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高校学报无纸化出版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9261
沈建新

  盐城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高校学报是我国众多出版物中的一类,有着较大的数量和影响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传播手段的革新,高校学报现有的出版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亟待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纸质学报的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iPad等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科技与网络正在悄然改变着生活中方方面面,学习、阅读尤其如此。电子媒介正以其强大的社会适应性逐步取代纸质读物,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也正随之改变。这种现状对传统出版行业特别是纸媒出版正造成致命性的冲击,国内外很多知名纸媒出版企业正面临倒闭的窘境,传统出版行业向数字化出版、网络化出版转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一类纸媒的出版却似乎未受影响,那就是高校学报。

  在我国现有的9877种公开出版的期刊中,高校学报约有2500多种,超过期刊总数的1/4[1]。高校学报的数量虽然很大,但发行量一般都不大,很少有高校学报的印数能超过3000册,大都在2000册左右,不少地方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学报的印数甚至低于1000册,与《读者》等大众休闲类期刊动辄上百万的发行量相比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多年来,在传统纸媒备受打压的情况下,高校学报的印数和发行量却并未受到多少影响,一直保持着一种稳定的状态。如果说在网络还不普及的年代,高校学报还有纸质阅读的需求,那现在还保持这样的发行量似乎让人有些不解。

  长期以来,纸质学报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给作者留存,作为作者发表论文的依据和纪念;二是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各大数据检索机构,以备审验、检索;三是邮寄给征订客户,主要是少量图书馆、科技情报机构;四是学报编辑部留少量库存,制作合订本;五是各高校或学报编辑部间的免费交流[2]。前四项的总数根据不同高校的情况大约为200-500本,剩余的则用作免费交流,一般免费交流的学报约占总印数的70%左右。那么这70%左右免费交流的学报现状如何,笔者对江苏省内的10家及省外的52家学报编辑部进行了调查。在总共62家学报编辑部中,只有2家有专人对收到的学报做简单分类处理,有4家要求将交流的学报直接寄到学校图书馆,其他56家对收到的学报未做处理,即累积到一定数量后直接作为废品处理。由于高校学报刊载的内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都已收录,已经没有人会因查找一篇论文而去翻阅纸质学报了,因此,学报的免费交流机制实质上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以江苏省为例,笔者通过知网统计,2015年江苏62所本专科高校共公开出版各类学报117种618期(不含增刊、专辑),不包含封面、封底、插页的内芯页码为77146页,即使以每期平均印刷1000册来计算,则内芯用纸量就达7.7146×107页。以我们常见的70克打印纸为例,一年内芯用纸量约19286.5箱,总质量为289.3千克,如加上封面、封底、插页,总质量会超过300千克,即使以一半用作交流来算,就有约150千克的学报从印刷厂出厂后就变成了废品,如从全国范围来看,浪费还是十分惊人的。

二、阻碍高校学报无纸化出版的原因

虽然每年的浪费惊人,但高校学报编辑部却一直延续着这样的做法,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评价认可机制方面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部门大多只认可发表在纸质期刊上的论文,在职称评审、课题结题、评优评奖时都要求提供论文原件,以证实论文的发表及期刊的级别。而以目前的印刷技术而言,要制作一本与原件期刊一样的“原件”可谓轻而易举,因而有关部门又提出,在提供原件的基础上还须相关检索机构的认证,对于一些在国外发表、没有原件或原件丢失的论文,检索报告也同样有效,这就间接证明了“原件”其实已经没用了。特别是对于高校学报[3],江苏省62所高校出版的学报除一种是与万方数据库独家合作以外,在中国知网上都能查询到,也就是说,所有的学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网等数据库中都能查询到,评审时只要到网上检索一下便知真伪,完全无需原件来自证清白,只是有关部门的认证程序还没有与时俱进,做出相应调整。

  此外,如果论文作者为在第一时间发表论文而把论文发在一些网络论坛或专业贴吧上,不管论文质量高低都是不被认可的,但刊发在期刊上的论文不管质量高低都会被认定为科研成果。虽说期刊论文大多经过了相关的专家评审和后续的编辑出版程序,但现行的评价体系还是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论文质量这一根本。正是因为我国现行的评价体制过分看重形式论文,职称评定、课题申报与结题、研究生毕业等都需要发表论文,导致了社会上巨大的论文发表需求,这是目前不少高校学报得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当前社会上垃圾期刊泛滥的原因。这些问题表明,我们现行的评价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过分注重论文的形式而忽略了论文的具体内容与质量。

(二)期刊管理体制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图书的出版发行管理已相对宽松,而对期刊的管理要求仍然相当严格,期刊每年要进行年审,每期出版的期刊都要报送以备查验,期刊编辑要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并要定期续展,每年要有72学时的学习培训时数等。各级新闻出版部门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期刊组织检查评比,对不合格的期刊给予警告甚至末尾淘汰。可以说这些措施对于期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提高期刊的编辑校对质量,提升期刊的总体办刊水平乃至提升我国期刊在国际期刊界的影响力都是大有裨益的,但也有些管理措施,如对期刊印刷数量、印刷质量的要求及对印刷企业定点管理等要求则显得过于僵化,未能将学术期刊与教材、教辅资料、娱乐休闲类期刊区别对待,很多高校学报编辑部明知学报印多了会造成浪费,但迫于管理要求,只能继续坚持下去。此外,不少高校学报编辑部明知学报的免费交流制度已没有多少实际效果,会造成大量浪费,但囿于长期的传统,只好一直坚持下去。

(三)成本管理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高校学报是种特殊类型的期刊,它是由各高校主办,以刊载各类学术论文的学术期刊。任何期刊的办刊都是需要成本的,对于高校学报而言,却很少考虑成本问题。学报的编辑人员大多是学校的在职员工,人员工资由学校发放,办公场所由学校提供,运营经费由学校拨付,如果把所有的投入加起来,总数是相当可观的,每年每刊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除了学校的投入外,高校学报的其他收入则很有限,一是期刊征订收入,二是收取的论文版面费。高校学报虽说学术性很强,但专业性却不强,各个专业方向的论文都可以刊登,使其缺乏专业特色,因而无法像一些专业性期刊那样拥有一定数量的征订客户。高校学报的订户大多在100个左右,少的仅有20多个,而且,高校学报的定价也很低,一般在10-30元之间,因此征订收入对于高校学报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版面费收入虽然多一些,但也只能补贴办刊经费的不足。由于高校学报主要追求的是其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高校学报的办刊是不计成本的。正因如此,多印刷几百本学报、浪费点纸张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三、推进高校学报无纸化出版的途径

(一)加速推进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进程

毋庸置疑,数字化出版已成为一种潮流和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学报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如建立学报自己的网站,将学报刊载的内容定期公布;与各大数据库合作,将学报内容定期上传;由主管部门或期刊协会牵头组建多所高校学报合作的联合网站等。这些措施有力地提高了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水平,有效地扩大了学报的传播途径和实际影响力,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4]。但这些数字化出版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即数字传播的内容还是基于纸质学报模式的,数字出版的内容只是纸质的镜像,纸质学报出刊后相关的内容数据才会上传,学报传播的途径实现了数字化,但论文出版的时效性还没能解决。大多数学报论文出版的时滞在2-6个月,甚至更长,使得很多论文发表后就已失去了先进性。理想状态的数字化出版模式应当是论文一旦经过审稿、编辑后实现即时发表,把出版时滞缩减至最低,使作者的科研成果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并得以确认,只有这样,才能将数字化出版的功效发挥到极致[5]。可以说网络预出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一做法在高校学报界还未推广。因网络预出版的论文是单篇公布的,打破了学报传统的成刊、成辑出版方式,一旦在高校学报界推广,将会极大地推进高校学报无纸化出版的进程。

(二)完善相关管理评价体制

要实现高校学报由纸质出版模式向完全的数字化出版模式转变,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改革和完善相应的评价认证体制和学报管理体制。如果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认可学术论文一旦经过有出版资质的编辑部或期刊社的审稿、编辑,并由其认可的网站或数据库发表即视同公开发表,即认可网络预出版的论文,那么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进程将大大加快。当然,要真正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修订完善很多评价认证制度和程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实现高校学报的无纸化出版,当下高校学报的管理部门应当尽快出台一些制度和措施,对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给予支持和引导,梳理废止一些过时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如对高校学报印刷数量、印刷质量的要求等,特别是对于几乎无用的高校学报交流制度应当以行政命令或建议的方式尽快废止。对于报送主管部门审验的期刊,也尽量建议报送电子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进程,早日实现学报无纸化出版。

(三)电子化证明方式

对于纸质学报需求最为迫切的要数论文的作者了,作者需要纸质学报不仅是留存做纪念,更为重要的是证明论文已公开发表,以备日后评审、评比时提供原件。但现有的证明方式已完全可以替代纸质学报,编辑部可以为作者提供论文目录、正文、甚至封面的PDF文档,并加盖电子印章以作证明;作者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第三方检索机构提供检索报告以作证明;甚至在评审、评比时,作者提供论文刊发的期刊名称、刊发时间,由评审方直接查证,可以说这些方式的证明力等同甚至高于纸质学报本身,可以说用纸质学报证明真伪的时代已经结束。

  对于少数作者需要纸质学报或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展示纸质学报的,可以根据具体数量进行定制印刷,按需出版。虽然单本的价格会高一些,但仍然会节约大量资金和资源,而且也不需要每期都印刷。

四、结语

在全社会提倡厉行节约、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高校学报的无纸化出版必将成为一种趋势,现有的传播渠道和技术手段也为这种趋势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高校是研究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思想理念的重要阵地,对倡导和践行厉行节约、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有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学报作为体现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窗口,传播先进技术和思想的重要渠道,理当做出表率。当前,只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措施,高校学报的无纸化出版将会很快实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