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创造性(creative),一般认为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一种新的、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产品的能力或特征,因此它也被称为创造力。新奇和独特意味着打破固定习惯,运用独创精神创造从未被别人做过的事情。
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重要变革,挑战无处不在,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本文以淮阴工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例,探索其在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意识、思维和技能等方面的作用。
一、创造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自信心
自信是科学发现应有的品格,自信来源于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缺乏自信心的人,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想法更不会付诸行动。大学生要对自己的创造能力充满自信,要坚定信念,只有通过刻苦努力,创造性思维水平会不断提高。数学家华罗庚在谈到成功体会时认为,自己身上并没有什么数学天才的痕迹,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1]。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终身努力变成天才。由此可见,在创造才能的发挥中,后天的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最终的决定作用。
自信不等于盲目乐观,因为自信与自傲之间的界限是很模糊的。认为“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这种想法是天真的,并且对于创造能力的发挥可能是有害的。
(二)激发创造热情
对个人来说,创新需要有一个开放、无拘束,甚至是愉悦性的心情。当情绪处于高潮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性,丰富的想象力,反之,则会表现出喜怒无常、烦躁、意志消沉,创造性不能有效地发挥。有了热情才有利于调动大脑思考,有利于产生灵感,有利于创新。情感是创新思维潜在的动力源泉,在创新的意义上,情商比智商更具有价值,创造性思维越活跃。创造热情表现为对创造活动的热爱,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才会全身心投入,忘我地进行工作,才会在创造活动中积极的探索、勇于克服困难,在创新的道路上一往直前。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培养非常规思维
大学生知识面较广、知识结构较为完善,具有创新的、灵活的思维方式等科学研究素养的基础。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依赖于不同常规的思维,如果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之内,就会很难有所创造。非常规思维是产生创造性思想不可缺少的,培养思维的多样性、随意性,克服思维障碍。在长期的思维活动中,每个人都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些常规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削弱了头脑的想象力,造成创造思维能力下降。培养非常规思维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我们通过对各种问题的清晰洞察和准确定义,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找到构成真正解决问题方案的关键因素。创造者要在实践活动中,要时时处处留意新情况、新问题、信息,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努力打破封闭式的思维框架,确立开放式思维格局,才能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创造者的思维愈可靠全面,创造者就愈主动,愈自由。
(二)敢于挑战权威
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所谓权威只是在他擅长的领域能胜人一筹,并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在行。即使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权威也不能保证不犯错误。事物总是在不停发展,真理是相对存在的,任何权威只是一时的权威,没有永久的权威[2]。亚里士多德是权威,但伽利略把他的理论推翻了,牛顿又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后来,爱因斯坦又否定了牛顿的观点。所以,权威不是永恒的。在对待权威方面,大学生应该将主观和客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克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勇于探索,勇于开拓。在没有充分的事实基础上不轻易相信他人甚至权威的言论,坚持自我,不迷信、不盲从,也应对权威进行科学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的本质和其中的规律,应尽可能思考的完整、全面。如果只是对权威的一切观点深信不疑,看起来是对权威的尊重,实则是迷信,从而会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的智慧,会滑向权威主义的泥潭。
(三)拓展知识视野
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大学生要把视野投入到广阔的空间,同时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结构:一是与创新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二是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在不断的熟练自己专业知识,亦可加强专业技能。成员专业不同,通过交流沟通将各种观点进行分析总结,就会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可促进大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而非只有专业知识,有利于实现其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四)及时调整研究进程与方向
在前进的道路上,创造者应该要能准确地判断创造的价值,把握创造的方向,并且对自己创造行为作出及时的调整。创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没有人可以保证在创造的道路上不犯错误,不走弯路。相反,如果不善于预测,不善于超前思维,一旦道路或方向已经选错了,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就会偏离目标越来越远,许多本来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就会白白失掉,从而造成极大的被动,所以要学会“抬头看路”,以分析现实情况、思想目标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采取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实现对未来趋势预测,进而把握未来。三、创造技能的锻炼
(一)实践技能
“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说明了创造性是人的实践本性,必须坚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强化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学生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走上过社会,只有书本知识,只会进行头脑思维是不够的,实践技能对于创造性的产生也非常重要。实践是发明创造的直接源泉、动力和目的。在实践中既可以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带着问题到实践中寻求答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活动中对所收集信息对的组织加工能力,对实验工具材料的操作的能力、对创造成果的表达能力、处理创造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故的能力。(二)合作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项目的顺利完成不仅仅需要学生个人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求项目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分析研究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运行规律,从而把握创新活动的主动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地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不断的相互讨论,可以促进交流,科学地使用信息。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中,大学生之间协调分工、分享劳动成果,共同完成项目活动。在这种协作中,参与人员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都会影响合作的效果。
(三)把握机遇能力
机遇是创造和创新主体不可控制的因素,但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和利用它,透过表面看本质,机遇的价值以及成败概率事先难以准确预测,机遇信息和状态常常是稍纵即逝,如果没有抓住适当的机遇,也是很难获得成功[3]。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人,机遇的出现虽然很难得,但是更加难得的是在机遇出现的时候,要能够牢牢地抓住它,并以此为契机把自己的创造性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四)就业和创业能力
目前,随着近些年各大高校生源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完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普通高等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90余万,而全国就业率在通过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和就业服务援助计划等加强措施的保护下仅为70%左右,可想而知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是有多大。大学生的学习和中学完全不同,它是以自主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归纳和推理演绎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参与创业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提前体验了创业的过程和企业的艰辛,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以及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在训练方案的过程中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应用技巧,将其应用到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正确的就业定位,树立正确就业观,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会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四、结语
通过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团结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激发了潜在的能力即创新性思维,在创新创业的基础上初步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熟悉了专业与拓展了非专业知识,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为大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使我校参项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有利于淮阴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和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