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聚焦在事物的根本上
◎ 韩大爷
有一次期中考试,我拿了年级第一名,欢喜程度自无需多言。母亲却问我:“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我回答:“我可是考了第一!”母亲反问:“这等同于你以后每次都能拿第一,还是你真的就具备了拿第一的实力呢?”
我哑口无言,因为那次考试的确存在侥幸因素。考前没有进行系统的复习,偏偏老师把我会的题全出了,不会的一道也没出。但碍于面子,我还是反驳道:“最起码,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瞧得起。”母亲听后,微微一笑,继续去忙其他事。我待在原地想了许久,发现确实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心绪恢复安宁。
那年期末,我的成绩回归正常水平,合理地掉回第三名,这让我非常沮丧。母亲见状,又问:“有什么值得沮丧的呢?”我答道:“别人抢走了我的第一……”母亲平静地安慰我:“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别人抢走的是你的名次又不是你的实力?你这次考试前复习得很全面,要我看你应该已经具备了第一名的水平,那么既然已经提升了实力,就不必在乎那张纸上写着谁是第一。”感谢母亲,第一次让我懂得:要始终聚焦于根本性的问题。
很多人在人生中的大多数时候,都盲目地跳进形式主义的陷阱,喜欢本能地忽略实际问题,把目光聚焦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上。读书时背英语单词,有些同学一个单词在本子上抄了三百多遍,基本不用脑子,还以为自己勤奋刻苦。但是,大多数人都愿意沉迷于这个无意义的游戏中,不愿意更深层次地去思考,只好用行动上的忙碌去填补精神上的自责与空虚。
我的一位写作培训班的学员,十分热衷于一日一更。说实话,文章质量一般,基本等同于流水账加日记。我问她:“你每天空闲时间本身就不多,都花在输出上了,不输入也不学习,这不等于坐吃山空吗?”她却甩出一句很时髦的词:“老师,我在做刻意练习,这让我感觉很充实。”
我打消了自己长篇大论的念头,只是简单地问:“如果我愿意,我可以专门拿出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更新三百篇文章,每篇文章只有两个字“呵呵”,然后把这篇文章的链接发到各大微信群,求关注,这一天我会忙得不亦乐乎,数据看起来也在稳步上升。但这一切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你会误以为自己如今的忙碌程度等同于自己的真实水平,这便是舍本逐末。
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说自己焦虑。其实焦虑的一大原因,来自于环境的不可控性。而聚焦于事物本质,瞄准根本性的问题,是使人缓解焦躁,变得沉稳坚定的有力武器。即将到来的一次考试,让你感到焦虑。为什么?因为你把目标定在了“务必要考到哪个名次”,但这个目标跟实力并不完全符合,有运气成分。在这条跑道上,你只会越跑越焦虑。考试的本质,是为了测试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所以是否考到那个名次,是次要的,真正的目标应当置换为:使自己具备那个名次相应的水平与实力。真正通过这次备考学到的东西,抢不走也摘不掉,名次好坏是虚无的,但这样的人永远是第一。反之,靠运气暂时通关,只能换来一时的志得意满。
在爱情中,有人可能会焦虑,担心对方离开。每天都提醒自己要与对方势均力敌,看到分手的例子立马质疑爱情的真假。把目标定在“保证对方永远喜欢你”,肯定会焦虑,这是一件同样不可控的事,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在恋爱中,最好的心态,是把这个过程的目标定为“培养自己爱与被爱的能力。”这样一来,你身心安稳,哪怕付出没有得到回应也不必永远记挂于心,因为你通过爱使自己成了一个真正值得被爱的人,目的已经达到。具备了最根本的爱的能力,总会在生活中找到幸福。
克服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本质看问题,抛却浮华与缥缈,把目光聚焦于事物根本上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风会吹落几片叶子,更不知它们会飘向何方,过分在意这些,只会让你不停地增加不安全感,体会不可控性。但树根的生长,永远朝向地心。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