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慧合

时间:2023/11/9 作者: 哲思2.0 热度: 22042
慧合

阳刚教育岂是『男孩班』所能

近来,关于培养“小男子汉”的话题沸沸扬扬。起因南京某初中别出心裁,挑选30名男生组成“男孩班”,开设“男生课堂”进行相应训练,旨在从小进行“男子汉教育”,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

  多年来,因为个性教育缺失、独生子女受溺爱、流行文化影响等,导致男生“男人味”越来越淡,拯救“男子气概”成为不少有识之士的忧思。开设“男孩班”培养男子汉,出发点是好的,但仅凭几门课程,恐怕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男生”。

  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穿衣吃饭、刷牙洗脸的习惯,了解并体验艰苦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精神。这尤其需要父亲的言传身教,忽视父亲男子气概的潜移默化,是小男子汉养成的又一误区。还要注重学校教育的多元化。学校不能墨守成规,要开拓进取,大胆开展男生热爱的竞技、拓展、挑战等活动,培养男孩不畏艰险、勇于探索、挑战极限的精神。同时,不要总将听话和守纪作为衡量好学生的唯一标准。

  如果男子汉气概长期缺失,那将是男孩个人和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和民族的不幸。因此,从小培养胸怀坦荡、富有爱心、勇于担当、处事果敢、英勇无畏的男子汉,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适合话题:①全面看问题;②责任与担当;③开拓进取。

  速用名言: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余秋雨

『母爱信』看哭众人源于心存感念

“……给你钱你不要,晚上放你衣服包里了……妈妈不希望你挣多少钱,只希望你平平安安。”近日,在郑州一个公交车站被人落下的一个旧包袱里,一张薄薄的信温暖了许多人。这封信是一位慈母给远行儿子的真情嘱咐,字里行间是依依的不舍和深深的牵挂。

  透过这封信件,如同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天下的儿女或许个性不同,但天下的母亲都一样。或许,母亲的唠叨和叮嘱对很多孩子已不新鲜。更多的时候,对她们已成习惯的关怀,孩子们往往采取一种敷衍之态。及至某天离开母亲身边,独立生活,去感受人间的冷暖与生活的不易时,才会想到远方总有一双期盼的眼睛,一颗无比挂念的心。

  母爱的伟大,在于纯真得毫无私念,在于精细到无所不包,也才有了触及灵魂的感动。母亲对孩子没有别的奢求,那是基于她们不求索取的品行,其实在她们内心深处,同样有想要被重视、被关心的强烈愿望。母爱的内涵是“哺育”,那么如何实现“反哺”,则是一封“母爱信”带来的思考。母爱不能只是被讴歌的对象,而应把这种感动转化成一种行动,用努力去回报,用关心去回馈。

  适合话题:①感恩;②无私关怀。

  速用名言: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的心理暗示

《咬文嚼字》日前发布了“2016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小目标”“葛优躺”等词入选。流行语不仅体现了这一年大家喜于讨论的热门事件,同时也是大家生活的轨迹。比如“洪荒之力”,表达了一种用超乎想象的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态度。人们用“葛优躺”来迎合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感叹人情的疏离和冷淡。

  大家都需要共同的代入感来体现自我的存在,所以词语就成了真正的精神寄托。这样的寄托不在于某人的个性,而在于集体的共性,只有共性的产生,才能鸣发出认同感,才能在相互的心理之间产生对彼此的理解与怜惜。“年度十大流行语”的诞生也有这样的功能,它反映了我们这一年来最为缺失的东西。“洪荒之力”中缺失的是精神的力量;“葛优躺”中缺失的是生活的从容;“友谊的小船”里缺失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当我们把这些词语运用得出神入化的时候,正是我们内心无法言说的空虚感在泛滥。

  流行语给我们制造出了话语的繁荣,可我们只能在一遍一遍地复述中遗忘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只能在别人的语境里记忆着别人的往事。流行语年复一年在更新,生活也似乎年复一年在复制着,我们获悉万象,却一无所解。

  适合话题:①从众心理;②情感共鸣;③认清自我。

  速用名言:在所有的知识中,智者与好人寻找最多的是了解他们自己。—莎士比亚

『虹桥一姐』另类走红带来消极示范

近日,被疯狂吐槽的“虹桥一姐”在开通微博后,粉丝量达到数十万,还与营销号合作开始做广告。很显然,虹桥一姐从某种程度上已经从一个疯狂粉丝摇身变成了“明星”。

  虹桥一姐最初引发广大网友关注时,网友对她的追星行为多为批评。但是随着讨论的发酵,虹桥一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与虹桥一姐有无合照甚至成为衡量明星红不红的标准,就连直播平台都利用一姐的热度蹭流量。然而这样一种另类的走红方式会给追星群体们带来怎样的示范作用?会不会有更多的粉丝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取偶像的注意,对于青少年又会带来怎样的价值观偏差,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全民娱乐化的浪潮下,许多事件都被以娱乐的方式消解了。对广告商来说,走红的方式已经不重要,内在的价值也不是最值得关注的对象,能带来多大的流量与随之而来的商品价值才是重点。以商业价值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是一种价值观的偏差。对“虹桥一姐”们的态度,不管是群起而攻之,还是演变成一场网络狂欢,背后其实是在寻求一种自我认同感。而许多事件的娱乐化消解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通人精神世界的虚无和贫瘠。

  适合话题:①端正价值观;②全民娱乐化;③充实精神世界。

  速用名言:理想的人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疯狂打赏』的孩子缺少的不止是陪伴

43岁的许文永租住在浙江省丽水市一间地下室里,他到处打电话求人,目的是想要回他的血汗钱:14岁的儿子打赏5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手机游戏,花了30770元。而这些钱,是许文永夫妇通过辛苦劳动一点一点积攒下的。

  游戏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游戏的沉溺。而能够让孩子玩好游戏而不是沉溺于游戏的最好办法,就是有父母的陪伴和言传身教。可惜的是,父母们似乎都太忙了,忙到根本不了解孩子的行踪,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有人就此指责做父母的不负责任,他们大都还会振振有辞——我整天陪孩子,哪有工夫去赚钱养家?

  生存压力之下,做父母的都不容易,但应对生存压力和陪伴孩子是两个不应该混为一谈的问题,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过妥协实现平衡、兼顾的。这对夫妻赚钱养家不可谓不辛苦,但在陪伴孩子上,他们确实不够称职。并非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算陪伴,如果没有情感的交流、人生经验的传授、具体问题的指导,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陪伴。做父母是一门学问,很多人还需要认真补上这一课才行。

  适合话题:①陪伴与沟通;②自觉自律。

  速用名言:要进行严厉的自我克制,因为克制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泰戈尔

『网络小说海外走红』凸显的魅力与价值

近日,一则网络小说海外走红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据悉,中国网络文学已在多个海外翻译网站走红,老外呼天喊地猛追网文一点儿都不稀罕了。这意味着庞大的网络文学生态输出已逐渐成为现实。

  说起中国的文化输出,这些年的确不容乐观。无论是电影、音乐,还是传统文学等文化载体,能够真正走出去的案例少之又少,网络小说的“突围”确实是惊喜。一般的中国文化输出更多的是对文化内核的过度推崇,又不重视国外最广泛人群的接受程度,就在内容和形式上过于“自我”,多为一板一眼的“阳春白雪”,这就使得作品不够接地气。而网络小说,由于有草根化和平民化的根基,更通俗易懂,便容易走进海外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再加上网络环境受到的思想控制和思维限制也比较少,使得中国网络小说内容新奇,充满丰富的想象力,给海外人们以新鲜感,也会间接促使他们去关注感兴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当然,虽然现在的网络小说已经愈发精品化,但还是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剔除低俗、庸俗和媚俗等内容。只要把关得当,并能用“发散性思维”去更好借鉴,网络小说走红所凸显的魅力与价值不仅不会被削弱,还会随着时间推移持续放大,那才是文化输出的“大惊喜”。

  适合话题:①文化输出;②平民化;③找准定位。

  速用名言: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丘吉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