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据《续汉书·礼乐志中·注补》所引蔡琶《礼仪志》记载:“汉乐四品,……其曰短箫铙歌,军乐也。其传日:黄帝岐伯所作,以建威、扬杨德、讽敌、劝士也。盖《周官》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拢则令凯风也。”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汉铙歌归于鼓吹曲辞一类。其性质是军乐,功用是奏乐于行军、凯旋或者是天子宴饷。对于铙歌的属性和功用,学术界至今存在一些争论,十八曲中《临高台》其乐已经无从获取,无法从音乐的角度品评它的意义。《临高台》的辞,从字面意思来看,与古籍中记载的功用还是有很紧密的相关性的。后世诗人对于汉铙歌十八曲中《临高台》的拟作基本上与原作在内容主题上没有什么联系。
一、诗与题的先后
汉铙歌《临高台》的题目与该作第一句“临高台以轩”前三字是一致的,有可能这就是这首乐府名称的来源。诗经中的很多篇目的名称就是取诗作前几字,《临高台》一篇也很有可能是先有辞而后有名,如果这样的假设成立,也可以推断汉铙歌《临高台》第一句“临高台以轩”可以用诗经六义来解释:临高台只是一个起兴,弯弓射鹄而颂扬君主才是这首乐府的重点,以射鹄的地点——高台及周围景色起兴,抒发对于君主的赞颂。也许还有这样的可能,因为乐府本身所具有的入乐的特性,这首《临高台》是依曲填辞。与原作不同的是,后世的拟作几乎都是将“高台”这个意象本身作为抒情的出发点和依据,即“题为诗意”,将登高台这一行为作为创作的出发点,作者可能正好在高台之上临望,不由想起乐府中《临高台》的题目,情感亟待通过文字进行宣泄,很有可能不细想原作辞意,将题目为我所用,也算得上是某种程度的“望文生义”吧。
二、主题的变迁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这句辞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就是借射鹄来表示对君主的祝颂,有兴的意味。陈沆《诗比兴笺》注:“明帝东巡,有鸟飞鸣乘舆上,虎贲中郎将王吉射中之,作辞曰:‘鸟哑哑,引弓射,洞左掖,陛下寿万年,臣为两千石’与此曲同旨。”①这很可能就是《临高台》形成的过程,这样的辞意可运用的场合是比较宽泛的:可以作为军乐,行军中可以鼓舞士气,使得军队归心;也可以作为凯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胜利凯旋的音乐中歌颂君主的英明也是合情合理的;还可以用在天子宴饷的情景里,辞意也表现出了一片祥和的景象。《临高台》一篇的主题,属于歌颂君主的范畴。从文学角度来说,情与景的关联性不是十分的强。且辞本身就携带有一种比较明显的仪式感,或者说是营造了一种比较庄重的氛围。被郭茂倩收录在《乐府诗集》里《临高台》拟作的第一首是魏文帝曹丕的《临高台》。曹丕的拟作,从篇幅上来说要比原作长出一倍,断句更为细碎,三言、四言、五言、八言。原作有四言、六言、八言,从节奏上来说曹丕的拟作更加丰满;他的拟作并非纯原创,前三句是对汉铙歌《临高台》内容上的一个缩写,后四句借用了《艳歌何尝行》的部分诗句。于乐章是否协调通顺不得而知,但从内容上来说,这样的整合重塑不能只算作是简单的拼凑,不论是字数断句还是内容理解,都是曹丕本人对于这两篇作品的理解再创作。内容方面,曹丕的《临高台》是对原作的一个续写,“《诗纪》云此曲三段,辞不相属。‘鹄欲南游’以下乃古乐府《飞鹄行》(又名《艳歌何尝行》)。其辞为:‘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又‘临台行高’和‘行为臣’两段亦各不相属。”②将其与《临高台》相接润色,使得歌颂更加地情真意切,既不失配乐的仪式感,又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但曹丕的《临高台》从辞作上来看,诗作的主题仍然不出颂扬君主、对君王尽心表忠的范畴。
汉铙歌《临高台》拟作的主题从曹丕的《临高台》之后开始了断崖式的改变,不再是颂扬君主,表现忠心,甚至与此种主题几乎不相关。从齐谢朓的拟作之后,拟作所表达的几乎都是临望伤怀的愁思。在临望伤怀的大主题里,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小角度。一个是思,另一个是愁。思是指思念,诗歌的情感诉说主要侧重于对家乡或者是友人的想念与怀念。比如谢朓的“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梁简文帝萧衍的“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贯休的“故人天一涯,久客殊未回。”是登台远望时不禁想到久而未回的家乡或久而未见的友人,以登台远望这一行动以及所见所闻来抒发自己的思念。愁是指登台临望时产生的一种惆怅之情,比思乡怀友所产生的痛苦之感更为强烈。比如沈约的“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张正见的“此中多怨曲,地远讵能闻。”褚亮的“独此三休上,还伤千岁心。”是对于人生前途的“忧”和“怨”。更有甚者是来自于忧国忧民的“伤”,这又是比前两种更为强烈的一种感情动向。
当然,汉铙歌《临高台》拟作的主题也不全都是临望伤怀,满腹愁思,也有与这种情感氛围全然相反的主题。王融的《临高台》与前文提到的众拟作相比,没有承载过多的情感意味,其诗作是一个登台望景、人赞景美的颇有特色的文学创作。更不同的是萧悫的《临高台》,他的诗作不悲反乐:“极宴乐无穷。”描画的完全是一幅笙管笛箫、舞榭歌台极乐宴饮的欢快景象。王勃的《临高台》描绘的也是一片金碧辉煌、歌舞升腾的场景,但却没有王融《临高台》的那种祥和,王勃的《临高台》通过对欢畅宴饮的高台进行详尽的描绘,揭露了唐王朝统治者奢侈豪华、荒淫无耻的生活,不只是乐,还有对统治者乐极生悲的痛斥和隐忧。
三、意象描写的丰富
但后世拟作主题的情感倾向不管是悲也好,喜也罢,诗人在创作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断加强对于“高台”本身特点及其周围所有景色的描写。《临高台》原作提到水、江、香草、兰、黄鹄。后世的拟作对高台上所能望见的景物以及高台本身的样貌描写不断扩充:“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谢朓)“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王融)“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沈约)“雾浓山后暗,日落云傍开。”(陈后主)“飞栋临黄鹤,高窗度白云。”(张正见)“画栱浮朝气,飞梁照晚虹。”(萧悫)“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褚亮);描写了花、鸟、山、水、云、雾、虹等;也描写了高台早晚四时的景态:“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谢朓)“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王融);也描述了高台本身的貌态:绮翼、飞栋、高窗、画栱、飞梁。“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一句还重点突出了高台之高。王融《临高台》:“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一句还例举出了具体有哪些高台。从以上所述不难看出,众拟作对于高台及与高台相关进行了越来越详细的描写,高台越来越作为一个抒发哀愁别绪的意象,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意象。四、字词的集中使用
(一)“望”
不管《临高台》的题目是否如以上所推论,题目节选于诗作前一句,但后世对于汉铙歌《临高台》的拟作确实是以“高台”这一物象为起点进行创作的,在各个诗作中均有对于高台的描写和描述,其中“望”这个字的出现频率在众诗作中是最高的,每首诗作几乎都有“望”字的出现,有的诗作甚至出现了两次甚至两次以上。“望”字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有如下释义:远望,望的边界;古祭名,遥望山川日月星辰而祭;期望,盼望;瞻望,敬仰;名望,声望;月中之时日月相望,故月满为望;怨恨,责怪;仰视貌③453。
众诗作中对于“望”字的使用以第一个释义——“远望”的使用为主。比如:“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王融)“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萧衍)“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沈约)“晚景登高台,迥望春光来。……烟里看鸿小,风来望叶回。”(陈叔宝)、崇台高百尺,迥出望仙宫。”(萧悫),虽然都是看、远望、远远的观望的意思,但是对“望”的描述不尽相同,从“骋望”到“望望”到“望远”再到“迥望”,对于“望”这个动作的描写与修饰在不断变化着,不同的修饰对于抒发不同的情感有着不同的作用。“骋望”可能带有驰骋眺望的兴奋之情,也是王融《临高台》侧重写景,流露出看到高台上下周围美景的兴奋畅达之情。“望望”、“望远”、“迥望”突出了因为高台之高而使得视野之远,暗示了愁思绵远的心境。到褚亮的“迥瞰周平野,开怀畅远襟。”对于“望”义的阐释又有了变更,登台临望,用了视角更为详细的迥瞰,更是细节化了“望”这个动作。
沈约和陈叔宝的《临高台》除了首句用了“望远”、“迥望”之外,在末句也用了“望”字。“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沈约)“烟里看鸿小,风来望叶回。”(陈叔宝)。“可望”和“望叶回”从字面意思上来看都有望见、看见的意思,除了这层意思之外,联系整首诗的意境和抒情表达,恐怕还应该带有盼望、期望、希望的意思。虽然可以看见,脑海中能够有所盼望,但现实中这种期望难以实现;风吹过可以望见木叶飘落,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回。
(二)“远”和“迥”
除了“望”字,“远”和“迥”二字也是《临高台》这首拟作中常常出现的字。这两个字在意象描写和情感抒发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远”③1449字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有如下释义:遥远,指空间距离大;关系疏远,多指血统关系;深远,深奥;疏远,不接近;违背,乖离。“迥”③1425字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有如下释义:遥远,僻远。“远”和“迥”的辩义:“……都有时空距离大的意思。“远”使用最频繁广泛,引申义多。……“迥”常是形容僻远、深远。”
“远”字的使用,除了上文提到的和“望”搭配之外,诗作中还有其他的用地。例如:“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王融)“仿佛洛阳道,道远离别识。”(萧衍)“此中多怨曲,地远距能闻。”(张正见)“凉风吹远念,使我升高台。”(贯休)这些诗句都运用了“远”字对某一意象进行了描述修饰,“远时”、“道远”、“地远”、“远念”,很久之后的时间、遥远的道路、遥远的地方,遥远的念想,均是此意。
上文提到“迥”字的在诗文中的运用是“迥望”和“迥瞰”。“迥”字似乎是比“远”字更加僻静深远、更加虚幻缥缈一些。“晚景登高台,迥望春光来。”(陈叔宝)“层台迩清汉,架重棼。”(张正见)“崇台高百尺,迥出望仙宫。”(萧悫)“迥瞰周平野,开怀畅远襟。”(褚亮)。不管是“迥望”还是“迥瞰”,“出迥”还是“迥出”,“迥”的运用使得可以看到的视野更加遥远,想象的空间更加扩大。
综上所述,“望”、“远”、“迥”三个字是《临高台》拟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字,在不同诗人笔下的用法有着细微的差别,这种细微差别的原因在于主题的相近:目见高台——登上高台——高台远望——远望抒怀,这是从“临高台”这样的题目出发的写作思路,所以“望”、“远”、“迥”的高频率出现应该是处于情理之中的。
五、结语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收录汉铙歌《临高台》拟作的主题几乎与原作是不相同的,从军乐功用到登高抒怀,主题经历了较大程度的改变,相比原作,拟作更偏向于用登高的行为来抒发个人的喜悲,后世的拟作更加突出个人的深情。除此之外,在高台的时空描写上多有着墨,拟作中的意象不断丰富,用字也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注释
①陈沆.诗比兴箋[M].4.
②夏传才,唐绍忠.曹丕集校注[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40.
③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M].第1版.中华书局,2000,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