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克1882年出生于塞纳河畔阿尔让特伊的一个漆工家庭,其父亲和祖父都是业余画家,这使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93年,勃拉克全家移居勒阿弗尔,不久他便进行当地一所美术学校学习。1902年,他进入巴黎美术学校,受到博纳的指导,后又转入安贝尔学院。1905年在看了秋季沙龙之后,他对令大众茫然的野兽派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在以后两年中参加了野兽派绘画运动。不过,“他的性情极为平稳,因而不滥用野兽派画家陶醉其中的自由”,其作品有“安详如歌”的基调,与那种色彩强烈、笔法奔放得令人兴奋的地道的野兽派作品风格迥异。
1907年对于勃拉克而言是极为不寻常的。在巴黎塞尚的回顾展上,他遇见了毕加索。勃拉克为毕加索的作品《亚维农的少女》所倾倒,其结果是勃拉克舍弃了野兽派,与毕加索成为至交,共同筹划起立体主义运动。从此,勃拉克开始走向立体主义的艺术探索之路。
勃拉克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塞尚的影响。1908年,勃拉克来到埃斯塔克,那是塞尚晚期曾画出许多风景画的地方。在那里,勃拉克开始通过风景画来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几何形式。“面对自然,我必须用其他的技巧处理,考虑这些,色彩就变了”,“最吸引我的,同时也是立体主义的准则的,是我感觉到的这种新的空间的实体感”。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勃拉克打碎了事物原有的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织那些部分。他对所绘画的物体追求是物质性的实在感,为了突出这种实在感,传统的透视法则被排除,绘画的主题退居第二位。所以,这种所谓的立体主义并不创造视觉的立体感,而是创造了一种理念化的立体感。
1911年后,勃拉克进一步发挥了他感觉敏锐、处理大胆的特长,尽情抒发色彩与肌理的表现力。他的画面放松了与现实的联系,变得更为抽象,不再那么注重切线和构成,而是把它看做一种单纯的记号。他这一时期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纯绘画的,画面不再参照大自然的某个片段,而呈现出一种绝对创造一种全部由设计和想象造就的现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勃拉克被派往前线。未满一年,他头负重伤,不得不长期在疗养院疗养。1917年,勃拉克病愈后返回巴黎,当他可以重新开始正常生活和作画时,人们看到勃拉克的静物画、风景画、人体画都遵循了另外一种精神,以更自由灵活的笔法趋向一种轻松平和的艺术。勃拉克对户外写生的兴趣并不高,以画室为内容的创作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占绝大部分。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中最伟大的的色彩表现主义者,勃拉克的画面以充满理性的哲思分析自然、重组自然,以内省和冥想的方式体现出一种庄严的静穆和纯朴。他对画面语言、形式的探索及拼贴材料的自由运用,对同期与后世的绘画艺术、现代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等实用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那些热爱艺术的人们搭建了一座视觉享受的精神建筑。
▲ 《乐器和静物》 乔治·勃拉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