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旅游巴士》的叙事学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7056
徐双胄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一、引言

《旅游巴士》是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是关于一个美国犹太编辑去欧洲旅行所遇见的一系列诡异的事情,小说以一辆旅行巴士作为主要的场景。美籍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被人们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大师”。他坚持使用意第绪语进行创作,说明他意图向外界表明自己的Ashkenazi犹太人身份,而他的作品就是比较纯粹的Ashkenazi犹太人文学。如果掌握意地绪语而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是再好不过,无奈本人知识有限,只能在此对其英语版本进行叙事学分析。

  本篇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巴士》进行叙事学分析:主旨、作者、叙述者、核心(kernel)、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角色特征。

二、主旨分析

任何叙事手法都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因此要首先明确文章的主旨。读完文章后,我认为,《旅游巴士》这篇小说有很深的含义。旅途可被看做是人生,而巴士则是一个把人聚在一起的空间。旅游巴士是巴士,学校也是可以是“巴士”,一座城市也可以是“巴士”。在我看来,作者想表达的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人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其他人,但不能相信任何一个其他人,而要相信上帝。如何才算相信上帝?不是靠嘴说或是以任何形式上的相信,而是唯有通过克服原始的冲动和依靠理性。

三、作者简介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何许人也?辛格生于1902年,卒于1991年,是波兰裔犹太作者,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语言只有意地绪语。辛格的父亲是哈西德派拉比,他的母亲是一位拉比的女儿。在他移民至美国前的生活可以说是动荡不安的。到达美国后,虽然开启了新的生活,但依然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他相信上帝,但又似乎怀疑上帝的存在,他是一个犹太教徒,但不参加犹太教的活动。

  从以上个人简介,我们可以看出辛格大致是怎样的人:十分在意自己的Ashkenazi犹太人身份,思想受犹太教哈西德派影响,有过颠沛流离的经历,不满传统犹太教对上帝的理解。

  最后一处作者的特征可以联系到前文的主旨部分:如何才算相信上帝?不是靠嘴说或以任何形式上的相信,而是唯有通过克服原始的冲动和依靠理性。上帝为什么没有救被屠杀的犹太人呢?犹太人为什么没有为这种灾难做好准备呢?既然没有自救,也就等于放弃了理性,又怎能说自己信仰上帝呢?

四、叙述者分析

辛格的短篇小说在文本层次的叙事交流任务主要是通过叙述者完成的。叙述者是作者创造的第一个角色,他一方面替作者出面进行叙述评说,一方面引导读者阅读行为,帮助读者加深对于故事的理解。叙述者在作者、人物事件、读者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为文学作品交流功能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热奈特将叙述者分为同故事叙述者和异故事叙述者。当叙述者在他讲述的故事中出现,那他就可以被称作同故事叙述者,反之则被称作异故事叙述者。热奈特还在分类时考虑到了叙述者所处的叙述层次,并据此将叙述者分类四类:故事外———异故事叙述者、故事外——同故事叙述者、故事内——异故事叙述者,以及故事内—同故事叙述者。其中故事外叙述者并非处于故事之外,或是与故事无关,而是指叙述者处于叙述的第一层次,担当第一层叙事任务。相应地,故事内叙述者则是在故事中担当叙事任务的叙述者,处于叙述的第二层次。(申2010)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巴士》这篇文章采用的是故事外—同故事叙述者。故事外—同故事叙述者的特点就是以叙述者的有限的视角观察故事,我们在阅读时的感觉和文章中的“我”是相似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旅游巴士》中,我们所知道的不比文章中的“我”更多,所以有许多悬念和未解之谜。比如,Weyerhofer夫妇俩人中到底谁可信?Metalon夫人和她的儿子到底有没有什么阴谋?这些解不开的疑问让我们体会到了“我”的不安和疑虑。

  而这样的叙述者设置对揭示主旨有什么作用呢?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同故事叙述者的手法同上帝视角是对立的。而作者为什么不使用上帝视角而使用同故事叙述者的手法呢?这就同小说的主旨有关。上帝是全知、全能和遍在的,而人的知识、能力和存在都是有限的。如果用了上帝视角,就很难塑造出人在信仰的探索之路上的不安和挣扎,而小说的主旨就是“我”在信仰探索道路上渐渐意识到不能相信任何一个其他人,要相信上帝,而克服原始的冲动和依靠理性就是相信上帝。

五、核心(kernel)

核心,在叙事学中就是与随体(satellite)相反的一个概念,在逻辑上,核心是叙述行为必不可少的部分,取消它们会破坏其因果—时序的连贯性。就我的理解,核心就是引起后续事件或者可能性事件的事件,核心引起、增加或终结不确定性。而随体位于核心之间,起保持或延缓核心事件的作用。

  就这部小说来说,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在巴士上的座位调换,这个座位的调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座位的调换让“我”接触到了不同的人,在和这些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后,又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文末,“我”与 Weyerhofer在火车餐车上的相遇。这一情节的安排是“座位调换”的引申,火车是旅游巴士的引申。因此,这部小说的旅游巴士是具有象征性、隐喻性的。旅途就是人生,而巴士则是一个把人聚在一起的空间,调换座位就是和不同的人接触,旅游巴士是巴士,火车也是“巴士”,一座城市也可以是“巴士”。这就又回到了我们的主旨,在人生的旅途中,人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其他人,但不能相信任何一个其他人,而要相信上帝。如何才算相信上帝?不是靠嘴说或是以任何形式上的相信,而是唯有通过克服原始的冲动和依靠理性。

六、叙事视角分析

小说以“我”作为叙述者,同时“我”也是该小说的主角。从这一点来看,该篇小说运用的叙事视角为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视角。这个视角的运用和本文叙述者的运用是同理的。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视角与全知的上帝视角相对,为的是突显人的知识、能力和存在的有限性。如果用了上帝视角,就很难塑造出人在信仰的探索之路上的不安和挣扎,而小说的主旨就是“我”在信仰探索道路上渐渐意识到不能相信任何一个其他人,要相信上帝,而克服原始的冲动和依靠理性就是相信上帝。

七、叙事时间分析

故事时间指的是事件发生所需的实际时间,叙述时间指的是用于叙述事件的时间,也就是篇幅。叙事时间中还有时序、时距和频率的概念。

  在本小说中,叙述的时序与故事发生的时序相同。时距方面,叙述时间基本等于故事时间。在频率方面,本小说属于单一叙述,即讲述一次发生了一次的事件。

  因此,从本小说叙述的时序、时距和频率来看,辛格让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流动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叙述是客观的,不掺杂任何评论和说教,这又能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但纵观全文可以发现小说的时间线索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有意弱化了时间。作者将空间强化了。

八、叙事空间分析

空间在叙述过程中具有的结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既能提供故事人物必要的活动场所,又能展现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揭示主旨。

  在该部小说中,人物关系的建立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皆是通过空间位置的变化实现的。“我”先在巴士上结识了Weyerhofer夫人,然后在餐厅结识了Metalon母子等等,作者通过巴士、巴士上的座位调换、餐厅、旅馆等一系列空间的变换,将情节层层深入地推进。这些一个个的封闭空间都是巴士的延伸,巴士就是一个社会,充满了欺诈、诱惑和欲望,人不能被假象遮蔽双眼,不能被欲望冲昏头脑,无论何时都保持理性和克制才是上帝所期望的。

九、角色特征分析

对于角色特征的分析请见下文的角色特征列表和对列表的解释。

  角色特征列表:角色特征列表中的角色是小说中出现的最突出的几个角色,即“我”,Weyerhofer先生,Weyerhofer夫人,Metalon女士以及 Mark。除了“我”之外,其他角色以对出现,Weyerhofer先生和Weyerhofer夫人为一对,Metalon女士和Mark为一对,每一对均由一男一女组成。从对话可以看出男性的话语都有清晰的逻辑,女性则更感性。相比于女性,“我”对男性更具戒心,更愿意和女性交流。

  

  我W e y e r h o f e r先生W e y e r h o f e r夫人M e t a l o n女士M a r k男性 + + - - +犹太人 + - + - ?A s h k e n a z i犹太人 + - + - -富裕 - + + + +年老 - + + - -欧洲人 - + + - -

  在是否是犹太人方面,“我”是犹太人,Weyerhofer先生不是犹太人,Weyerhofer夫人是犹太人,Metalon女士不是犹太人,如果从母亲方来看,Mark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犹太人,不过我们可以把他看作是有犹太血统的人。

  而就算Mark是犹太人,他的犹太成分同”我”和Weyerhofer夫人也是不同的,“我”和Weyerhofer是Ashkenazi犹太人,Mark有Sefardi犹太人血统,这正如Weyerhofer夫人所说,车上只有她和“我”是犹太人。

  从表面上看,Weyerhofer夫妇和Metalon母子都是富有的,而“我”则相对贫穷。

  从年龄来看,Weyerhofer夫妇都上了年纪。

  就是否是欧洲人来说,Weyerhofer夫妇无疑是欧洲人,Metalon母子虽不是欧洲人,但在欧洲附近,受欧洲影响大。“我”和欧洲距离最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和其他人的隔阂。从民族上说,“我”和Weyerhofer先生、Metalon女士有隔阂。从犹太成分来说,我和Mark有隔阂。从性别来看,“我”更不相信男性。从财富和国籍来看,我和其他人都有隔阂。

  综合这一切,我发现,“我”和Weyerhofer夫人是最容易亲近的。Weyerhofer和“我”一样是Ashkenazi犹太人,小说中Weyerhofer夫人对“我”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和“我”一样有着东欧犹太人千百年间历练出的敏感。“我”逃出Metalon的诱惑可以说既因为自身本质的克制和理性,也因为Weyerhofer夫人多次对Metalon母子的恶性评价。

  在此,我们又能回到主旨,作者想表达的就是上帝是存在的,要追随上帝只有克制原始欲望和保持理性,在这个充满欺诈和诱惑的世界能置身事外,才能进退自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