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香港电影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云蒸霞蔚之后,走向了衰落。20世纪以来,香港电影行业现状及前景不容乐观,功利化严重,缺乏创新的精神内核,国外电影的竞争,审核制度的相对严格,影视明星外流严重等,许多著名导演和演员纷纷“北上逃难”都促使香港电影走向了下坡路。
关键词:香港电影 辉煌 衰落 原因
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香港电影,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这主要得益于稳定的经济基础、宽松的文化环境、商业电影公司的竞争和实力派明星演员的诞生等因素。香港,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1].对香港电影来说,冷战70年代至20世纪末是其大发展、大繁荣时期。連当时的电影产业大国美国也对香港电影赞不绝口,而那时的李小龙算是香港电影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正是受李小龙先生的影响,使香港电影真正地走向世界,让外国人也知道了什么是功夫,然而天妒英才,1973年李小龙意外去世,好在成龙的喜剧功夫片、“许氏三兄弟”(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横空问世一起将香港电影推向了下一个阶段的辉煌;而之后的80至90年代,更可以称得上是香港电影最灿烂的时期,成龙、张学友、刘德华、周润发、洪金宝等都是那个时期可圈可点的电影群星。香港电影业繁盛时所产的电影真可谓风格多变,类型多样。那时的香港电影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可以称得上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但在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尽管也有例如周星驰的《功夫》、陈可辛的《投名状》、刘伟强的《无间道》等卖座电影,但香港电影经营惨淡,行业总体发展缓慢,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香港导演、演员纷纷出走好莱坞和内地,沦落到好像要北上逃难的地步,香港电影难以在现往日的风光。
一、香港电影在二战后迅速复兴的原因
首先,经济基础的稳定。经济基础是一切文化发展的物质保障。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香港由于高级加工制造业繁荣,中产阶级壮大,商业资本涌入,以及海外市场(尤指东南亚地区)开辟等因素,香港经济腾飞势头迅猛,且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大幅提高,并获得了“亚洲四小龙“的称号。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高质量文化精神需求的增长,传统的大剧院、小剧场、街头瓦肆等娱乐形式,已经远不能满足城市中产阶级挑剔的味蕾,而电影作为新兴的娱乐传媒方式出现,恰巧凭借其故事情节曲折有趣、戏剧冲突强烈震撼、观看成本较低廉等有利因素,满足了香港中产阶级追求新鲜高质量文化娱乐形式的迫切心理,并迅速占领了香港绝大多数的娱乐领域的市场;从另外一方面讲,经济的发展、稳定也为香港电影的拍摄提供了资本、市场等方面的基本保障,从产出角度为香港电影的繁荣提供了推力,经济的繁荣可以说是香港电影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从需求、供给两个方面分别为香港电影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文化环境的宽松。文化环境的宽松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文化发展的加速。二战后,香港在英国的统治下,文化管制相对宽松,香港文化环境(电影审核体制)相对宽松,使得香港电影在题材和内容的拍摄上减少了许多阻碍为香港电影的横向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也成为后来香港电影内容多样的主要原因。第三,商业公司的竞争和实力派明星演员的诞生。首先是大公司、大集团的争斗促使香港电影的繁荣[2]。1956年-1964年,电懋[3](后改组为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与邵氏影业公司的龙争虎斗便是促使香港电影早期发展的一大动力。兴盛时的电懋旗下有大导演王天林,演员林黛、葛兰、尤敏,编剧张爱玲,等等。之后的1957年,邵逸夫建立的邵氏兄弟公20上世纪80到90年代,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影视巨星。而后来,嘉禾、新艺城、英皇、寰亚等影视公司参与竞争更是推动了香港制造明星模式的创新与多样,香港影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然,香港电影繁荣的原因远不止于此,产业链条的完整、电影的商业化、艺人奖励机制、卫星制[4]、导演负责制等等都“功不可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香港电影在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云蒸霞蔚之后,走向了衰落。21世纪以来,尽管香港经济持续繁荣,政治环境也保持了长久的稳定,但终究无法改变香港电影业衰落的事实,如香港本地的票房纪录仍然由《泰坦尼克号》保持。因此许多香港电影人北上寻找出路,当下单纯的港片遭遇了瓶颈。
二、香港电影业衰落的原因
第一,盲目功利化,缺乏影片的不同精神内核。香港经济的持续腾飞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有精神需求的增长,还有物质欲的持续膨胀。在这种物质欲急剧膨胀的情况下,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人照搬照套之前成功电影的模式、题材和内容来快速取得收益回报的现象,进而造成香港电影业十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即电影类型单向化。
第二,纯港片受众减少。部分导演仍坚持原来的港味电影,只拍一些原始港味的东西,虽然也能偶有佳作,但大部分的纯港味电影却收不到像原来那样的火爆的场景,遭遇了不小的瓶颈。以2017年的纯港片,口碑上佳的《一念无明》为例
“由新人导演黄进执导,香港演员余文乐、曾志伟主演的纯港片《一念无明》7日起在内地公映。9日晚,该片连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女配角等5项大奖,然而,数据显示,到昨天(作者注:2017年4月9日)傍晚,这部金像奖小赢家上映4日总票房仅470万,不及同期公映的好莱坞科幻片《攻壳机动队》票房的三十分之一。记者昨天(作者注:2017年4月9日)查看数据发现,南京影城的排片非常少,而且几乎没有黄金场次。”(《扬子晚报》:《一念无明》影院排片少有望借获奖票房回春)
纯港片电影遭遇瓶颈的另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传统港片的受众减少。如今看纯港片的人无非两类,第一类是纯粹的港片爱好者,而这部分人大多是中老年人,因而消费水平已大大下降,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带来精力的衰落,根本无法承担太大额度电影消费。现在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少年,单纯的港味电影完全满足不了这些主要电影消费群体的需求;第二类是具有怀旧情怀的人,在现实生活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到影院看一下港味电影来追忆怀念,但这类人并非绝对的港片支持者,观看次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纯港片的拥护者。
第三,国外电影的竞争和审核制度的相对强化。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在东南亚、台湾等地区可谓是一枝独秀,香港电影的高上座率、高收益率都促使香港电影源源不断地产出。一方面,90年之后,好莱坞的全球市场开拓战略,使其有侧重地向香港、台湾、东南亚地区进攻,凭借其无可竞争的特效技术,大场面制作,令香港电影只能汪洋兴叹,毫无还手之力;另一方面,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为在电影领域分一杯羹,也為了保持自己本国的文化特性,竞相开始了发展本国电影的行动。在东南亚本土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夹击之下,香港电影也逐渐失去了原本在东南亚地区的电影地位。另外传统港片有许多的暴力、色情、犯罪等情节,其展示的片面江湖义气、儿女情长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诸多冲突。在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不懈努力下,逐步完善了香港影视行业的严格审核制度,使得香港电影业得到净化,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香港电影的发展路径,对一向追求个人自由的香港电影人来说存在着接受困难,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完全适应。审核的强化对香港电影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通过亮点吸引眼球来保障票房,又要遵守严格的审核制度以确保审核通过,对香港电影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四,影业大公司辉煌不再,影视明星外流严重。一方面,1987年邵氏停产,邵逸夫正式转战电视圈,新艺城等公司宣布结业,嘉禾影业公司由于内忧外患而日益消沉,香港电影业几大公司难以再现往日辉煌。缺少了幕后大公司在造星、拍摄、发行、上映等环节的推动,香港电影出现了十分“难产”的情况;另一方面,香港电影明星如成龙等纷纷出走好莱坞,而香港影圈未能及时补充新一代影视明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这对香港电影本身“明星——票房”模式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香港电影人刘德华曾经多次在媒体访问中说“我不敢放弃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已成为两代乃至三代人共同的永恒回忆。或许香港电影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隔绝于内地的文化产物,而更像是见证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符号。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联系,、互动已成为大趋势。随着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合作加深,内地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合作政策对香港电影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大。例如真正意义上推动香港电影加速走向内地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密切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签订,一方面可以使香港电影不再受到内地每年20部进口分账大片的限制,使香港电影可以享受和国产片一样的待遇;另一方面缓解了香港电影人的恐惧心理,也为其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内地庞大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正如香港著名导演、监制王晶在“2016年香港国际影视展”上所说的,“香港本土电影很难走向国际,必须要依靠与内地的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电影人的“北上逃难”亦或可以理解为香港电影一种新的探索,更像是香港电影在走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更像是内地与香港电影文化联系深入的表现。新事物、新现象在发展之初难免不尽人意。只要香港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两地的优惠开放政策,更加契合新时代的到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前进,加强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探索道路之后,迎来新的辉煌。[5]
参考文献
[1] 焦雄屏.映象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钟宝贤.香港影业百年[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
[3] 焦雄屏.映象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 赵卫防.香港电影产业模式对内地的启示[J].当代电影,2008-03-01.
[5] 赵卫防.抒中国情·圆神州梦——60年来内地电影的输港策略及影响[J].当代电影,2010-02-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