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坐在山地的面包车上,开车的是个女的,就这我们也前仰后合的,淮河流域的丘陵有时也有一些山的品性与个性。我回头看她和他,四只手靠在一起,紧紧抓住前面的椅背。
车到山脚,下了车买了票,禅窟寺还在山腰。我望望台阶,又望望他们,彼时她76岁,他80岁,而她也人到中年,晨中的镜里已不知不觉用一缕的黑去掩那一丝的白了。
我对他们说,你们行么,心里却暗自后悔,我也是第一次来。她说,行,我倒听出了底气,也听出了她年轻时的一丝犟气。我似乎一直在石阶上等他们,我在看风景,偶尔回头找他们。此刻的山路上没有别的人,他们像两个巨大的蜗牛一直在条纹路上晃动。她的腰坨得更厉害了,身上斜挎着一个棕色格子包,她需要一个拐杖。而他似乎也矮了许多,两手空空,跟在她后面,他需要更加小心。
在禅窟寺的四合院,我们坐长条凳上歇歇。四周是长长的廊檐,幽暗的大殿里是一尊又一尊佛像,正南面是大雄宝殿,初冬的阳光照着这里,安静,禅意幽深。她头上冒着汗,她把医用腰围解开,腰围里已是热气腾腾了。她把包在石凳上敞开,里面是零零碎碎的纸与水杯。他拿着手绢擦眼,擦脸。四周多么安静,我们在禅院的钟声里,是人间挑选出来的三个最俗气的人。
我们走走停停,走进一群山谷。这就是狼巷迷谷了。我能想像出一千多年前,一群狼瘦长的身子在这山谷里绕来绕去,绕不出来的情景。如今狼没了,只有人在巷子里绕来绕去,体会当年狼的种种乐趣。我侧着身子在谷中行走,有时要抱一块石头,有时要后仰,让身子像风切过。他俩比我落后多了,穿得那么笨重,我担心他俩会被石缝卡住,他们伸呀蜷的,到底也过来了。在亭子里我们歇息,再研究一下地形。从亭子里经常理出几个线头,她果断说,打求救电话,求救电话号码就挂在一棵大树上,我果真拔出电话打求救。后来又经过几个路口,她都果断地说,打求救电话,求救电话果真有用,又快又准。她为自己的决策正确而很开心。
我们坐在谷口一块大石头上歇息,都像散了架似的,她说,这么大年龄了,还能穿过这样的山谷,是疯了么?他用手绢擦脸、擦稀疏的白发,说,这一天真充实。他是这么说的,充实。这是十多年的光阴中他们最充实的一天,也是我十多年的光阴中最充实的一天。我们每天都争分夺秒的,说今天真重要呀,离不了。今天是最不重要的一天了,却承载了三个人十多年来最灿烂的一笑,而那么多重要的日子我们却一个都记不住,真不知道重要和不重要是怎么划分的。
夕阳西下,我们坐在回去的车上。他俩花白的脑袋胡乱地耷在椅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颠簸、沉睡。不知怎么想起小时候暮色中她背柴回家,他从三十里外的粮站买来米面,在粘土似的小路上用木板车推回家的情景。还有她一辈子的怨与怒。这会他们安静地靠在一起,她贴车窗,他贴走廊,像许多老夫妻一样,依偎坐在一起,让人看着幸福,也一定是有幸福的。
本来我还安排另一场计划,就是我们在山脚下住一晚,明天去找她几十年前的同学。但她不愿意,她一定要下次准备一番,专程前来,似乎这样仓促拜访,是对五十年前的友谊不够尊重。我只得尊重她的庄重。来年春天我们再准备另外一场花事。
还有,还有,这是一个多么光华灿烂、令人神往,多么让人舍不得放手的词。
三只碗
我回到这个叫五河的地方,是为了处理一些旧事。
上次回去,房子的价格已经议好,中间人正等我们回来收中介费,买家把钱也已凑齐。先生不想提这个事,我也不想提,我们都装着什么事都没发生。我们住在他母亲家里,心照不宣地过年。毕竟,这是在五河的最后一桩旧事了。
这个庞大的旧东西只剩下一个旧壳了。因房子的主人我、先生和女儿三个人还生活在三处,所以屋里的旧床、旧沙发、旧餐具、旧电视全搬到了我妈妈家,旧红木箱、旧相册、旧钱币、几坛老酒,全都搬到他妈妈家。这么多年我一样一样把东西买回来、背回来,一件一件把舍不得用的东西整理好,收藏起来,并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擦擦晒晒,我积攒了满满一屋子家业,我以为能天长地久。可是,到底没能归我所用,到底没能传给女儿,我到底也没能守它们到老,它们在半路上被一件一件地舍弃。
在房子搬空后的一两年,我回来过五河几次,我妈妈总是说到我屋子里看看,看可遗落了什么。她怕我有金银首饰落在灰尘里。我倒不认为有金银首饰,但是心里疑疑惑惑总觉得应该再去翻翻,我担心的是什么呢?我顺着墙角东看看西看看,每次真的有所收获:一两个作业本,一个小发卡,一幅歪歪扭扭的画,一张黑白小照,真是像金子一样贵重。我每次总是带一包这样的东西回来,并且把它们放在我现在栖身的城市租住的屋子里。
这套房子自从我们搬进来之后,门锁一次也没换过,倒是越锁越牢靠;这屋子从没有经历过偷盗,也没有经历过险情;这把锁多么结实,它曾经锁住三个人,那么多年他做他的相公,我做我的妻子,她做她的孩子,一个人回家了,等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回家了,两个人一同等第三个人。时光就在这么开门、关门中度过。后来,一个人拿着一把钥匙走掉了,他不再回来;再后来,又一个人拿着一把钥匙走掉了,她也不再回来;最后的那个人终于有一天,叹口气,哐的一声带上门,头也不回,也走掉了。什么能天长地久呢,那么牢固的锁都锁不住。锁既没有锁住人,也没有锁住东西。锁都锁不住一切,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呢。
后来,三个人三把钥匙在这个落满灰的屋子里偶尔生涩地聚在一起,聚一次就说卖房子的事。房子惊心动魄地等了三年,最后房子知道和这家人断绝关系的一刻不可避免地要来临了。
三个人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到老房子楼下。到楼上站一站。这话不知是我说的,还是他说的。三个人凭着直觉拐弯上楼,他径直走向卧室,我径直走向厨柜。我看过了低处的柜子,仰头高看,在抽油烟机旁边,我隐约看到了一丝红,我抬头看清那是一只碗;我踮起脚,看到了另外一只碗;我搬了一个灰凳子站上去,看到了第三只碗。小心翼翼地把碗捧下来,放在黑色大理石台面上,白瓷红花儿,镶的一圈金丝有点磨损,原本是红花却开得有点泛白。碗的沿边也不再圆润,分别都有了米粒般的小小的磕痕。这三只碗显然不再新,也不配套,所以被留了下来。这三只碗已分不清哪个是他用过的,哪个是我用过的,哪个是女儿的专利,这是我们的碗,上面有我们的温度。像是平地忽然出现的奇迹,空荡的大理石台面上,它们像鲜花盛开,像风信子。这是房屋送给我们的最后礼物,它们在应该出现的时候突然出现。三个人面面相觑,看着这三只碗,默默地。我从客厅拿了一张报纸来,撕了一角,裹住一只碗,塞在他的包里,对他说,天寒的时候用它装碗汤。又撕了一角报纸裹住另外一只碗,对女儿说,跨洋跨海,用它盛装乡音,碗会发出声音。却对自己说,这只碗善等,它能等到相聚的时候。碗有灵性。endprint
在房产交易大厅,一干相关人员早就等候我们到来。房产证、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一一拿出来,在复印件上签字、按指纹。在相关文书、合同上签字按指纹,一本也没有细看,制式条文,看不看都得这样签字。最后以后面墙为背景,两人靠在一起合影,打出黑白照,又在各自的身边签字按指纹。我没有笑,看他墨色的身影比我还严肃。随后便是对方的事,我们等着拿钱。拿手纸擦掉手上的红漆。房子就这样没了。钱真是好东西,一个本子,不论多少都能带着上路,不像房子死心眼,村庄小城都是死心眼。
站在房产交易大厅的门前,高远的蓝空之下,又飘起了小雪花,这场雪是两天前就预测到的,现在雪准时到达。三个人在门前站定,也没有说互相珍重,在雪下大之前,三个人揣着一只碗各自上路。
青檀
要解心中的结,需到千里之外。
千里之外,住着我十八年前的同窗,当时她叫二,我们面对面睡在上铺。我的家乡偏北,她的家乡在北方的北方。如果我是家乡的一株玉米,她就是北方的一棵树,她爽朗大方,朴实可爱。早年,学校聚会过一次,老远就得到她热烈的拥抱,她的腰粗了,她的事业像树一样茁壮,她眉眼带笑,毫不掩饰她的幸福。而我依然是乡间一株未长熟的玉米,带着生涩,染着忧郁。
近日晨起,镜中容颜又凋落几分,所谓事业已一览无余,所谓前程已乱了分寸,所谓爱情已失去温度,活蹦乱跳的孩子又要去住校了。日子灰蒙蒙的,在你哀叹的空儿,又一蹿老远了。
我决定去一趟那个叫萧县的地方。正是盛夏季节,但我等不到秋天,到秋天我会是一株干枯的玉米。
那个地方我一直没去过,那个地方在我心里住着。此刻路两边青翠欲滴,树木、庄稼一个劲喊着青春青春。
只有我躲在角落太阳照不见的地方。
中午十二点多,终于到达目的地。朋友一家三口、还有她精选的好友等候多时,我说就在家吃吧,朋友一把拉着我的手说,到我们这个地方,有一道菜你必吃。趋车出城门,人在山脚下。山之阴泉水畔,十几家全羊馆、野蘑菇地锅鸡。刚坐下,一盆炖羊肉就上来了,盆有脸盆大,肉比拳头大。“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佳肴、美酒、挚交,已酒不醉人人自醉了。“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原有的一点警惕性,在诗与酒中彻底瓦解了。
餐毕小憩,朋友说,到我们家乡有一道风景你必看。旅途劳顿,真的不想去了,但朋友保持她一贯作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她惟恐漏掉她家乡美景。先是看了圣泉寺、然后趋车赶往天门寺。天门寺在山间,一条平整的水泥路领我们逶迤而行,两旁松柏苍翠,泉水淙淙。乌桕、棠梨、板栗、叶朴、青桐夹杂其间。靠近山体的地方,我看到一棵又一棵、然后是一群扭曲的树,树干疤痕累累,正面看是一棵很完整的树,走到背面,往往发现只是一层干枯的皮在支撑高大树冠。它们就是《西游记》里所说的树精、树怪吧,在傍晚、在烟雾氤氲时刻,一刀砍下去,可以滴出血来,我信。看树下牌子,名曰“青檀”,它们是紫檀姐妹。每一株树都在上百年、上千年历史,导游说,它们是做纸的好原料,宣纸材料非它莫属。看看它们的名字吧,“四世同堂”,一棵树被雷电劈成四瓣, “怀中抱子”、“千年沧桑”、“枯木逢春”、“碑驮檀”“、攀崖檀”……。山显然是上了年纪,裸露肌体,岩石一块一块堆积,纹路清晰,而又毫无缝隙。青檀粗壮的根贴着崖壁崖缝,无望地攀伸攀伸,遇到突出的石头,它们将根盘起来,像龟、蛇一样小憩。一棵又一棵,它们像接力赛一样绕着山向上攀,直达峰顶。整个山体就是一面根雕,是游龙戏凤、是风起云涌、是狂草。而半空,枝繁叶茂,山风掠过,到处是飒飒天籁之音,我听不到呻吟。我曾想,生命是什么,我们在母亲撕心裂肺的痛中诞生,我们在衰老、疾病中离去,我们辛苦一生,我们为之狂、为之喜的东西一样也抓不住,我们将一无所有、一无所获。哦青檀青檀,你在昭示着什么,你在引领着什么,你在暗中诉说着什么,虽然我不能全懂。在我生命最无助、最底谷的时候,我遇见了让我驻足、让我生命为之一震的那一片树,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冥冥中注定,谁又能说得清。
盼望已久的那一晚终于来临,我与朋友相视而卧,积攒多年的话,却一句也没有说。倒是朋友滔滔不绝,说工作上的艰辛,夫妻间的小乱、儿女教育的困惑。朋友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时而叹息、时而激情。朋友并没有萎靡、困顿之色,她最终把这一切都打理的条条是道。我一直认为她是一棵树,来过她的家乡,才知道她是一株长在山间的青檀。那一晚我躺在青檀林下,头枕盘根错节,我在飒飒的碎语中,酣然入梦。
第二天临别,一向豪气的她竟有点儿女情长,她说:“七七,你一定要常来,不要再消失了。”我说,好,爱姐,我一定会来的。因为我需要像那片树林一样、像她一样,醒着。
父爱是一只抽屉
中午在家,嗓子发炎了,伸手去开药柜。那柜子有些年头了,抽屉拉了一下照例没动,照例又狠狠拉了一下,这回动静很大——咣当一声,满满一箱药栽在地上,一个药瓶当即炸出了花,一把白色药片儿滴溜溜在地上打旋,整个楼梯和我在明晃晃的中午打了个寒颤。
把药扒拉到一边,那抽屉变了形儿,努力把它们凑到一起,却像两个干过架的人,不是一个腮帮子长,就是一个腮帮子斜,把手的那面,不用拉,自动决裂出去了。
五分钟之后,我提着这件世人看不懂的家什,向我父母家走去。路上行人不多,太阳暖暖的,我的心里竟有一种安详。
父亲开了门,生气地说,怎么又买东西,我和你妈什么都不缺。我说,爸,不是,给你看样东西。我把两件套放在八仙桌上。父亲带上老花镜踱了过来,眼光慢慢柔和了,鉴赏宝物般,翻来调过地看,“喏,很好的料儿。”他敲着边儿说。
父亲年轻的时候,是我们大院最好的木匠。祖传的刨床——一个结结实实大木凳架在门前的树下。我们自家的所有家具都是父亲一手打造的,也就是一个桌子,几把椅子,几个很重的盛衣的木箱子。他的那件宝贝是祖上营生,父亲也跟着学了一些。父亲后来成了公家人,并不用这个来挣钱。父亲多数替大院里做一些简单的东西,最多的是修复那些缺胳膊断腿的玩意儿。那年头孩子又多又调皮,父亲就少有闲着的时候。好听的话听多了,父亲经常翩翩然,沉默的脸上挂上了在单位找不到的自信。endprint
后来我们家也分了楼房,那时还不兴装修,只要把四面墙涂白,水泥地抹平,挂上电棒,就很好了。旧家具是统统搬上了楼,那件宝贝居然也没丢,和缝纫机一并放在一起,母亲在上面裁裁剪剪。父亲偶尔很压抑地在上面敲敲打打过几回,也做出几样还算像样的家具,但楼上楼下很快就找上门来,父亲像做错事的孩子,连连道歉。再后来姐姐结婚,那会儿时兴陪嫁“几条腿”,父亲很想大干一回,但苦于没有场地,付清嫁妆钱,除了木料之外,父亲狠狠算计了一下,被店老板“坑”去了多少钱。后来我和弟弟成家,有了新房,到处花钱请找木工,父亲看着我们,我们都没有作声。父亲憋不过,就在弟弟的房里打锣开张。请的木匠在客厅,电锯拉得惊天动地的响,父亲躲在狭小的一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一只腿作马步状,呼哧呼哧拉得很带劲。我去看过几次,父亲明显老了,很直的腰,驼峰似的聚在一起,和他那个刨床一样,散发出很陈旧、很颓丧的气息。
父亲是沉默的,他和他的木头是相通的。我几次想讲,你这是何苦呢,但我终于没有讲。过了二十多天,父亲硬是用碎料拼成了一张宽宽的、结结实实的大床。他对我母亲说,我终于为你做一张新床啦。搬床的那天,几个人吭吭哧哧的,将那件庞然大物运回父母居所,那几个人后来抱怨了好几天。父亲精神很好,坐在床沿上,拍拍这儿,摸摸这儿,笑眯眯的,我再也没听到父亲喊过腰疼。
在这之后,父亲木工生涯仿佛停止了。那件镇家之宝也不知弄哪去了。直到前年春节照全家照,选镜框时,最次的那种也得八十多元钱,要做六幅呢,父亲不干了,很激忿地揽了这件活计,我们这回也没有争。领全家福的时候,我们脸上笑开了花,都夸父亲做得好,父亲局促不安,只是笑得皱纹更深了,老眼里也溢出色彩来,比镜框里好看多了。以后我们一看照片,父亲就会有意无意提起他的框,我们也不厌其烦夸他好,父亲就会满脸挂上满意的神色,好几天情绪都很好。
这只抽屉不久就会完好如初,而且肯定比以前结实。
我说,爸,不用急,我又不等用。
其实我真急着用,但我竟希望这只抽屉能在父亲那里多呆几天。
我曾想,父爱是什么,对我而言,父爱就是一只凳子,在我需要的时候,能结结实实坐上去,父爱是一只镜框,将全家人的欢笑都框进去,现在,父爱就是一只完美无缺的抽屉。曾多时,我们穿梭在岁月里,忘了它的存在,其实它一直静静地守候在角落里,只等着我去取。
我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木匠了。
武稚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2014年第六届冰心散文奖、2010年安徽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散见《诗选刊》《散文选刊》《安徽文学》《《天津文学》等。出版诗集《我在寻找一种瓷》。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