我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兴趣,你们不要强迫我。”
不仅像杜可这样的低龄儿童在留学规划上会遭遇父母的大包大揽,即使一些大学毕业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他们在专业选择上也会受到父母的强势干预。“基本是认为什么专业学成后能挣钱就选择什么专业,根本不顾及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一位从事多年国际学校申请指导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
由于对专业缺乏兴趣,不少留学生在学业上无心探求,难以拼尽全力。而乏善可陈的专业能力使得他们回国后的就业竞争力并不强。
去年留学回国的张丽对此深有感触。在留学之初,她原本计划根据自己的兴趣申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考古专业,但是被父母以没有“钱”途为理由坚决予以了阻止。为了彻底打消她的念头,母亲告诉她,如果她申请的专业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就不会给她支付一分钱的学费。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张丽最后选择了金融专业,由于没有兴趣,张丽的专业成绩并不理想,对未来的就业也缺乏激情。
更让张丽闹心的是,回国后,她发现周围的回国留学生都扎堆学的金融专业,自己的就业前景并不理想。“能找份工作就不错了,收入什么的管不了这么多了。”几次碰壁之后,张丽彻底打消了寻找高薪工作的念头。
“选了自己根本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专业,我到底是为了谁去留学?”每每想到国外的孩子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深为就业所困的张丽愤愤不平,“国内的父母只看到了国外教育的优势,却并没有读懂它的精髓,就是让每个孩子充分发挥自己所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收获快乐的生活,不管它有没有‘钱途。国外的学生是因为喜爱,所以能够在自己的专业上和职场上投入更多,走得也更远更好。”
能力才是硬道理
在很多人为留学“钱”景担忧时,作为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的CEO,夏瑜却为难求高精尖人才而忧心忡忡。
夏瑜上世纪90年代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攻读生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回国后带领一支海归创业团队在广东省设立了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专门攻克抗癌药物。
公司成立以来,风投公司纷纷上门寻求合作,但夏瑜说,“我们从来不缺钱,我们缺的是人。”
夏瑜提的“人”是指生物制药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她有个北大同学,现在在美国一家制药公司从事新药的研发工作,为了招揽这位同学加盟,夏瑜甚至提出了给股份的条件,即使这样,依然被对方婉拒。
并不是夏瑜才感受到了高精尖留学人才的稀缺。
从国家层面来看,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也体现了各级政府对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求贤若渴。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截至2012年7月25日,“千人计划”共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263名,但這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
“以前留学生的含金量高是因为绝大部分留学生都是各个专业的佼佼者,很多得到了国外的奖学金。他们出国目的明确,学习激情很高,工作能力很强。现在留学生则有不少是为了躲避国内高考,在国内成绩平平,出国留学也就是走走形式,并没有真正学到东西。所以,现在我们说留学生贬值了,并不是说留学的意义降低了,而是在留学大潮中,留学生中的高精尖人才比例降低了。对于真正的高精尖人才,企业往往会不惜代价招揽的。”夏瑜说。
据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网10月14日发布的《2017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超过9成的海归表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这些问题中,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不足排在了前两位。
即使这样,海归的就业和前景优势较国内毕业生仍然明显。报告指出,海归薪酬水平略高于国内毕业生,且5年后发展潜力大。1-3年和3-5年工作经验的海归中,基层管理者的比例随着工作年限的提升而显著提高,工作5-10年后,中层管理者的占比开始反超基层岗位,达到38.2%。而工作10年以上的海归,企业所有者和高管的比例最高,达到16.7%和8.3%。
也正是因为这样,为了比国内毕业生多一点竞争力,即使留学支出高企不下,回国薪酬还在不断降低,还是有千千万万个父母不断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了国外。(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琦、杜可、张丽均为化名)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