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剧本》期刊专栏之选材特色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8684
臧 玉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剧本》期刊创刊伊始,发表戏剧作品专栏即为此刊之核心专栏。无论是从生活出发品评社会,抑或是从艺术角度表达作者的思想,《剧本》期刊在刊载戏剧作品、引导剧坛创作风向、传播优秀戏剧理论等方面表现极其出色。《剧本》期刊刊载戏剧作品的专栏数量十分可观,据笔者统计在2000年至2010年间有:话剧剧本、戏曲·歌剧剧本、新人新作、2000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获奖剧目选登、全军小品比赛获奖作品选登等。据此可观之,本刊的编者意图在于放宽选材范围,通过加多栏目专栏的形式借以达到目的,使本刊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多样化。《剧本》期刊在2000年至2010年间发表了718个剧本,其中多幕话剧186个,大型戏曲163个,独幕话剧和话剧小品179个,小戏曲98个,音乐剧和歌舞剧24个,小歌剧68个,尚有一些广播剧、相声剧、皮影木偶剧本。平均每月发表大戏一至二个,小戏四至五个。其中,《新人新作》《登山采薇》《小品小戏》等专栏发表的多是千字以内的短剧,锋芒所及政治现象、社会风气、艺术问题等等,凡与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有关的问题均有所涉及。在本文中,笔者拟从旧史新说、与时代同行这两个部分具体阐述此刊专栏的选材特色。

一、旧瓶装新酒——旧史新说

笔者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对《剧本》期刊中的各类专栏进行系统的分类梳理,并归纳整理出各类专栏中刊载的不同类型的戏剧作品,诸如:话剧、戏曲、歌剧、音乐剧、儿童剧、广播剧、木偶剧和外国翻译剧等各类优秀的文学剧本。同时,专栏中尚有的发表创作问题、编剧理论、剧本分析与争鸣以及国外戏剧信息文章等笔者也对此进行了细致的数量统计。据数据分析得之,《剧本》不仅刊发文学性较高的剧目,而且还刊载通俗可演性强的剧目,以及一些探索性强的剧目。其中,历史剧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90年代后期,《剧本》期刊以刊载郭启宏的《李白》、《天之骄子》和姚远的《商鞅》等为代表的历史剧带给阅读群体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新鲜感。然而,这些优秀的历史剧剧目很大程度上担任着重要角色,它们的存在不仅承接历史剧创作初期以郭沫若为首的剧坛大师的史剧创作风骨,更是对郭沫若等人创作风骨的延续与超越。时代不断变化,阅读群体的审美情趣、阅读心理等方面也随之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为了在坚守本心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照顾到市场需求,经过艰难的调整,《剧本》在戏曲方面刊载罗怀臻的《西施归越》《班昭》等剧,此举既是对80年代历史剧创作作出的某种密切的呼应,更时及时引导风向,历史剧创作状态渐趋佳境。

  史学家兼史剧家的郭沫若说:“凡是把过去的事迹作为题材的戏剧,我们称之为历史剧。……不过还有一点问题,即是不属于真正的史实,如古代的神话,或民间传说之类,把它们拿来做题材,似乎都可以称为历史剧。”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人在对郭沫若先生之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剧的定义进行不断的补充与完善。在《艺术百科全书》中,编者根据时代的变迁总结历史剧定义不断丰富延伸的一般性规律并据此得出结论:“一般地说,历史剧并不要求作品拘泥于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和详情细节,而要求剧作家把创作的重心置于对历史人物的把握、表现和解释上。”②

  因学术界对历史剧尚未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因此笔者在吸取前人理解的基础上,按照时间、人物与历史事件三原则,将其简单分为:历史人物新编剧、历史故事新编剧、民间传说剧和神话寓言剧。其中,历史故事新编剧又细分为历史故事剧与革命历史故事剧。根据《剧本》期刊在不同年份刊载的历史剧剧目数额,绘制如下表格(表格二)。

  

  表二:2000年至2010年《剧本》期刊中刊载历史剧数量统计: (单位:个)

  《剧本》期刊在此阶段名作迭出,出现了诸如《春秋霸主》(2002年 1期)、《上官婉儿》(2003年第五期)、《梦断婺江》(2005年 3期)、《知己》(2010年 11期)等优秀剧作,历史剧的艺术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据统计数据可知:2000年至2010年间,《剧本》平均每年刊载17个历史剧剧本,一年发行的12期中平均每期有一到两个剧本。与之前或之后的时间段相较:进入21世纪后的《剧本》,其中戏曲历史剧和话剧历史剧剧本在刊载数量方面不相伯仲,剧作家对其创作更是朝前进方向并驾齐驱。这映射出不同年龄段、不同审美趣味、不同阅读喜好的剧作家与读者群体至此对历史剧的感悟与理解有了新的分层。

二、关注大事件——与时代同行

相较于历史剧,在刊载话剧作品的专栏内,现代话剧作品的光芒渐渐耀眼夺目。除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剧本》期刊还积极刊载描写社会大事件的戏剧作品和以近期发生的自然天灾为题材的话剧作品。比如,以2008年的关于汶川地震为题材的话剧作品,其中表现抗震救灾的《坚守》、《村支部书记》、《亲人》、《老兵与少女》等。通过剧作家细腻的笔触,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在自然灾害的面前,无论是什么身份地位、无论是否曾处于对立面,人们都尽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同面对灾害。此外,还有诸如表现庆祝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戏剧作品,比如话剧《天地人心》、现代川剧《尘埃落定》等。这些戏剧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社会历史的变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斗转星移。

  正如王晓鹰在《话剧艺术生命动力中的“当代性”》一文中写道:“话剧艺术的’当代性’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它在表达、传递着人类精神生活中最新的震荡和最新的感悟的同时,又延续、记忆着人类精神生活中绵长久远的追问、困顿、挣扎、搏斗,它在人类文明历史中刚刚崭露头角时就是这样一副姿态。”③然而,孙浩则从剧作家主体性的角度发表不同的看法,他在《话剧的使命:社会担当与文化自觉》一文中表示:“当下中国话剧艺术正在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表现为艺术思想的活跃……可以说,当下的话剧创作,创作主体的心灵自由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担当问题。”诚然,《剧本》期刊在与时代接轨的问题上,无论是从话剧的当代性角度亦或是社会担当与文化自觉方面都表现优异。2000年到2010年,《剧本》中的话剧作品与戏曲作品,二者无论是从剧作数量亦或是剧作家数量而言,平均来看话剧作品都占有很大份额。

  结合《剧本》期刊在这十年内的刊载内容可知,话剧作品与戏曲类作品在表达“当代性”、“时代性”、“社会性”等问题时,前者在作品数量方面较后者更胜一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剧作家选择用话剧而非戏曲亦或是歌剧等其他形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话剧作品的表现力度,无论是舞台上的可演性亦或是纸质剧本的可读性均优于其他类型。《剧本》紧扣时代脉搏,在众多戏剧形式中偏爱用话剧铺陈展示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中国社会的变化,充分放大了话剧作品对剧作家之戏剧创作、剧本爱好者群体之赏析阅读的益处。2000年至2010年,《剧本》期刊面临着其他同类期刊,诸如《戏剧文学》、《上海戏剧》、《新剧本》等冲击,进而逐渐转向市场化,更加注重迎合阅读群体的喜好。与此同时,《剧本》期刊的专栏一再变动,较之2000年之前改动很大,这也是片面追求市场化带来的弊病。《剧本》期刊以戏剧作品刊载为主打王牌,以剧作家写作心得和不同剧作家分析评点为重点,辅之以戏剧创作的新思路、优秀理论为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出了《剧本》自己的特色,吸引了众多阅读者。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电影产业的新起,越来越多成熟的剧作家转向影视剧作品的怀抱,纸媒在传播中的影响渐趋衰弱。因而,《剧本》期刊在之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郭沫若.关于历史剧[A]//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509.

  ②艺术百科全书[M].知识出版社,1993:512.

  ③王晓鹰.话剧艺术生命动力中的“当代性”[J].《剧本》杂志社,2008(7):7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