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审美的造型维度、性别维度、精神维度及教化维度四个方面,对美国迪士尼影片《木兰》和国产电影《花木兰》中的主人公形象进行对比分析,解读了中美花木兰电影所呈现出的审美维度的差异。该研究为开展中美两种不同文化下花木兰形象差异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该成果也有助于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关键词:中美电影 花木兰 审美维度 形象差异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大数据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B-a/2015/01/028)
中国历史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刻画了一位保家卫国、恪守孝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这一故事也因其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而流传至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兰辞》对其進行了更具文学性的加工,短短332个字,精简凝练,将花木兰的果敢善战与女儿柔情体现得淋漓尽致。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将这一经典的中国历史故事改编,搬上银幕,推出了其第36部动画电影《木兰》。该影片获得巨大的成功,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花木兰这一中国传统女英雄的形象推向了西方世界(左娜,2016)。在国内,有关花木兰题材的艺术创作也层出不穷,继脍炙人口的豫剧《花木兰》后,香港导演马楚成于2009年将这一故事翻拍成电影《花木兰》。该部国产影片在国内掀起木兰热的同时,也成为大众认可度最高,受众群体最为广泛的花木兰改编作品。两部电影有同样的取材、同样的热度、同样收视效果,但有截然不同的改编方式,这使学者们开始聚焦于这两部以中国传奇故事为蓝本改编的影片的研究上。目前学术界关于花木兰形象的研究丰富多样。如学者吕继红对《木兰辞》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题注、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背景及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指出花木兰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代表(2006)。学者王树娟探讨了美国迪士尼影片《木兰》中的女性意识,并将中美花木兰的形象差异归结为文化的冲突与碰撞(2012)。学者赖曦基于自己的研究,认为迪士尼公司改编的动画电影《木兰》是全球化背景下后现代主义解构经典的典型案例,它实现了花木兰故事由单个教育典范到大众消费文化的转变(2008)。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花木兰形象,丰富了有关花木兰的研究,但鲜有从审美角度,探讨中美电影花木兰形象差异。本文将从审美的造型维度、性别维度、精神维度及教化维度四个方面,探讨中美花木兰电影所呈现的花木兰形象的审美维度差异。
一、造型维度
造型维度是众多审美维度中最基本也是最为直观的一面,既是人物品质外化的表现形式,又影射出民族元素和民族性格。因此,人物造型特征的塑造对于表达角色个性以及影片主题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能否成功获得观众认可的关键。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形象在审美维度上都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保留木兰东方身份的同时,迪士尼影片创作者们又对其进行了大胆改造。他们凭借西方人对东方面孔的整体认知,将其塑造成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古典美女形象(左娜,2016)。首先,影片中,木兰身着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上身穿粉色的紧身衫褥,腰间系大红色腰彩,下着暗红色长裙,曳地而飘逸,全身衣着均为丝绸质感。一张小巧精致的鹅蛋脸上,细眉丹凤眼颇具神韵。就整体形象而言,木兰似乎浑身都散发着古典美感,但其小麦色的皮肤,稍厚的嘴唇却与东方美人的设定大相径庭。其次,影片线条的灵活运用将木兰的一跑一跳,一颦一笑,都注入了不受拘束的青春与活力,其举手投足间柔美,灵活又透出刚健之气。相比之下,国产影片中的花木兰形象则更符合国人的审美标准,花木兰扮演者赵薇那水灵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浓密的眉毛十分契合国人对于东方美女的期望。影片中花木兰的服饰依旧遵循时代背景,上衣下裳,但颜色搭配以灰色、卡其色等素色为主,全身衣着均为棉麻质感,质朴而又含蓄,举手投足间也无不彰显出东方礼仪之美,温婉而又知性。同一人物,因不同的中西美学理念及审美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造型维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它主要立足于对美的本质的抽象分析上,在创作上有“一团热火袭击脑门”一说,激情不可遏制,因而在表达方式上更为热烈与奔放,迪士尼木兰在艳丽的服饰和夸张的动作上都诠释了这一点,木兰活泼而具灵性的形象也贯穿了整部影片。而中国的传统美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的融合,因而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创作设计上,讲究顺应人性,情感与道德的需求,追求“意象”、“气韵”、“妙悟”与“风骨”(赵连元,1998)。国产影片中花木兰的造型设计既尊重了受众的审美情趣,同时又注重了形式与内在的高度统一,将花木兰未着战袍时的温婉端庄于无形之中传达给了受众。
二、性别维度
审美维度中的性别维度是指性别意识在审美领域中的呈现,即在艺术创作上,女性是否被当做少数群体特殊化对待,亦或是男性的作用是否被夸张放大。这一维度的运用既是对性别文化的建设与探索,更是对人权是否被公平对待与尊重的审视。就此点而言,迪士尼电影《木兰》与国产电影《花木兰》中的主人公形象在性别维度的塑造上截然不同(左娜,2016)。首先,在创作背景上,迪士尼影片中的木兰不仅仅被塑造为一个独立个体,成了拯救国家的民族英雄,更是一名收获了自我成长,打破了封建父权社会枷锁的叛逆女孩。其次,在影片情节中,种种细节也显露出对女性主体与意识表示尊重的呼吁:影片之初,木兰被安排相亲,但木兰并没有表现出她的端庄与乖巧,反而露出百般洋相,这一细节铺垫暗示出木兰不是传统意义上贤良淑德的传统女孩的事实(罗晓东,2017)。在花家接到征兵入伍抵御敌军的圣旨时,木兰直言劝诫父亲不该应征入伍。夜深人静之时,木兰剃发换上戎装独自踏上了征程。此举出于对年迈父亲的保护,也是出自木兰内心的自我反省: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父亲来的,也许我只是想证明自己可以做成一件事(May be I didn′t go for my father, May be what I really wanted was to prove that I could do things right. )。在身份暴露之后,木兰依旧取得了同伴信任,率领一行人击退了敌军,体现出非凡的才智与卓越的本领,而这些都建立在木兰女子身份被知晓的前提之上。而国产影片对主人公花木兰的性别维度塑造则相对弱化:花木兰一出镜便为父亲端茶送水,家中也放着花木兰平时织物的机器,其言行举止端庄优雅,让人很难把她与战场联想到一起。在父亲接到征兵令后,花木兰因心疼父亲年老多病,担心他有去无回,便毅然不辞而别,女扮男装前往战场。在军营被同乡认出之后,花木兰也坦言“我替父从军只为尽孝,从未想过建功立业”,希望其能保守秘密。因此,征战十二年,花木兰一直以男子身份驰骋沙场,女子立军功在当时看来遥不可及。同时,在儿女情长面前,花木兰也显得被动无力,无奈只能让心爱之人王子文泰与柔然公主联姻谋求长久的和平。战争结束后,镜头下的花木兰放下长发,“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在伟大的巾帼英雄的光环下却又显得如此渺小。
三、精神维度
同以花木兰为题材的这两部中美影片,前者以感情戏博得了观众眼球,而后者则以诙谐幽默出彩,但都将振奋人心的正能量传达给了观众,而这种正能量便来源于影片的励志元素,即民族精神。包含励志元素的影片虽对民心与斗志都有明显的提振作用,指明了应对困境时的正确方向,但受地域、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的限制,在精神维度上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两部影片也不例外。迪士尼影片《木兰》讲述了主人公是如何突破重重外在与内在的枷锁,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赵魁林,2016)。影片中的木兰不受父权社会拘束,不绝对听从父母的安排,善于自我反省,有勇有谋:搞砸了相亲的木兰将目光转向战场,试图在战场上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敌军来袭的关键之际利用雪崩击退了敌军,不仅对于保卫国家和平怀有一腔热血,同时又体现出卓越的才智与谋略。木兰的成长与战争的胜利实则也是美国梦的缩影与象征,体现了美国人对于美国梦的褒奖与尊重。这也正折射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奉行自我救赎和对不公平秩序的挑战与反抗,同时强调对个体权利的尊重与维护。而中国作为一个奉行集体主义的国家,则强调个人的付出与努力给集体与社会创造的价值,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源于社会的肯定与奖励。整部影片所围绕的忠与孝的主题也正是国产影片《花木兰》塑造的精神维度(贺滟波,2017)。影片中,主人公花木兰身处父权社会的框架之下,三从四德是行为准则更是社会期望,女扮男装出征沙场一心只为尽孝,在面临绝境之际也呼吁同行将士们宁可葬身大漠也要誓死捍卫身后的国土与家乡。战争结束后,花木兰婉拒皇上恩赐,为了和平甘愿放弃爱情的表现也正是古往今来中华传统民族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回到家中被同村人赞誉为“光宗耀祖”更是将小我服务于大我的精神推向了高潮。
四、教化维度
在教化维度上,由于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导权的归属不同,中美电影在权力话语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正如福柯在《话语的权力》一书中所说,“在任何社会里,话语一旦产生,即刻受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作为奉行个体主义的国家,美国历来强调个人的价值追求,宣扬通过个人奋斗获得人生成就,而个人能力的最大化发挥便是个人英雄主义。美国动画创作者们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也情有独钟,迪士尼系列影片中的英雄情结是其一大亮点,影片《木兰》也是代表作品之一。影片中,主人公木兰从一个茫然懵懂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长为一名立下战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巾帼英雄:不拘泥于父母规划的相夫教子的平淡人生,初入军营后起早贪黑训练技能,抵御敌军时心思细腻,善于独立思考,指明了正确的行军策略,最后皇宫救驾英勇无畏,英姿飒爽。这些无疑是将普通女孩的本领与能力进行了夸张和放大,但也从侧面表明美国人对于个人通過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肯定与赞赏,木兰最后与李翔将军的爱情修成正果也反映出西方对于个体幸福的高度重视(韩玉强,2013)。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集体主义与家庭观念,因此强调集体和社会在事业成功中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奉行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克己复礼,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集体优先于个人的理念也贯穿于影片情节之中(贺滟波,2017)。主人公花木兰虽为百年难遇的奇女子,但是影片并未将其塑造成非凡的超级英雄,战争胜利来之不易,不仅仅归功于花木兰与柔然敌军的殊死搏斗,更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是无数将士协同作战的结果。此外,花木兰感情用事,不服从集体下达的命令,前往支援心爱之人文泰而中计损失惨重的细节也从侧面印证了集体行动的优越性。影片最后,花木兰为了国家长久和平而放弃爱情的结局虽体现了无私奉献的情怀和服务大局的精神,但其落寞的眼神依旧让人心生怜悯。或许还有其他解决办法,但影片向观众传达的是当个人幸福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之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才更为高尚与可贵,这一教化维度也正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品质相契合。
五、结语
千百年来,人们对花木兰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编,花木兰也被赋予了一次又一次鲜活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研究价值和精神价值。尽管迪士尼影片与国产影片中的主人公形象在审美维度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但作为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种,在传播本民族文化与精神上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不是评判哪一种版本更胜一筹,而是从审美的造型维度、性别维度、精神维度及教化维度四个方面,对美国迪士尼影片《木兰》和国产电影《花木兰》中的主人公形象进行对比分析,解读中美花木兰电影所呈现出的审美维度的差异,以期深度挖掘中美两国文化内涵,促进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韩玉强.Mulan中的性别身份叙事[J].外国语文,2013(6):9-12.
[2] 贺滟波.家国的想象与重构——花木兰形象传播简史[J].鲁东大学学报,2017(6):56-60.
[3] 赖曦.《花木兰》的好莱坞影像[D].重庆师范大学,2008.
[4] 罗晓东.流动空间中青年女性的主体构建与抗争策略[J].天府新论,2017(2):23-31.
[5] 吕继红.《木兰诗》研究[D].山西大学,2006.
[6] 王树娟.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女性主义形象解读[D].山东大学,2012.
[7] 赵魁林.解码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J].电影文学,2016(21):107-109.
[8] 赵连元.中西审美差异之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1-56.
[9] 左娜,郭锦龙. “花木兰”系列动画电影研究[J].电影文学,2016(22):113-11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