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疏离感,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其文化认同,坚定其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育人 文化自信 现代价值
★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编号:2017SJB1637);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苏北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构建及效能评价研究—以淮阴工学院为例》(编号:2017SJB1645)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流动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2017年12月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现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具体表现为:
(一)对传统文化经典不够熟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签,生活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域,长期接受这种文化的浸润,必然表现出该文化的特征。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由于社会的转型、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感。现在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不多、不深,很少主动阅读中华文化经典。最近有一个关于阅读的调查,说中国人中的18-23岁的年轻人对“阅读”和“读书”的关注度不足5%。连书都不读,况乎传统经典。不读经典,难以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对中华传统美德缺少认同
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些美德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征的宝贵财富。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其核心内容曾被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即古人所谓的“五常”,称之为“常”,意即是最基本的德目或最核心的德目。传统美德虽然产生于历史,但却具有着超越时代的价值,今天虽然我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但社会主义道德与传统道德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以传统美德为根基。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对传统美德比较冷漠,缺乏认同。
(三)对中华传统节日比较冷漠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来源和意义。比如清明节,主要活动是祭祖,表达的是慎终追远的思想;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吃月饼,寄寓的是对团圆平安的祈盼;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会开展隆重的庆祝活动,活动以祭祖、道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总的来说,中国传统节日主要表达的是亲情,特别是对逝去的祖先的怀念。孔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青年学生现在对中华传统节日比较冷漠,也不能理解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认为那些只是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形式。相反,他们对一些洋节倒是很看重,比如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疏离让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个时代的价值观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凝结着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中华文化已绵延数千年,其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已成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3]。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必将能够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18中国人自古就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精神追求。社会主义道德是传统美德是一脉相连的,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必须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三)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需要
木心先生曾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审美能力能够让人艺术地生活,提升对生活的感知和领悟。这种能力需要培养和积淀。美学家蒋勋说他曾陪一个企业家去希腊看帕特农神庙,到了之后,那个老板很失望,说花了这么多时间来看几根破柱子不值得。离远了美,就是远离了真正的生活。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提升我们的生活品味。中国人对美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即使物质馈乏,也“不改其乐”。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创造了无数让人叹为观止的诗歌、戏曲、小说、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感、价值追求和生活感悟,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最宝贵的资源库。
三、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虽然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很重要,但要实施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古文的数量曾遭到严重削减,原来篇幅就不多,一经削减,就简直变成点缀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物质方面的原因。教育为生产服务的理念,让我们过于强化技术教育,从而弱化了人文教育;二是认识方面的原因。认为古代文献是历史的产物,已与今天的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只是“博物馆式”的存在,没有必要再给现在的学生講了。本科教育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人文教育往往成为一个陪衬和点缀。这导致我们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早在春秋时候,孔子就讲过:“君子不器。”意思是,理想的人格不应该只是一个工具性存在。社会发展需要技术进步,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但不管是哪一类的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人既是工具性存在,又是目的性存在,掌握技术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如果不懂得生活,那掌握技术的意义何在呢?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掌握技术又懂得生活的人。现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就是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理性认识。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重视师资培养,开设相关课程
现在普通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缺乏相应的人才。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热爱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这项教育活动是难以有效推进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学校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文类师资力量比较强,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而一般普通院校,师资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是要把传统文化专业师资的作用发挥起来,要求他们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通识选修课或讲座。二是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培训,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三是要提高其他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的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和宣传能力。
(二)开展丰富活动,营造文化氛围
高校要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是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让大学生通过与经典接触,了解中国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围绕传统节日开展纪念或庆祝活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日”[5]。应该围绕传统节日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加深其对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了解。三是开展传统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精彩的展现。可以开展一些书画比赛、展览,培养大学生对书画艺术的兴趣和鉴赏力。让戏曲、民乐走进校园,让大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戏曲,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三)运用现代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要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提高其教育效果。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改变,手机、电脑已成为其必备生活工具,在线已是其生活常态。传统文化教育要善于通过先进的网络平台,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当然,再先进的技术,再好的文化,必须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内容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教育手段的选择,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2]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
[3] 习近平论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0.
[4]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18.
[5]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5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