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申翊圣,字君奭,自号乐全堂,又号东淮居士,出生于1588年(朝鲜宣祖21年),逝世于1644年(朝鲜仁祖22年)。其父申钦,官居领议政,是朝鲜时期著名的文人,与李廷龟、张维、李植并称为“朝鲜汉文四大家”。作为申钦的长子,申翊圣十二岁时便娶宣祖三女贞淑翁主为妻,得封东阳尉。①而这样一位相门长子、御前驸马,在其五十六年的人生中,可谓看遍万山风采,历尽世间浮沉。父亲流放,家姐离世,自己也在光海君时期遭遇放逐,在人生的前半期踏遍荆棘。仁祖反正后,作为驸马,他享受着富裕的物质生活,这让他可以游览金刚内外山、体验东海的风流,也能归于田园,尽享生活的乐趣。而在晚年,却又身陷囹圄,因李烓告密而被绑至沈阳,“缚手而拘于东馆”。②申翊圣的一生和朝鲜王朝最动乱的时期是完美融合的,他经历了1592年的壬辰倭乱、1597年的丁酉再乱,到之后的光海君篡权、丁卯胡乱、丙子胡乱以及最后的大明覆灭,在这种混乱的时代里,申翊圣可谓是有气节的,反对废母论、禫服从军征讨李适之乱、从始至终坚守对明的忠义等等都是其生动写照。申翊圣的文学作品大都收录在其文集《乐全堂集》中,而对申翊圣文学活动的研究,也都围绕着《乐全堂集》展开,现阶段,对申翊圣的研究并不多,笔者以“申翊圣”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只有延边大学张克军老师在其博士论文《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研究》③中涉及申翊圣的一些作品。而在韩国kiss和riss上以作为关键词检索时也并未出现太多相关结果,且主要集中于金垠廷老师的研究上。对于申翊圣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平山申氏家学、申翊圣纪游文学研究以及申翊圣的社会活动方面,这些布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很大程度地还原了作为相门长子、御前驸马的申翊圣的人生。而除了吟咏风月、乐山好水,申翊圣身上也流露出很浓厚的现实主义倾向,这些倾向在其面对诸如废母、胡乱等一系列事件时表现的气节上得以体现,而在《乐全堂集》中,尤其是赠予使臣的几篇序文中,也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的一些深刻思考。本文则欲将关注点从相门长子、御前驸马的风月兴致转移至申翊圣作为“斥和派”代表具有的现实意识上,以收录在其《乐全堂集》中的使行赠序文为中心,利用文献分析法,结合相关史料,对申翊圣的现实意识进行研究。
二、申翊圣的现实意识
申翊圣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人,金垠廷老师在论文《樂全堂申翊聖》中,把申翊圣的文学生涯分为了三个阶段,青年挫折时期、壮年对归去来的憧憬时期以及老年后实现田园生活的时期。④在申翊圣的文集中,很大一部分是其游览山水、吟咏风月的诗文,他自己也说道,“性喜山水,所遊歷妙香、西嶽、五臺、金剛,躡毘盧望北海上諸山,循海而東登大嶺,其他域內名山大川,跡殆遍也”。⑤而这个有着浪漫情怀的人,却一直恪守着自己内心的一份气节,作为“斥和五臣”之一,他对现实有着很深的思考。光海君十年(1618年),领议政韩孝纯率百官廷请废母,申翊圣自始至终未曾参与,还说道“戊午奸臣議廢母后,驅廷臣以爲請,余不從論以遠竄”;⑤仁祖二年(1624年),李适之乱时,请求禫服从军;⑥1636年丙子胡乱期间,护送仁祖至南汉山城,并极力反对世子入质沈阳;⑦仁祖十七年(1639年),朝鲜王朝在汉城附近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即三田渡碑,上命申翊圣书写碑文,而其以右臂萎痺为由,拒写碑文;1643年,因李烓告密,包括申翊圣在内的“斥和五臣”被绑至沈阳,后因世子求情才被释放。这些经历是申翊圣人格方面的写照,而这种区别于浪漫主义的性格虽然在其文集中没有大量反映,但是从一部分作品中还是能窥其一二。本文主要分析对象是收录于《乐全堂集》中的使行赠序文,整本文集中一共有四篇,分别是《奉送李參判顯英航海朝天序》(1619年)《奉送李判書廷龜朝天序》(1620年)《奉送金淸陰尙憲航海朝天序》(1626年)以及《送韓參判仁及朝天序》(1633年)。下面将根据四篇使行赠序文的内容,剖析申翊圣的现实意识。(一)形势分析策略谏言
作为坚定的“斥和派”人物,申翊圣自始至终都是主张对明的忠义的,这种意识在在《奉送李參判顯英航海朝天序》中大量体现出来。抛开使行赠序文惯有的套路内容,他在此文中对现有局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申翊圣对清作出了“虜不易”的评价,“今之論兵者,難倭而易虜,此知倭難而不知虜不易也”。⑧申翊圣举了戚继光抗倭及抗虏的例子进行了分析,嘉靖年前,倭寇犯明,大将军戚继光不费吹灰之力全灭之,而对于虏,却要训养屯兵,不可与之骤决。在倭虏实力对比之下,申翊圣判断出虏并非人们所说的不堪一击,而实为胜之不易。其次,申翊圣对朝鲜应采取的行动策略也是有所看法的。“我之尙君臣父子襟裾焉者。實先皇帝再造力也。苟可以利中國。則當以社稷從。固不待談者之口。而若不勝匹夫之忿。昧經遠之圖。決憑河之怒。暴前而折。卒不可支吾。奴益無東顧之虞。專於攻關。天下事去矣”⑧在申翊圣看来,明朝对于朝鲜是有着再造之恩的,所以朝鲜应当尽整国之力以助明朝。但是行动要有策略,朝鲜不能过于轻视清的实力而作出匹夫之怒,如若朝鲜全军覆没,则清更无后顾之忧,便可专注于入侵关内。
“益備關毋內。而得如大將軍者。設法制奇。蓄銳於中。操百勝之道。靜而竢之。奴進退失圖。不數年而自困。我承其弊。首尾齊擧。奴必不暇要領而成我擒矣”⑧
他认为,朝鲜要养精蓄锐,等候时机,待清进退两难之后,就能和明联合首尾齐攻,拿下清虏。这种看法的可行性虽然仍需商榷,但是申翊圣表现出来的对于局势的分析,以及欲与明联合共擒清虏的策略确是流露了他的现实意识。
(二)得君干事荣辱无关
如果说在赠予李显英的序文中,申翊圣的现实意识体现在了他对于形势的分析及对策略的谏言上,那么在《奉送李判書廷龜朝天序》一文中,他对于“得君”、“干事”以及荣辱的看法则是其现实意识的另一种流露。此文写于1620年李廷龟辩诬出使之际,在此之前,李廷龟已有三次出使经历,分别为1598年戊戌辩诬之行、1604年奏请册封世子之行和1616年奏请冠服之行。此次出使之前,李廷龟因反对废母论而离开朝堂在外待命两年有余,加之身体原因,外界多以此次使行艰难而称,但申翊圣在这篇序文里表达自己对李廷龟此次使行”非难”的看法。
“公於是役。奚其難奚其難。夫爲人臣者。得君則幹事。得君非難。以不失其正爲難。幹事非難。以不失其道爲難。以才致庸。以德致位。公之所以得君也。殫力悉心。辨國厚誣。公之所以幹事也。然此外也非內。何足以觀公之志盡公之迹乎。圭組非榮。徽墨非辱。公之志然也。身可辱道不可絀。公之操然也。其得之也正。其失之也亦未嘗不正。故榮無所欣。辱無所戚。所謂能辨乎榮辱之境者非耶”⑨
在申翊圣看来,得到君王的信任重用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但二者都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如何“不失正”、“不失道”,“得君”在于才与德,而“干事”就是要竭尽所能为国辩诬,这些都是李廷龟不缺少的。另外,申翊圣对于荣辱的看法也是独特的,他觉得人之志,要不以封荫为荣、不以徽墨为辱,能够坚守自身之道,做到不以荣喜、不以辱忧,荣辱无关,这才是真正看清了荣辱的一种境界。且李廷龟是有“四德”之人,“忠者仁之符也。誠者理之恒也。和者誼之通也。文者質之用也”⑨,忠诚和文这“四德”也会让李廷龟顺行于天子之庭,所以他提到李廷龟辩诬之行并非难事。
虽是对李廷龟品行操守的赞赏,但申翊圣在此文中表达出的对于“得君”、“干事”以及荣辱观的看法确是有其道理的,君子能坚守其正不失其道,看淡了荣辱也就看清了荣辱。
(三)利器试盘错,逸蹄骋峻坂
申翊圣在《奉送金淸陰尙憲航海朝天序》一文中表达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利器试之盘错,逸蹄骋乎峻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他在文中称赞清阴金尚宪,“以公爲鑑水。以公爲衡石。以公爲砭藥。以公爲鹽梅”,⑩而作为国之利器,自然要接手最为艰巨的任务。“今之受委。莫難於聘上國而專對也”,⑩使行是最为困难的任务,不仅关乎朝鲜一地之得失,还影响天下之安危,“上之使公。非故斥公。而賢公也”、“上之歷試公者。所存深也”,⑩所以面对这样的任务,君主能选择的也只有最杰出的金尚宪了。
我们可以直观地把这些内容理解为申翊圣对于金尚宪的称赞,但其中确也反映了他的一种思想意识,利器试盘错,逸蹄骋峻坂,好钢就是要用在刀刃上。
(四)祸福相倚方生方死
申翊圣在前三篇序文中流露出的现实意识还可以说是具体的,但他在第四篇序文《送韓參判仁及朝天序》中表达的意识则是非常抽象的。“余觀世之司進退者。自謂核名實。尺寸不遺。其氣勢又可以榮辱人。而其所榮者。果皆賢耶。其所辱者。果皆不賢耶。賢不賢強名。而榮辱爲實際也。推移嬗變。倚伏無端。近乎方生之說也”?
申翊圣在这段话里,表现出了强烈的辩证和质疑意识。朝堂之中负责百官晋升贬谪的人,都以自己为标准判断考核别人,但申翊圣却对这种所谓的标准产生了怀疑的态度。在他看来,韩仁及“頎然其軀。儼然其儀。文藻斐然。筆翰爛然”?,却淹滞不振数年,而这难道不是那些人遗失尺寸的地方吗?他提到了庄子的“方生之说”,提出了福祸相依方生方死的看法。
“余益信蒙叟之言。不凝滯於物也。或虞元之之行。涉風濤也。歷徼警也。憲綱之少密也。余以爲是三者。益於元之之身多矣。天風海濤。龍騰鯨作。壯吾觀一也。儲胥星羅。刀斗不絶。厲吾志二也。嚴約束恪憲令。飭吾操三也”?申翊圣对于庄子的这种“方生之说”流露出了很强的信任,体现在他对于使行本身的理解上。别人看到的使行中是波浪滔天的凶险、危机重重的黑暗、规矩的散漫混乱,而在申翊圣眼中,天风海涛能开拓眼界、打斗危机能磨砺意志、而严于律己更是能锻炼操守。在他的意识里,一切事物的两面性变得越发清晰,所谓标准,只是那些人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罢了,而生死,也是连绵不断的,无生亦无死。
三、结语
作为相门长子、御前驸马,申翊圣的人生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生活中,他享受归去来的生活,陶醉在自己的田园时光里,又踏遍名山大川,吟咏风月,除此之外,还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这样一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对于现实,也是有很多自己的意识想法的。我们在《奉送李參判顯英航海朝天序》中看到了他对于形势的分析以及战略的谏言,在《奉送李判書廷龜朝天序》中读出了他对于 “得君”、“干事”以及荣辱观的表达,在《奉送金淸陰尙憲航海朝天序》中把金尚宪比作利器、逸蹄,能砍掉世间盘错、驰骋天下峻坂,以及在《送韓參判仁及朝天序》中流露出浓烈的方生方死福祸相倚的意识。从相门长子、御前驸马到“斥和五臣”、为明守义,从浪漫到现实,申翊圣的形象是丰满的,也是传奇的。注释
①金尚宪.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六碑铭[M].东阳尉申公神道碑铭.
②仁祖实录46卷[C].仁祖23年2月23日,丙子,第二条记事.
③张克军.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研究[D].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⑤申翊圣,乐全堂集序·乐全居士自叙。
⑥仁祖实录4卷[C].仁祖2年1月25日,庚辰第一条记事.
⑦仁祖实录46卷[C].仁祖23年2月23日丙子第二条记事.
⑧申翊圣.乐全堂集卷之五序·奉送李參判顯英航海朝天序.
⑨申翊圣.乐全堂集卷之五序·奉送李判書廷龜朝天序.
⑩申翊圣.乐全堂集卷之五序·奉送金淸陰尙憲航海朝天序.
?申翊圣.乐全堂集卷之五序·送韓參判仁及朝天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