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饥饿艺术家》中的死亡本能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8364
王婉清

  浙江师范大学

  卡夫卡是欧洲现代主义的代表和创始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和三部未完成的小说。在读卡夫卡的作品时,读者总会察觉到,那些无名的人物始终在与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经历着无助又荒诞的心理困境,但仍不幸地以抑郁或死亡而告终。这种困境不仅体现了卡夫卡的自身状态,而且代表了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本文将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本能、本我、自我、超我和压迫等来阐述《饥饿艺术家》中主人公的心理疾病。

一、饥饿艺术家的死亡本能

《饥饿艺术家》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艺术家为公众表演饥饿行为,但逐渐被遗弃,没有得到任何人的照顾和关注直至死亡。在当时,饥饿表演是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对艺术家来说,饥饿是唯一的生存手段和生活目的。更重要的是,饥饿是他的死亡愿望。

  弗洛伊德提出将精神归类为与意识对应的自我、与良知对应的超我和与无意识对应的本我[1]93。本能为本我提供能量,驱动本我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刺激自我。在无数的本能中弗洛伊德确定了两种最基本本能,爱和死。“死的本能最能体现本能的一般属性:回复到原生状态,因为人的原生状态便是生命尚待开始的状态,即生命开始前的状态”[5]141。在《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的所有行动都围绕着饥饿行为,他梦想在更长的时间内做这个动作,这反映他强烈的死亡愿望,“一切生命的目标就是死亡”[5]141。

  值得注意的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死亡”与“生命”有关,这意味着“死亡”是“生命”的开始,而不是终结。饥饿艺术家的表现恰恰是生命的轮回。每次饥饿艺术表演完之后他都非常疲惫,“他的头耷拉在胸前”,“他的身体似乎已经掏空了”[2]73,然而,他将迅速恢复,并重新开始他的饥饿行为,“许多年他都这样生活下去”,“表面上光环照耀,万众瞩目”[2]73。艺术家开始挨饿四十天,然后短暂的休息,不断的循环。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死亡愿望是成年人在清醒时永远不会承认的。与此同时,社会的剧烈变化发生了,饥饿艺术家突然被大众抛弃了,没有人真正关心他,那些注意到他的人,“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2]76。他的死亡愿望使公众害怕和惊讶。饥饿艺术家的荒凉与在一旁表演的动物的热闹形成了强烈对比。他的死亡愿望,他人性中潜藏的危险性是完全动机性的。艺术家无助地放弃了自己,然后全无生存本能地加剧饥饿行为,“艺术家便不停地饥饿下去,正像他年轻时代曾梦想的那样”[2]77。如预计一样,迎来他的悲惨结局,“他的心变得越来越沉重”。这是一种转换,死亡越来越接近,艺术家的生命本能反而越来越强大。人们生来就有死亡的愿望,但也可以控制死亡本能,这种潜在的危险性是可以疏导的。但如若疏导不当,“就会给他人或者自己乃至人类文明造成危害”[5]142。饥饿艺术家的破坏性力量并不强烈,他只会破坏自己。

二、饥饿艺术家的防御机制

在饥饿表现过程中,艺术家激活的防御机制,是一种为避免痛苦而产生的心理程序,包括“移情”,“对立”,“怨恨”和“投射”。[1]93饥饿艺术家没有欣赏世界或人。他被压抑,不被信任,“他们猜想他可能会从某个秘密的地方变出点食物来”。在这个故事中,艺术家对观察者和其他不相信他的“伟大”表现的人有这种不满,“再没有比这样的看守更让艺术家头疼的了”,这加剧了他的压抑。最初,艺术家只是感到忧郁和压抑。抑郁是“遗忘或忽视的未解决的冲突,未实现的欲望,或过去的创伤事件”。[1]92至于艺术家,他面对的是公众和他自己之间未解决的冲突,他的才华没有完全显示出来,他的表现没有受到尊重。饥饿艺术家的矛盾心理在于,一方面,“他情愿跟他们插科打诨”[2]74,另一方面,自己的饥饿艺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所有这些都是为他的死亡愿望和利己主义。抑郁的过程是强迫不愉快的情绪或事件进入无意识的领域[1]93,这意味着在故事中,艺术家试图抑制他潜意识里的死亡愿望(他并不知道自己行动的真实目的),并继续履行一个负责任的卖艺人的职责。而事实是,受压迫的情绪并没有随时间而改变或好转。艺术家的抑郁积累到一定程度,他逐渐开始怨恨。他对公众、甚至世界都持有对立的态度。艺术家悲痛而又愤怒,四十天的期限开始时,“没有人对这件事感到不满,除了饥饿艺术家”[2]73,他为人们的忽视恼怒,“他一再地感到震惊和丧气”[2]74。整个饥饿艺术的心路历程疲惫不堪。

  饥饿行为因艺术家和寻求娱乐的公众升华。升华的过程是被压制的材料被“提升”成更宏伟的东西,或者伪装成“高贵”的东西[1]93。饥饿行为目前没有流行,大多数人亦不明白其意义何在,为什么饥饿会成为艺术表演。然而,当时这样的表演是如此普遍,饥饿艺术家吸引了整个城镇的关注,但为什么大众沉迷于它。答案是升华。艺术家以及大众把饥饿行为升华为一种“艺术表演”,不仅仅是表演者有死亡本能,公众也有死亡本能,艺术家只是将大众潜意识的死亡心愿展示出来了。任何人都有死亡的本能,不同的是,有人会控制它,而有人会释放它。“无论是作家的创作活动,还是读者的欣赏活动,它们的功用都在于使人们的各种愿望得到想象性的满足,通过一种‘升华作用’而将社会性的目的置于利己的目的之上”[3]407。大众通过观看饥饿艺术的表演,以满足他们潜在的强烈的死亡愿望,获得潜意识中死亡本能的满足。

三、艺术家的自我、本我与超我

饥饿艺术家一直处于困境中。他挣扎在他的死亡愿望、观众的凝视和社会道德标准之间,他的自我努力平衡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在弗洛伊德的这个精神结构里,自我的处境最为艰难:它既要承受本我的欲望冲击,满足本我的欲望冲动,又要使这种冲动符合超我所要求的行为准则,所以身受三重力量(本我,超我,外部世界的规范)的压迫和钳制,举步维艰”[5]141。这位饥饿艺术家的本我在渴求宣泄他的死亡愿望,而超我即外在世界并不赞成饥饿艺术家的这种想法,每到四十天人们就会宣布艺术家的饥饿表演结束,甚至在最后,人们对艺术家的表演没有丝毫的兴趣。饥饿艺术家的自我摇摇欲坠,他试图保持内心世界的平衡,但最终失败了。他渴求通过满足他的死亡本能,完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本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所存在的本能力量是不断积累的,“这些欲望和冲动是本我运作的原动力,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长期积淀在自我之中”[5]141,始终寻求着满足和释放。饥饿艺术家的本我即死亡愿望在为解放自己而呐喊,表现在饥饿艺术家对表演时长的贪婪,社会规则和伦理道德掌管了艺术家的超我。饥饿艺术家表现出色,他满足公众的好奇,一度也接受社会的要求,让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保持平衡。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必要的需求是生活本能,社会要求大众活下去。因此,艺术家的自我受到折磨。“自我是本我的一个部分,其由于靠近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对它施加影响”[5]157。艺术家的死亡本能在与外部世界接触时,被压抑、不被理解。饥饿艺术家的内心始终关注着公众的反应,他气愤公众不相信他的饥饿能力,但也渴望在公众的注视下表演,饥饿艺术家的自我始终在变换,得不到真正的平静。饥饿艺术家明白社会对他的要求,一方面,大众希望艺术家展示他们所共有的死亡本能,另一方面,他们或害怕、或羞耻,并不想让他人察觉自己的死亡本能。饥饿艺术家跟随着大众反复挣扎,他的自我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控。“对本我来说,自我承担了代表外部世界并因此保护本我的人物,因为本我只顾盲目地满足自己的本能,完全不顾外部的压倒性力量,如果没有自我的保护,就难免毁灭的命运”[5]157。最终,在极度渴求但又失去了观众的注视时,饥饿艺术家的本我完全释放,不再考虑超我的存在,他的自我不复存在,走向了死亡之路。

  卡夫卡是20世纪的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是如此错综复杂,读者需要仔细地理解他们的进一步含义。艺术家追求艺术的理想,渴望人们的认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中死去。而像饥饿艺术家这样的故事和经历仍在发生。现代人面对各种心理挑战,如何平衡自我,满足积极的本能和欲望,激活正确的防御机制,目前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最棘手的事情之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