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做好新时代群众文化工作的五点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9074
倪 艳

  绩溪县文化馆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在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其活动主体就是人民群众,通过文化活动自娱自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通常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正是基于此,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习俗。

  群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因此,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必须不遗余力的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提升人民素质和精神素养,增强地区群众的文化凝聚力,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早日实现中国梦。本文以县级文化馆为例,就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进行深入剖析,从而达到对当前文化工作实施开展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需求上升、功能多样、种类多元三个显著特点,而这与我们基层文化工作所存在的观念滞后、设备陈旧、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等形成了鲜明对比,基于此,笔者有了以下关于群众文化工作的五点思考。

一、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的作用,配备文化专干重点落实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层次越来越高,一个全民参与的全新的文化时代已经到来,这对我们文化馆工作的开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乡镇文化站是县文化馆的下级单位,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连接基层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多年来,乡镇文化站主要的工作还是应对上级部门及文化部门的工作安排,配合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大型文化娱乐活动非常少,有的地方甚至几年也很难举办一次活动,基层群众对于文化站感到很陌生,基层文化站的桥梁纽带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基层文化工作犹如死水一潭,形成非常尴尬的局面。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群众希望政府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然而,基层文化站多年没有举办文化活动缺乏经验,又或者是人手不足或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文化工作停滞不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基层文化部门的建设,重新发挥基层文化站的作用。

  众所周知,文化工作是一项持续投入的事业,是给人民群众带来喜悦感的有温度的事业。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人才和经费,从2011年开始,国家每年都会为每个乡镇文化站下拨5万元的免费开放经费,用于文化站的运转及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当然,仅仅有这些经费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县级文化单位对基层文化站的支持,为基层文化站配备专干,专门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把文化工作日程化,让文化专干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具体需求,再“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活动。此外,文化专干还需要把群众的需求进行分类,组织爱朗诵的开展诵读活动,组织热爱舞蹈的群众开展舞蹈比赛等,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不同文化需求的人民群众搭建平台,发动人民群众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活动,开展有听、有看、有写、有画、有学、有歌、有舞、有演、有说等文化娱乐活动,让基层文化活动鲜活起来。

  与此同时,县级文化单位还应为基层文化站积极申请财政支持,完善基层文化站的硬件设施和环境,积极帮助基层建立社区图书馆和村图书室,让“全民阅读”的观念深入人心。现阶段,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阅读越来越趋于碎片化,长此以往,人们很难系统全面的掌握一项知识,或许还会因为断章取义犯下错误。这时,就需要我们的基层文化部门对群众进行宣导,倡导大家放下手机,走进图书馆,用心阅读和学习。

二、利用网络自媒体平台的优势,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典型

县级文化单位对基层文化站投入建设的同时,也应该给基层文化工作下达任务和指标,激发基层文化工作的主动性,一来是为了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二来实现基层文化工作者自身价值。

  如今网络自媒体平台非常发达,是草根传播的大好时代,县级文化单位应当引导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结合当地习俗和特色,导入文化品牌的思想,积极宣传正能量,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优良的整体环境。因此,县级文化单位要准确把握乡镇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及特点,深入了解和发掘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民风民俗,创造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和条件,为基层文化站指明文化工作方向,让文化站打造各自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深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例如,徽文化浓厚的绩溪县,是历史悠久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应当重点推荐当地的历史、人文、美食、建筑等方面,组织当地群众开展“徽菜大赛”、“徽建筑摄影大赛”等等都是不错的文化活动形式,再由官方通过微信、抖音等自媒体传播,将本地区特色文化和历史传统传播出去,这样既达到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又能帮助政府传播当地特色文化,把群众文化活动和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让基层文化工作有了新的着力点。

  有了这些新的文化活动方式,县级文化单位可以给各个乡镇基层文化站下达指标,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应的文化活动,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典型,让基层文化单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完善基层硬件设施,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现代社会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因此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当致力于建立科学且完善的群众文化活动机制,激发群众的原创力,增强群众文化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工作需要创新,创新的源头在于群众,通过一些新闻报道我们得知,如今很多地方的群众在春节来临的时候都会组织举办属于自己村子的“村晚”。一般来说,此类活动都是当地基层文化站指导,群众自导自演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基本不需要花费多少,只要政府在前期将文化基础设施建好,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时下,各地的村民大舞台、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这都是政府给群众搭建的舞台,是群众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展示的舞台,基于此,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会自发的开展开来,也达到了“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效果。

  由此可见,硬件设施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一种助推作用,设施完善了,群众才会自发的去组织、去展现,基层的文化工作才会像那源头活水,源源不断,时刻新鲜。

四、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过滤网”作用,让文化生产力凸显

目前部分地区传统陋习依然存在,这与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基层文化部门作为群众文化的传播源头,除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长期坚持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同时发挥自身“过滤网”的作用,将不良陋习过滤掉,塑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风气和文化。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基层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主观能动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此外,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成果全民共享,当今社会文化和旅游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因为地域文化带来的旅游热潮的案例比比皆是。一个地方因为文化火了,那么他的经济活力也会凸显,当地群众就会直接受益,在文化热潮中成就自我。

五、创新文化活动机制,与民间文艺团体合作开展活动,提升文化凝聚力

群众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多元化,然而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可能面面俱到,或是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文化单位需要与相关的民间文艺团体合作。一般来说,民间文艺团体多是有对应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的自发组合形成,这样的社会团体灵活多样,活动组织开展也很方便。基层文化站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对这样的民间团体整合优化,共同在群众中开展文化活动,让民间艺术家与群众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吸收优秀的基层群众和优秀的民间文艺团体负责人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来,形成良好的学习参与氛围。

  与此同时,应当积极组织开展人才培养,改善基层文化队伍人员结构,切实增强群众文化队伍的核心凝聚力,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而言之,社会在发展,群众的品位也在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应当在准确把握区域特色上,从完善设施建设、丰富内容和形式、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以及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机制、提升文化凝聚力等方面入手,全民参与共建,最终形成良好的文化工作运行机制,为实现中国梦和文化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