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舟从此逝

时间:2023/11/9 作者: 哲思2.0 热度: 20843
◎秦淮桑

  小舟从此逝

  ◎秦淮桑

  

  小寒过了,天气仍未见冷。

  我在篱前寻得一朵茉莉,喜出望外。茉莉经了寒霜,花瓣呈现出寂然然的粉紫色,不似旧时的白,那么简单、纯粹,养在深闺,未谙尘事,由始至终冰清玉洁。

  这一朵俨然是当垆的女子,荆钗布裙,抛头露面,虽深知人世艰难,却依然心怀美好,努力绽放。无人欣赏也不要紧,它是开给自己看的。

  我俯身,小心翼翼将它摘下,幽清香气,素雅可闻,不像夏日里开的茉莉那样芬芳馥郁、香沁肺腑。转身即见邻近一株,于翠叶间藏了一朵花苞,这朵尚保留着内心的素洁,未着他色,看起来安静极了。一并摘了来,轻轻拢在手心,像贪嘴的小孩分得两颗糖,心中甜蜜喜悦,舍不得吃,握在手里,看一回,嗅一回,兀自欢喜一回,途中清景佳好,此时倒也觉得平常。

  沿着小路走到荷塘边,惊异于满塘荷叶俱已摧折,不复先前的亭亭如盖与柔嫩光鲜,难怪李义山诗里说它是“残荷”。“残荷”二字听来寥落枯涩,又有些颓然,沾带着撇也撇不掉的秋风况味,像害了一场大病,茶不思饭不想,渐渐萧条下去,愈萧条,便愈加倦于梳妆打扮。不承想这日揽水为镜,方知自己早已形销骨立,顾影自怜,徒然叹息,你说岁月可曾饶过谁?

  要听荷风消息,唯有等来年,来年四五月,杂花生树,草长莺飞,圆荷浮小叶,可采来小小荷叶,于手中赏玩。我在岸边竹根下拾得自然剥落的陈旧竹壳一片,浮于清凌凌水面,做了一叶扁舟,又将茉莉放上去,做了红尘清客,自此任尔从流飘荡,不顾南北东西。

  许是留恋此处清幽,竹壳迟迟不动,我只好回身寻来竹枝一根,探进水里,推着水波,促使竹壳缓缓向前移动,带出一片涟漪,涟漪莹静,似精于女红的绣娘用蝉翼纱给老家木窗缝的帘子,迎着风扬起,而后悠悠落下,复归于平静。

  我喜欢涟漪,喜欢露水,喜欢清淡自如的草木气味,喜欢不描花枝的白瓷杯盏,喜欢炖得软烂的红枣莲子银耳羹,和喜欢久雨初晴的日子一样多。唯一遗憾,露水涟漪皆不可长久。

  忽然意兴阑珊,撇掉竹枝,呆呆看了小半天,只见竹壳小舟被一枝清瘦的荷梗拦住去路,它也不急不恼,慢慢地转过去,意态闲然浮荡于茫茫水面。

  不知怎么竟想起课堂上念过的词,“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当年以为超逸旷达,而今默默念起,悲凉不已。

  我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知道那个人,至读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间隔了六七年,这六七年真正懵懂青涩,也不过弹指一挥间。再翻开他的词集,已是眉染尘霜,伸手掸落了,一首一首读下去,心中愈加珍重敬慕。

  只今于竹阴下,望着茉莉竹壳,触景伤情,遥想东坡当年,何尝不想忘却营营,乘一只小舟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可恨红尘多羁绊,来去不由人,奈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