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边城流光几度秋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作家 热度: 15203
唐传兵

  一座钢铁大桥,把中朝两国紧密相连;一条碧绿江水,给两岸风光平添秀色。这就是生我养我的热土——丹东(原称安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当一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歌》,以雄壮的旋律,让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誓言穿过战火硝烟,响彻中国、传遍世界时,还在襁褓中的我,便已开始接受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启蒙教育。

  想用最简单的话语描绘家乡的地俗风貌,想来想去,却只有“山青水秀”四字最为真实和感性。譬如在我家老屋房后,推门挡眼就是一座草木繁茂、形状如盔的帽盔山昂然屹立;而老屋的门前,则抬头便可见水碧似玉,蜿蜒如带的鸭绿江缓缓流去。就是在这样一个山环水绕、秀丽天成的东部边城,我度过了真情难忘的童年时代,并由此走向色彩繁复的外面世界。

  然而,天资不俗的小城,却由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和不期而至的战争损毁,使原本虚弱的经济更加步履蹒跚;此后又逢十年"文革"内乱的干扰和破坏,愈使小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摆脱贫困和落后的羁绊与困扰,秀美的面容挂着明显的憔悴和苍白,前进的脚步透出无奈的曲折与艰难。儿时的我,就在这景色宜人与物质匮乏杂糅的环境中,过早地感受了命运的多舛,体悟到生活的艰辛。我很小就知道没饭吃的滋味,那种饥饿的体验,是今天吃腻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孩子们难以想象的。“妈妈,我饿!”吮着细小的手指,睁大因瘦弱显得更大的眼睛,我在乞求任何能够填充肚子的食物。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的一幅自画像。其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可怜的母亲除了以泪拭面,又能怎样呢?别说民办大食堂已只能靠清汤寡水点缀,就连山上的野菜也被饿慌了的乡亲扫荡得一干二净。

  生存环境的逼仄,有时反倒更能激发人的承受力和想象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亲近和融洽,学会从自然中寻求滋养和慰藉。如果说鸭绿江是我心灵畅游的圣地;则帽盔山便是我童年生活的乐园。夏日,我在江中戏水,让江水和骄阳洗去苦闷的心绪、拔节瘦弱的身体;秋天,我去山上玩耍,用山花和野果点缀乏味的时光、填充瘪缩的肚子。

  记忆中,槐树花儿盛开的季节,就是我童年翘盼的节日--那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槐树花儿呵,远望如云似雾、隐约苍翠之间,近观银妆素裹、分外淡雅洁丽;更兼香气袭人、幽幽四溢,很远就能嗅到那沁人肺腑的芬芳。这时人在林中徜徉,宛若置身世外桃源——可闻蜜蜂在枝叶间悠悠鸣唱,可瞧蚱蜢儿在草丛中欢快舞蹈,可观蜻蜓儿盘旋穿梭于被繁茂的槐树枝儿拥抱成一片斑斓的阳光中,可见山雀儿不时划出-道优美弧线把清丽的音符儿洒落……槐树花儿质地洁白、味道香甜,可生吃、可入药,也可与糠皮和在一起贴饼子充饥。在那个特殊年代,槐树花儿为饥饿的家乡父老送来上苍的赐与,也在我幼小的心灵播下了温馨的种子。还记得那时的我,常常携了绑着铁钩的竹竿,猴儿似地翻过院墙,蹿到林间,把撸下的花朵儿大把地塞进口中……肚子一旦无忧,我便又成了快乐天使,或唱、或跳,或伏身于草地,细观虫儿们打架,或仰望天际,让思绪和白云一块儿游弋。这时的我,无论从精神到肉体,都已完全和家乡的山水融为一体。

  多年后,我在远方的军营中,还曾把对故乡的思念化作粗糙的诗句吟咏,以为寄托。记得其中有这样几句:

  那桥/耸起你英雄的名字,那江/低吟你悲壮的历史。杜鹃红了/小城便有了不落的彩霞,银杏笑了/林荫道便奏响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古曲。晨雾/像乳白的薄纱,轻裹你/婀娜的身姿,夜灯/似多彩的珍珠,串起你甜蜜的梦乡。大孤山古庙群的翘檐上呵/悬挂了多少个神奇传说,黄海湾揽沧桑的怀抱中呵/安眠着叱咤甲午的先烈英躯。几十载春华秋实/把小城装扮得如此靓丽,像仪态万方的美女/在祖国的东门口伫立……

  文字虽然有些直白,却是我的真情流露首次变成铅字的处女作,不料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注意。不久,我便被调到团报道组,在革命大熔炉中开始了半职业化的文字生涯,年轻的心灵和肉体从此与文相伴,痛并快乐着。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家乡的每一寸土地,具有沿江、沿海、沿边特殊优势的中国最大的边陲城市丹东,终于摆脱了十年内乱梦魇和计划经济的束缚,向世界敞开自己热情的怀抱,展示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善于创造的聪明才智。短短二十年时间,这座曾由一场战争而声播世界名载史册的东方俪城,开始驶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快车道,有如涅磐的凤凰,浴火重生,展翅高翔--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特色旅游风生水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家乡父老的生活由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钱袋子急速膨胀,积蓄成几何式增长;衣食住行更加趋于时尚和舒适,不仅穿着美观,饮食丰富,而且居有华屋,行有爱车。所谓“房子越住越大,车子越坐越小,衣服越穿越靓,饭菜越吃越香”。每逢年节,随处可见打扮漂亮的大人孩子,携带礼品,乘坐轿车,一家人浏览着日新月异的市容市貌,兴高采烈地去游赏名胜、探亲访友。大家欢聚一堂,回顾昨天,赞美今天,憧憬明天,心中充满温馨、感动和期望。

  游子思乡。在外面闯荡了几十年后,经不住乡土气息的诱惑,终于在一个槐树花儿喷香的季节,我重返故里。而心中第一个想去的地方,竟然还是那片槐树林——那片长满我苦乐年华和无尽思念的槐林。一脚踏进林间,顿觉柔情满怀。像久别重逢的情人,我一会儿轻轻抚摸它饱经风霜的树干,喃喃诉说相思的情肠;一会儿信步林间,从不同角度欣赏它历经劫难后的风姿。时光虽然不能倒流,但满坡的槐树却不见衰老且愈发葳蕤起来、蓬勃舒展,充满生机活力。枝桠儿茂盛的树梢绽开朵朵白云,和头上的蓝天相映成云蒸霞蔚的气象。一位上了年岁的老人,正忙着把盛满槐蜜的蜂箱聚拢。寒碹过后,他笑声朗朗地叙道:“咱老家可今非昔比了!如今乡亲们的日子就像我这槐蜜一样甜蜜滋润。”“什么?还有没有人撸槐花儿吃?哈哈,有是有,不过那是孩子们吃个新鲜、吃个好奇罢了!”老人豪爽的话语令我感慨万千!是啊,时代的变迁,早把槐树花儿为人充饥的历史改写成酿造新时代的蜜浆了。而富裕起来的乡亲们,不恰似眼前这位老人,正不辞辛劳地采撷生活的花蕊,孕育明天的美好吗?

  于是,我默默祈福:愿故乡的山水永远美丽如初,愿家乡的父老永远快乐幸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