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新维度:发展型资助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9218
张瑶 曹建新 樊建 樊志峰

  昆明理工大学

  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创新资助育人形式,实施“发展型资助的育人行动计划”。可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程。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学生是需求侧,学校是供给侧。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中,高校的资助工为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特殊的“需求侧”提供的“供给”,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校只有紧密围绕经济困难学生这个需求侧的新变化、新要求,进行“供给侧”的改革,才能更好的实现育人效果。本文通过对高校资助工作发展历程的分析,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理论框架和视角下,探讨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发展新维度,以期为发展型资助的不断推进提供参考。

一、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概述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供给经济学”理论。“新供给经济学”理论认为:供给侧是相对于需要侧而言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两者不可偏废,“供给”能够创造“需求”,“需求”也能够倒逼“供给”,而通过“供给侧”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不但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而且这种新的需求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1]。

  “供给侧改革”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所谓“供给侧改革”指的是用改革的方法推进供给的机构调整,降低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使供给方能够更好的满足需求方的结构变化。“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体现于从经济活动的供给端入手来解决供需间的矛盾,这与高校教育中供需矛盾的本质是一致的。“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已突破了原本经济学领域的意义,其对新形势下构建资助育人工作新维度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历史演进

(一)形成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82年)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旧教育进行改造,制定了新的教育制度和政策。1952年,政务院颁布《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这两份文件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校以“免费上大学”为主、以“人民助学金”为辅的学生资助的形成。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形成的初期,“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的资助政策供给,极大的鼓励了更多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才紧缺的问题,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石。

(二)改革时期(1983年-1991年)

198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降低人民助学金的资助比例,设立奖学金使不同学生获得差异资助。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由之前的全部免费改革为部分收费和不同标准收费。1986年,国家出台《改革现行普通高等院校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报告》,以奖学金和贷学金取代人民助学金的资助形式。由此,我国探索形成了以收费代替免费、以奖学金代替人民助学金的高校学生资助格局。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探索的时期,以收费代替免费、以奖学金代替人民助学金的资助供给,使得国家能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到高等教育的基础建设中,同时也极大的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高校资助工作的效能。

(三)调整时期(1992年-2011年)

为了做到注重效率又兼顾公平,国家于1993年设立“特困补助”、1994年设立“勤工助学基金”、1995年颁布《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至此,融“勤、奖、助、贷、免”为一体的混合资助模式初具雏形。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地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1999年,国家在颁布《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暂行规定(试行)》后设立了“绿色通道”,2005年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在各种资助政策的导向和调整下,以国家为主、学校为辅和社会参与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调整的时期,“勤、奖、助、贷、免”为一体的混合资助供给,不仅丰富了资助形式与内容、提高了资助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教育的公平。

(四)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以来,倡导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资助水平、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资助方式,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党的十九大以后,教育部更加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建立发展型资助体系”。因此,在新时期,特别是在“勤、奖、助、贷、减免、补”多元资助体系日臻完善的当下,对经济困难学生在价值引领、心理健康、能力提升、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做了方向指引。

三、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历史必然

(一)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内动力:需求侧的发展诉求

新时期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思想意识、行为习惯、成长经历、个体需求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以后,人就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而这一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驱使行为的推动力。在目前资助经费相对充裕、资助系统相对完善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困难学生对精神的需求和自我的发展有着强烈的诉求。能够满足他们能力提升和自我实现需要、能够充分体现资助育人效果的新型资助模式便将成为高校资助工作发展的新维度。

(二)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外驱力:供给侧的发展转型

纵观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演进历程,资助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稳步提升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党和国家的主导下、在社会力量的参与下、在高校的贯彻落实下,资助工作的理念、资助队伍的素质也在不断更新与提高。在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政策体系和资助环境的外部因素的驱动下,能够充分体现资助育人效果的新型资助模式便将成为高校资助工作发展的新维度。

四、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构建发展型资助的路径思考

(一)发展型资助理论概述

发展型资助是一种新型的资助体系,是指根据资助工作内在机理、运行机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资助体系,通过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促使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教育真正公平的一种资助模式[2],是科学发展观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二)构建发展型资助的路径思考

1.提升资助育人的专业供给主体

  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首先要做好资助育人中教育主体的工作,在选齐配强的基础上,要加强对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培养,在全面深入贯彻发展型资助理念的同时,还要注重不断提高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责任担当、创新意识和业务素养,从而为资助育人效果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其次,高校还要积极动员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参与到资助育人的工作队伍中来,各方沟通、配合衔接,形成资助育人供给主体的强大合力。

  2.优化资助育人的精准供给内容

  在保障性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新型的资助工作更加注重经济困难学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在资助育人的供给内容上,高校就必须始终以坚持“育人为本”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不同特点的经济困难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精准对焦,在原有的“勤、奖、助、贷、减免、补”的经济供给的基础上,给予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导、心理疏导、学业指导、能力提升和就业帮扶等多方面的资助,通过供给内容的重心转变,达到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探索资助育人的多元供给方式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是立足于当下的国情、社情和民情,符合现实需要的。所以,根据目前的形势,我国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心理学等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新视角,以更加多元化的资助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实现“经济困难资助”向“学生发展资助”的转型升级,构建多维资助育人模式。

  4.营造资助育人的良好供给环境

  高校在实施发展型资助的工作进程中,首先在政策设计上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统引下,建章立制,促进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其次,高校还要不断推动社会力量和家庭个体的参与,整合、共享校园内外的各方资源,搭建学生成长发展平台,确保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贡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3],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全员共商共育的良好资助育人供给环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