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西游补》中的佛教思想体现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7101
郑苏皖

  扬州大学文学院

  《西游补》是明末静啸斋主人所作的《西游记》续本,全文共十六回,不到五万字,因其内容之玄幻、思想之深刻、创作手法之高超被清末学者张文虎、钱培名大力推崇,更得到鲁迅等现当代学者的高度评价。

  《西游补》中蕴涵着丰富的佛教哲学思想,本文试从作者生平思想、主题、结构、情节、人物、意象等多方面论证该作中的佛教思想体现。

一、作者生平

对于《西游补》的作者,学界一直颇有争议。关于署名作者静啸斋主人的身份,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董说(1620—1686),一种认为是其父亲董斯张(1587—1628)。本文不探究静啸斋主人的真实身份,力从董说与董斯张两位可能作者的生平与思想出发,论证《西游补》中的佛教思想底蕴。

(一)董说

董说,字若雨,浙江乌程人。自幼年起熟读《圆觉经》,深受佛家思想熏陶。因明朝覆亡之变,董说深感家国之痛,遂遁入空门,“独皈净域,自号月涵”①,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二)董斯张

董斯张,字然明,号遐周,自称“瘦居士”,浙江湖州人。他精于释道之学,其《绝命词》之三中自称“亦儒亦道亦枯禅”;他的朋友韩曾驹曾在《挽董遐周先生诗》中描述他的生活为“翻经观自在,静对病维摩”;董斯张晚年笃信佛教,曾在《瘦居士自传》中自述“晚皈命禅那,参云栖大师”②,除了云栖(1535—1615),董斯张还就教过憨山(1546—1623)、雪峤(1571—1647),湛然(1561—1626)诸高僧,具有较高的佛学造诣。

  不论《西游补》的作者是董说或董斯张,二者无疑都拥有深厚的佛学造诣,因而《西游补》中丰富的佛教哲学内涵可以从作者生平与思想这一方面得以初步解释。

二、主题

静啸斋主人在《〈西游补〉答问》中点明了该书主题:“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并指出“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

  佛教禅宗的基本思想是“空观”,即“性空论”,认为“世界诸色本空”,世界的本质是虚空,不论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皆是和合而成,万物皆是心的投射。“悟通大道”便是“悟空”,需在认识到世间虚空本质后放下人的七情六欲,才可明心见性。因而佛教禅宗强调自我本心的作用,主张从自身无善无恶的本心出发,克服心魔,从而脱离无明之苦。正如钱培名在《读〈西游补〉杂记》中道:“世出世间,喜怒哀乐,人我离合,种种幻境,皆由心造。”亦是对该书主题的揭示。

三、结构

《西游补》主要描述了行者因打死一群春男女,因惧惩罚而心生妄念,后被鲭鱼精所迷,堕入鲭鱼精所造的“青青世界”的梦境,并穿梭于古人世界、现在世界和未来世界。这期间行者忽变美人亲近项羽,忽入地狱严惩秦桧,更经历了踏空使者凿天、唐僧成亲娶妾等多重古怪之境。最后被虚空主人唤醒,行者才离开梦境,打死鲭鱼精,重回取经正道。

  《西游补》的故事扑朔迷离,叙事手法更是变化多端,但小说的整个结构就是行者“入梦——历梦——出梦”,呈现一个环形结构。以佛教而论,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对世间无常的真相无所了知、或因为对生命实相的无明,从而导致不断的生死和烦恼的无法断尽,辗转于三界五趣之中,流转不停、循环相续,即“六道轮回”,就如行者在六重梦境中不断轮转,而最后经虚空主人点化,才大梦初醒,跳出无明之苦,获得“涅槃”。

  徐银萍(2017)认为,《西游补》除了文本故事的表层结构呈现环形的叙事模式外,其深层叙事结构更体现了“有、无”之间的二元对立,与主题“万境皆空”呼应。行者堕入梦境前,以及被虚空主人唤醒跳出青青世界后,属于心智清醒的“无”的状态,而期间经历的“三界”、“六梦”,大千世界中的儿女之情、功名富贵、忠逆奸贤,皆属于“心蒙尘埃”的“有”的状态。

四、情节

小说中的诸多情节体现了佛家思想。开篇写行者与唐僧师徒二人于牡丹花树下辩“花红心红”之理,行者认为是花红,长老却道:“牡丹不红,徒弟心红。”这个牡丹花偈,与《六祖坛经》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公案相吻合。

  小说的结尾,师徒二人又辩“心长时长”,行者在青青世界中待了六日,于现实世界中的唐僧却只是一个时辰。行者最后答:“心短是佛,时短是魔。”这种时间的短与长的扭变,亦与佛教中“剎那”与“劫”的时间概念相对应。

  情节中有许多异代历史人物的同时出现,比如战国时的西施、秦末的虞美人和西晋时的绿珠共桌宴饮,也体现了这种时空之错乱,可与佛教中轮回的时空观相应。

  小说中万镜楼一回展现了大千世界中的儿女情爱、科举功名、忠臣奸邪等世间纷纭,后随着行者跳入下一个世界便幻化成空,亦体现了佛家“万境皆空”的思想。

五、人物

《西游补》中,唐僧、八戒、沙僧等形象也曾出现,但该作十六回的主要人物就是孙行者一人。小说看似写行者三界中穿梭游历的魔幻故事,实则写行者的“由情入妄、妄极归空”的心路历程。

  小说结尾,虚空主人一喝:“悟空不悟空,悟幻不悟幻。”钱培名在《读〈西游补〉杂记》中道:“盖能悟幻,始能悟空。然但能悟幻而未悟空,则其悟仍幻。”揭示了“悟空”才是小说的主旨,唯有勘破情魔,才可悟通大道,否则只能被幻境所迷。因为“悟空”二字既是小说主要人物,也是小说内涵的核心,与佛教禅宗的“空观”思想相应,强调唯有识认到万物之虚空,才能克服心魔,摆脱妄念。

六、意象

(一)镜子

镜子在《西游补》中是一个具有结构意义的重要意象。据赵红娟(2013)统计,不到五万字的《西游补》中“镜”字共出现了62次,并且16个回目的标题中“镜”字出现了4次。

  在《西游补》中,万镜楼表现的是世间种种人心为情欲所蒙蔽的结果。如钱培名在《读〈西游补〉杂记》中道:“心即镜也。心有万心,斯镜有万镜。入其中者,流浪生死而不自知,方且自以为真境。”

  李前程(2011)认为,万镜楼该意象是受到了《华严经》的影响。实叉难陀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八中有“玻璃镜”:“诸天子,如有玻璃镜,名为能照,清净鉴彻……一切山川、一切众生,乃至地狱、畜生、饿鬼,所有影像皆于中现。”③与《西游补》中万镜可映现世间百态相呼应。

  王厚怀(2010)认为,《西游补》中的镜子即佛教意义上的“心镜”,“镜”的意象沟通了一系列真假,揭示了世间镜花水月般的虚空本质。同时“镜”所映照之相呈现虚幻性,与《金刚经》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相应。

(二)颜色

《西游补》中颜色字的出现频率极高,据赵红娟(2013)统计,不到五万字的小说正文中“青”字出现了206次,“红”字出现了83次,接下来是“白”字59次,“金”字 59 次,“玄”字 49 次,“紫”字 32 次,等等。这些颜色并不只是单纯的自然色相,更含有丰富的文化象征与暗示意味。

  赵红娟(2013)认为“青”与“红”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强烈的情感欲望。比如小说第一回写师徒四人离开火焰山,见到一树牡丹,该段中连用15个“红”字,象征着行者被压抑的情欲,为后面的入魔作了铺垫。小说结尾写行者打死鲭鱼精时,鲭鱼尸首“口中放出红光”,与小说开头的“红”字呼应。而《西游补》中的“青”字,更是谐音“情”字,除了青青世界,“绿”娘、“翠”绳娘皆是情欲的化身。而“杀青大将军”“青竹帚”“青锋剑”“悟青”,则意味着斩灭情欲、悟通大道。

  静啸斋主人在《〈西游补〉答问》中写道:大圣出情魔时,五色旗之乱,何也?曰:《清净经》云:“乱穷返本,情极见性。”由此可知,小说中这些冲击力极强的色彩描写,皆是在阐释小说主旨。

  在佛教密教中,颜色亦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传说得道高僧在圆寂时会出现“虹化”的现象,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灿烂色彩犹如光谱,象征着涅槃甘露门打开之前修行者所经历的不同次第。因而行者从五色旗之战后被虚空主人唤醒、驱散情魔这一情节,亦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

(三)梦

静啸斋主人选择行者“入梦—历梦—出梦”的过程来阐释小说“万境皆空”的主旨,体现了“梦”这个意象的重要性。佛教对“梦”亦颇为重视,认为梦是窥视自己阿赖耶识(灵魂)的窗口,借助梦可判断净化自心、自主其心的程度以及修行的阶位,并认为佛陀无梦,睡眠时与觉醒时无异,可见行者“出梦”便是“觉醒”。

  梦,也是佛学描述万有实相的常用比喻。《金刚经》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圆觉经》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华严经·入法界品》云:“知一切佛与我心,悉皆如梦。”小说中“梦”的意象,更是与《西游补》“万境皆空”的主题相应。

(四)三界

《西游补》小说中的梦中世界可分为新唐世界、青青世界,青青世界中包含了万镜楼世界,万镜楼世界中又有古人世界和未来世界。小说的回末评语总结道:“行者入新唐,是第一层;入青青世界,是第二层;入镜,是第三层。”

  而这一层深于一层的世界,却都是行者“心猿”所造出的幻象世界,并非实有。这也与佛教中“三界唯心”的观点相应,佛教认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皆由心造,心为万物的本体。小说中三层连环的世界,可看作佛教中“三界唯心”观念的形象化体现。

  除了前文中所论述的六个方面,亦有学者认为,《西游补》中常见的铺排、铺张化的手法,是受佛经的影响,其中诸多排比句式与《华严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综上,是笔者对《西游补》中蕴涵的佛教思想体现的论述。《西游补》的思想价值与艺术手法,更待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冯梦龙集笺注[M].天津古籍,2006:297.

  ②莲池大师(云栖).竹窗随笔[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435.

  ③《大正藏》279,册10:25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