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自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来,名实关系的问题自此便成了诸子思想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基础之上,他们对名实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论述。荀子、韩非子、惠氏和公孙龙都曾对名实问题作出过自己独特的阐释。作为“正名”思想的缘起,在名实关系问题上,孔子便对整个中国哲学的“名学”思想产生了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
在诸侯异政,政治社会和伦理关系混乱的情况下,孔子的“正名”思想对于稳固政治环境和安抚社会动乱不安的局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孔子作为奴隶主贵族中的一员,他的“正名”思想更多的是想重启奴隶主贵族阶级制度,《论语》一书中在描述到和“正名”相关处时,他的思想中不止一次地渗透出了名在实先,名决定实的意味,更多的情况下,孔子的“正名”是以旧名定新实。既然孔子提出“正名”思想就是为了达到正政的目的,那么他绝对不能忽视的就是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在其名实观念中便反映了这种保守的思想,即厚古薄今。本文正是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基础之上,从孔子的阶级地位,历史背景出发,在名实关系方面,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对孔子的这一思想进行一次批判性的阐释。
一、“正名”思想的来源及其历史背景
春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形态及社会关系正发生得巨大的变革,社会开始由奴隶主贵族宗法制度转向到封建地主阶级制。作为奴隶主贵族中的一员,孔子看到了社会在这种转变过程中的混乱局面。胡适先生曾在其《先秦名学史》中记录道:“与孔子同时代的一个人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天下无道’就是这时期最普遍的特征描述。”①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学,他曾经描述过孔子所处的时代境况:“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②由此可见,孔子所在的时代社会的确是处理礼崩乐坏的状态。《论语》颜渊篇中记载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识诸?’。”③143这正是孔子有感于当时的社会而生发的治国之道。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正名”的思想。在孔子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名实不符,名实不相称的现象此起彼伏,他认识到这一切混乱的根源皆在于“名不正”。孔子从“名不正”逐渐推进到了国家治理的层面,这同样也是他认定需要“正名”的原因所在。在《论语·子路篇》中曾记载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④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孔子这一思想所要纠正的并不是用词不当的问题,而是有关古代礼制,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的问题,在孔子看来礼制和名分上的用词不当是关系到社会政治和伦理的相关问题的。他试图以君臣和父子关系为出发点,建立一套完整的“正名”体系。“孔子站在奴隶主贵族的阶级立场上,对这些名存实亡,名存实变,亦即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领域‘名实相怨’的冲突深恶痛绝,达到了‘不可忍’的程度。”⑤《论语》八佾篇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⑥24八佾本为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做一佾。八佾是八行,六十四人,按照礼法,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大夫四佾。季氏所用应为四佾。但他却越礼而行,这在孔子看来是不合其臣子的身份地位的,季氏的这一行为实际上也是无视君臣之礼的表现。
在《论语》八佾篇中曾经提到了一件事情,即鲁定公问孔子,君子和臣子之间究竟该以一种怎样的关系相处的时候,孔子当即答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⑥32季氏的越礼行为在孔子看来是一种不忠不义的表现,不忠在于他不懂君臣有别,为人臣应该忠于君主不可僭越,不义表现在其不知礼法规则。所以当孔子知道季氏用八佾舞于庭的时候,便发出“不可忍”的憎恨之声。在《诗经》中曾经记载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⑦这是孔子推崇的一种传统的礼法观念,而社会上出现的礼崩乐坏、君臣混乱的局面,正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极大破坏。他认为正名乃是结束这种国家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的唯一有效途径。孔子的“正名”学说是直接服务于他所维护的奴隶主贵族宗法等级制度的。所以在面对这样一种混乱局面的情形下,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
孔子的“正名”思想在先秦名学理论中占有核心的位置,是先秦时期名学思想的开路人,这个理论对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名学思想都有极大的影响。
二、从名实关系的角度谈对“正名”的批判
自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后,先秦乃至先秦以后的整个时期,各儒家学派不可避免地要谈及名实关系的问题。而对于名实关系中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更是有深刻的探讨。孔子作为名实关系的缘起者,他对名实关系的核心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做出了自己的见解。孔子希望可以通过“正名”达到正实,进一步修正当时社会出现的礼崩乐坏的情况。他认为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混乱皆在于“名不正”,所以必须要通过“正名以正政”的方式来恢复政治和伦理的固有秩序,而这一恢复的途径便是周礼。孔子的一生都在为恢复周礼而奋斗,其目的也正是以周礼做为“正名”的标准。也就是孔子要大力提倡的——恢复周礼。因此,孔子大力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更相信,“不学礼,无以立”。“礼的作用就‘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⑧。正因为他的理路方法是正名以正实。由此可见,我们便可以发现在对名实关系问题的看法上,孔子是认为名在实先的,一个事物因为有了其名,其实便是被规定好了,不可更改的。这是孔子思想中出现的唯心主义的苗头所在。我们不否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正名对于成事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一旦我们有了明确的概念区分,对于在生活中指导我们的实践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夸大了名对于实的作用。“春秋时期实际上引起混乱秩序的不是由于人们对于事物概念的不清楚,而是社会内部矛盾充分暴露的必然结果。周公之礼并未失传,而季氏废丘赋用田赋;只有天子能用八佾,礼有明文,而季氏要‘八佾舞于庭’;以臣杀君,不合周礼,陈怛不是不知道,他还要‘弑其君’。”对于这些上述的所有的僭越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认为就是名词概念含义不清楚而引起的。将“正名”看成是成事的先决条件,不可避免地就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这是其为后人所诟病的一点,也是其“正名”思想局限性的最大表现。
对于孔子的以名定实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表现在《子路篇》中,当子路问孔子卫王等着他去治理国政,他先首先干什么时,孔子当即就说出了:“必也正名乎!”随后讲到了由“名不正”而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③150名必可言,言必可行,这就是孔子以名定实思想的具体应用。当孔子看到社会上出现:臣子弑君,子弑父的现象,他痛心疾首之于这种境况,便作了《春秋》,但是在《先秦名实研究》中有记载,春秋是天子才能做的,而孔子仅仅作为一个臣子,而且他是如此的重视名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在这本书中做出了回答了:“孔子也知道作春秋,评点国君与诸侯本是天子之事,但在礼崩乐坏,贵贱无序的春秋时期,孔子也不得已而为之,并将之视为宣传和达到‘正名’,使乱臣贼子臣服的有效途径。”所以孔子曾经说过:“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便是对“保守”之说的最好最有利的回击。
但纵使如此,我们仍不可否认孔子正名思想中的的确确透露出了这种名在实先的倾向所在。而这种倾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便被人们所抛弃了。因为其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碍于自己的阶级地位,孔子对名实关系问题的回答,明显地带有落后思想。
三、从历史发展的眼光谈对“正名”的批判
孔子提出的正名思想,对当时社会名实混乱的局面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在其思想中,表现出来的名在实先,名为第一性,实为第二性的唯心主义观念却是有其相对较大的局限性的。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其必然是应该受到批判的。可见孔子由于固守周礼之规范而明显地忽视了事物的客观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论语·雍也篇》记载到孔子曾对古代盛酒的一个器皿做了如下的感概。孔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③70孔子所认定的觚是有棱角的,所以当他看到有人把圆形的酒器也命名为觚的时候,孔子便感叹于此中名实不符的失礼的社会现象。这恰恰是因为孔子自身所持有的旧的名实印象在这种事件的确认之中所起的作用,倘若我们在更深层次地探讨分析一下,我们便可以看出孔子因为其名在实先的理路,他所持有的“名”全是他自己所处时代的旧名,而社会却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的。在这里,孔子这种用旧名定新实的方法是有违历史发展潮流的。从中也看出了孔子以名定实的思想不合理之处。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正是处于从奴隶主贵族宗法制转向到封建地主制阶段之中,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新的东西的出现,旧的东西的衰落。这乃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在孔子那里,他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为目的,提出了准确和详细的“礼治”思想,我们在前面也提到,他的这种主张中暗含了历史不易的思想因素。“在康有为看来,变革乃是历史的常态。”“盖变者,天道也,天不能有昼而无夜,有寒而无暑,天以善变而能久;火山流金,沧海成田,历阳成湖,地以善变而能久;人自童幼而壮老,形体颜色气貌,无一不变,无刻不变。”所以我们可以明白的是,无论是历史还是个人都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着的,这是万世不变的永恒规律。
马克思也曾在其著述中不断地提到,我们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发展规律,反之而是应该顺应它,在认识世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对于孔子提出正名而言,他更多的是希冀以旧名定新实,这种思想的保守要素影响了他的正名的思想的更大的发挥。我们不可否认孔子提出正名思想的独到和敏锐之处,但是其思想要素中的厚古薄今的思想却是应该被我们所扬弃的。
所以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孔子的正名思想必然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孔子所认定的名实关系是名实第一性的,在事物发生变化,与固有名称发生矛盾的时,所做的工作并不是重新厘定新名,而是根据旧有之名,即表示奴隶主阶级等级秩序的名分来否定社会发展变化着的客观事实。正如马克思所传达的思想一样,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携带着其历史和阶级的烙印,这是我们不可逃避地命运,孔子虽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但也不例外的携带有这种局限性的思考。
四、结语
孔子虽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但是他也不可避免地携带了历史和阶级的烙印,在这种情形,我们便更需要对其思想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许多思想一直影响人们至今,其中“正名”思想便是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提出来以期重整“朝纲”的。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正名”思想提出有助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伦理纲常,这一思想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也产生了众多的影响。但是囿于孔子所在阶级和所处的历史环境,他的“正名”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其局限性的色彩。在其“正名”思想中不断地出现名在实先的唯心主义因素。以旧名定新实,以及其表现出现来的厚古薄今的保守主义思想完全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历史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这几点正是反映了其“正名”思想的局限性所在,本文便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对孔子的“正名”思想进行一个批判性阐释。注释
①胡适.先秦名学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10:35.
②孟子,著.杨伯峻,译.孟子译注·滕文公章句下[M].中华书局,2008,10:116.
③孔子,著.杨伯峻,译.孔子译注·颜渊篇[M].中华书局,2008,10.
④孔子,著.杨伯峻,译.孔子译注·子路篇[M].中华书局,2008,10:150.
⑤胡适.先秦名学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10:27.
⑥孔子,著.杨伯峻,译.孔子译注·八佾篇[M].中华书局,2008,10:24.
⑦王秀梅,译注.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M].中华书局,2006:299.
⑧胡适.先秦名学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10:3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