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散文的记忆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作家 热度: 15592
甘肃玉门 唐光玉

  关于散文的记忆

  甘肃玉门 唐光玉

散文的一次散步

几只背着鸽哨的鸽子,哗哗啦啦地飘过来,哗哗啦啦地飘过来,深燧的蓝天立刻有了心事。花坛里,白色的茉莉花香得粘人,几只拥挤的小蜜蜂扑噜噜地从花头上掉下来。府河西去,波光粼粼,塔影青青,这是成都九眼桥招待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全国的文学笔会在这里举行。我们一帮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小青年是来听课的。

  晚饭后,叶君健老师从从台阶上走下来,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徒生童话的翻译者,大名鼎鼎的散文家。陪他的有郭风,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也是当代的散文大家。老人们喜欢散散步,我们跟着他们出去走走。

  叶老刚刚出版了散文集《两津散记》,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地集中在说散文创作上。

  叶老说,散文是有定义的。一些人认为散文就是区别于韵文,骈文,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还有一些人认为,除了诗歌,小说,其他的都属于散文。

  郭风说,这是大论句,大散文范围。

  我们懂不了那么多,我们说,还有小论句小范围吗?

  叶老说,当然有。

  我们请叶老讲讲散文。

  叶老说,我主张的散文,应该有真情实感,应该有感受感悟,语言还要漂亮。或者有所发现。好的散文都是真情实感,真情第一,真情是主调。第二是感悟,感悟到什么。虽感悟也算真情,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感悟,感受也有深浅,感悟也有层次,感悟也有多少。第三就是语言。散文的语言不是小说的语言,散文的语言不是诗歌的语言。散文的语言要干净,要玲珑,要浓郁,又要随意,像一杯讲究的绿茶。

  一个小青年说,我很爱四川作家黄裳写成都的散文,他背了一段:“成都五月,一街一街的黄果兰香。我在街头买叶子烟。成都的叶子烟是可以一只一只的买的,这是手工卷的烟,一分钱一只。买了烟,小老婆婆笑咪咪地还给你划火点烟,说一句,记道哈先生,我的叶子烟没得二家哦。”黄裳感悟:“以后去了外地,这点乡俗,记了一辈子。”

  郭风点评,好散文,有街感,有真情,有感悟。

  又有人说,记得有位台弯的作家,他十分注重乡情,他写到:“一听到蛐蛐叫,我就以为肯定是我四川乡下草丛的那一只……”

  郭风点评,也是好散文,有真情,有感悟。

  有人说,是不是语言平一些,不够美丽,也不够修饰。

  叶老说,散文三素,不是篇篇都要占到,个个都要表现出来,有真情,有感悟,就是好散文。当然也有讲究语言的。有语言句子那就更好。

  我背诵几篇有记忆好散文的句子:

  每当我想起西双版腊,一阵绿雨在眼前轻轻降下(冰心)。

  昆明春天的步子特别勤,一踏进花市,心就醉了(杨朔)

  郭风点评,好句子,好语言。

  我又背诵了郭风散文《叶笛》:“那只是两片绿叶,放在嘴上,吹出了对故乡的眷恋,叶笛声中,有故乡的炊烟,有故乡的香味。

  这回叶老说,好散文。

  我说,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真情,感悟,语言,散文三素不是篇篇都要如此,有真情也行,有感悟也行,有语言也行。三素通通有更好,更优秀,更讲究。

  叶老点头。

  青石铺的小径蜿蜒,大疙瘩头树枝上有红红的木棉花,一只喜鹊伸了一个懒腰。二里长亭,爬山虎的叶子琳琳琅琅,婆婆娑娑,一种伸延的趣味。

  我们还谈了散文的不足。

  郭风说,有人认为不像一篇小说不是一篇诗歌就是散文,这是误区。散文是专门的,我们小说家多,诗人多,散文家人不多,可见散文难写。散文也不是大杂绘,写日记,记流水账。散文是情趣,散文是抒发。

  叶老说,一些人是把文章写不明白,一些人是把事情讲不清楚。小说有故事,写不明白讲不清楚可以看故事,散文没有故事,主要是情调。

  情趣,情调,两位大家都强调一个“情”可见真情是多么可贵。

  我们问叶老,写散文还需要注意什么?

  叶老说,通过某些事物,生活见闻,以及社会问题,社会人物进行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是散文的大宗。散文当然有地域。我的散文写北京,郭风的散文写福建。巴金写朝鲜,冰心写海外。

  这次文学式的散步,这次即兴的文学谈话,我几乎记了一辈子。不光提高了我的散文写作水品,还提高了对散文欣赏水品和阅读水品。叶老讲的散文三素可以衡量一切散文。以后看散文,我的眼光好锐利,欣赏水品高了,写散文再也不敢马虎了。

玉兰花下甘泉镇

巴掌大的一个镇子,短短的一条街,街面也许是明清的格局吧。

  一些小小的铺子,门面很小,半尺宽的门板不多几块。杂货铺也好,布店也好,铁匠铺也好,药铺也好,门前都放着两条使唤了好多年油光油光的长长的木板凳,买东西也好,不买东西也好,可以在板凳上坐着说话,歇歇脚。这使我想起了儿时故乡的老街,老店面,老乡亲,那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回忆。

  街上人不多,几个小孩,一条狗,一只猫。

  还有一些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

  老太太也好,老爷子也好,见了人总是笑咪咪的,腼腼腆腆的,没话,有话也很少,小孩子见了生人还有些羞羞搭搭。可我看到隔壁烧饼铺的烧饼打得很大,也很厚,给人实实在在过日子的那种感觉,我第一次知道,小小的烧饼,在甘泉镇是可以买半个的。半个烧饼当然是一种乡情。

  民风纯扑到像一朵篱笆上带露水的牵牛花。

  一个学生在路边的凳子上画画,本子上画了房子,画了树,还有人,还有狗。房子是土土的盖瓦的镇子上的那种房子,树也是镇子上的树,人也是镇子上的人,狗也是镇子上的狗。就像丰子恺画的那种,不加修饰的,非常传统的,非常传统的那种画。

  看到一个挑担卖菜的,他挑着绿绿的水水的菜在街上转游。不喊也不吆喝,有个女人要了一把菜,两根萝卜,还有一根葱。买东西没话,买东西也没话,好像他们都知道价钱,而且根本用不着讲价钱,该多少钱就掏出多少钱付账,一下省出了好多交易斗嘴的时间。

  镇上有个甘泉寺,一个小小的寺庙,几间不高的庙房而已。

  一座小桥,潺潺流水。

  甘泉寺因一眼泉成名,泉水甘醇清咧。大旱年问百泉干涸,唯甘泉不枯,救了许多人。人们在这里修庙,恐怕还有一层意思,像甘泉一样度人。

  从县志上知道,甘泉寺有一红一白两株十分珍

  罕的玉兰花树。我们来得迟了些,四月末五月初,花市虽靠近尾声,还是灿烂得很。白玉兰花俏俏的,爆爆的,高高乍起的花瓣像一只只尖尖的耳朵,似乎树上藏了几百只小白兔。红玉兰花火火的,烧烧的,花瓣拥成一疙瘩火碳,宛如枝上燃着了几百堆火焰。

  齐白石先生九十五岁题写的一块“双玉兰堂”匾,就挂在文化站门前,虽然陈旧了许多,仍给人几多温馨,更能发人幽思。我看了许久,像一些研究书法的人,想从这几个字里得到一些什么启示似的。

  我们赶的很巧,晚上甘泉寺有戏。

  小镇上,地方戏还很红火,一个舞台,几盏电灯,戏就演开了。秦腔“劈山救母”,这是一部传统的神话。人们就站在台下看戏,围了半个圈,没有门票,没有坐位,什么麻烦事也没有。想看就看,想走就走,想回来就回来。想再看就再看。一些孩子顽皮地爬上老榆树看高戏。

  下了点雨,有些骚动了,人们渐渐散去。我心里说真扫兴,演戏是不该下雨的。可过了一小会儿,散去的人们又陆陆续续回来了,他们举着花花绿绿的伞,戴着高高低低的各种草帽,从四面八方重聚在舞台下。我在想,戏为什么不停?一位老人告诉我,庙会的戏是演给神看的,下刀子也不停。

  雨有些大了,可看戏入迷的人根本不理会。秦腔演员浩荡而又沙哑的嗓子逗引得人们的头有韵律的摇动,有韵律的赞美,他们入迷了,任凭没有事情的雨点儿在伞上轻轻叩响。

美庐

接近美庐,看见那座用长方形石料垒砌起来的小楼,心情格外凉爽。这个英国人很有眼光,庐山稍微蜿蜒的峡谷里,一座英气挺拔的小峰前,别墅舒适地一躺,门前一条低语的小溪。晨光里,山峰,峡谷,别墅,小溪融为一体。宋美龄上庐山发现这个别墅,从英国人手里买了过来。蒋介石为夫人凑趣,题写“美庐”二字,是美丽的庐山,还是宋美龄的庐山,两个意思都含其中。从汉语的角度讲,庐本身就是茅屋的意思,美丽的茅屋(当然这是对别墅的一种爱称),宋美龄的茅屋,这又是一层意思。

  我们没有走到美庐里面去,不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夏天避暑的一座别墅。可到了庐山,又不能不随意走走,随意看看。

  小溪很美,大湾小湾,水清亮亮的。说有声似乎就有一点,潺潺的潺潺的那种。说没有声音,不集中精力就寻不到影子。溪边有条石板路,不长,也就百多米。站在小路上,眼前总是出现每年夏天蒋介石和宋美龄坐着滑杆上庐山的情景。据说,蒋介石和宋美龄晚饭后常来这里散步,蒋介石穿便服,带礼帽,拄着一根藤手杖,宋美龄跟在后面,他们在石板上走过去,走过来,什么话也没有,不讲话倒成了一独风景。

  我们漫步到后山,后山的植被更厚一些,更凉爽一些。此刻庐山下气温三十八摄氏度,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庐山上的气温至多三十摄氏度,这是一个难得的消暑圣地。小溪是从后山流过来的,似乎还流来了一股清爽的风。我们坐在石桥上的石条护栏上,石条很旧了,有些发黄,石条下面爬满了茸茸地青苔,可石条十分洁净,没有一丝灰尘,可以让我们坐下来闲适,说说话。一个村妇带着孩子在小溪里洗衣服,她挽着袖子搓揉着凉爽的低语的溪水,痛快极了,开心极了。小孩则在玩水,小手一抖一抖的,把溪水抖到溪中的大卵石上。略为抬头,看到溪边一种开在树上的花,花不多,淡淡的绯红,在绿肥红瘦的夏旦,看到这许多花已经不容易了。我们问洗衣的农妇,这花叫什么,她虽然本乡本土的,想了想也说不出名。这倒是一个悬念,恬静或者说带点神秘的环境需要悬念,这能诱人深入。

  庐山大约在三十年代(当然是指二十世纪)让一个英国人叫李德林勋爵的买断了一大块地方。当时山上很荒凉,虽然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那是在文人雅士的圈子里,一般人不知道。就像我们很多人不知道庐山还让英国人给买掉了一样。我们现在在庐山上动土修造什么,必须征得那个英国人的后人成立的一个什么委员会批准,我们听得很新鲜。

  中年人望着我们的神色,知道他的话起了很好的社会新闻效果,于是讲起了秘闻。

  宋美龄用牛奶洗澡,知道这个典故吧。一个女佣人准备热水给宋美龄洗澡,不小心把一瓶牛奶碰翻倒在洗澡水里。女佣人千小心万小心还是出了错,牛奶是从山下的九江送来的,有好多路,少了一瓶那还得了。女佣人十分聪明。她眨眨眼灵机一动,干脆把另一瓶也倒在洗澡水里,然后对宋美龄说,用牛奶洗澡皮肤会又白又嫩又爽又滑,还说那个英国人的夫人露丝常常用这样的方法洗澡;夫人可以试一试,宋美龄是乐于享受的,她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谎话。于是,女佣人逃过了一劫。

  我们当然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他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还有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中年人一开口我们折服了,原来那个女佣人就是他的外婆。

  夏日的庐山很静,静得空旷的心似乎装了一片蓝天,万里无云的那种蓝天。小风飒飒走过,却看不到步子。小溪潺潺流过,时光潺潺流过,历史潺潺流过。

  我们真想去见见这个给宋美龄浇过洗澡水又十分聪明的女佣人。中年人看出我们的企盼,眼睛有些发昏,她沉重地说老人家已经去世了,虽然八十高龄,可没有宋美龄的那种福气活了一百多岁,占三个世纪。

  我们很看重这个中年人,像考古中挖出来的古董,象在翻阅一本蒙尘多年的书页。

  宋美龄的确吃过仙人洞道长送的仙草。中年人见我们感兴趣,努力回忆着外婆在童年讲给他的那些轶事。仙人洞知道吧,庐山圣境之一。江青拍了一张照片,毛泽东写了一首诗,“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指的就是这个仙人洞。三十年代有个道长叫长生,九十多岁了,还能在庐山上采药。宋美龄和蒋介石去仙人洞,无意中碰上这位道长。宋美龄信基督所以很重视宗教,口称道长。道长说我今天采了一棵仙草叫长生藤,想送给夫人。宋美龄说那当然好。可长生藤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道长说,一切随缘,想长生的不一定能长生,不想长生的说不定会长生。想得到的往往得不到,不想得到的有人奉送,欲得不得之,非得有得之。

  蒋介石来了兴趣,动问道长道号,道长说贫道长生。蒋介石笑了,这可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缘分呢,长生道长采了长生仙草,美龄你可要吃吃,你们留美的人爱吃西餐,常吃生菜那也是草。宋美龄果然接受了仙草。熬成汤后,绿绿的像一盆柠檬汁。女佣人先喝几口,害怕有毒什么的。宋美龄喝了一小碗。宋美龄让蒋介石喝,蒋介石不喝,不过讲讲而已,岂能当真。据说宋美龄一连几天喝了仙草汤浑身舒服,便又去找长生道长要仙草,道长说,喝一次就能活一百岁,再取寻不见了。

  是杜撰,传说,没人去理会了。

  这时候回望美庐的确很美,这个英国人颇有现代的环保知识和美学知识,把庐山的风景美,生态植被的美,气候条件的美融合在一起了。宋美龄买美庐也是有独到眼光的。美丽的庐山,这是美庐真正的含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