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阿拉伯裔美国作家对阿拉伯人形象的构建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5177
陈晨

  摘 要:阿拉伯裔美国文学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杰作,以其独特的方式彰显魅力。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阿拉伯裔美国作家。他们中很多人意识到在美国流行文化中,阿拉伯人的形象大多是被扭曲的,他们结合自己在美国生活的感受,试图在小说创作中重新构建阿拉伯人形象。阿拉伯裔美国作家爱敏·雷哈尼的代表作《哈立德之书》与戴安娜·阿布·贾布尔的小说《阿拉伯爵士乐》这两部小说体现了两位作者在作品里对第一次移民浪潮和第二次移民浪潮里的阿拉伯人形象的构建,分析这两部小说中的阿拉伯人形象可以矫正流行文化中被贬低的阿拉伯人形象。

  关键词:《哈立德之书》 《阿拉伯爵士乐》 阿拉伯人形象 阿拉伯裔美国文学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人文社科项目“美国文学中的阿拉伯穆斯林形象研究”,项目编号:ZZZC201645

  形象指的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的总体认识。”[1]23形象的产生离不开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的影响,因此形象也是社会集体想象物。周宁教授曾提到,西方现代文化中的“他者”镜像,“可以是理想化的,表现欲望和向往、表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冲动,也可能是丑恶化的,表现恐惧与排斥,表现自我确认与自我巩固的需求。”[2]由于社会政治事件以及舆论的导向,阿拉伯人这一“他者”镜像逐渐丑恶化,遭到了西方社会一定程度上的恐惧和排斥。国内外对于阿拉伯人形象的研究,均集中在流行文化和影视传媒方面,并且阿拉伯人的形象大多是扭曲的。很多阿拉伯裔美国作家意识到了这一现象,他们结合自己的感受,积极地投入创作,试图在小说中重新构建阿拉伯人形象。本文以阿拉伯裔美国作家爱敏·雷哈尼(Ameen Fares Rihani)的代表作《哈立德之书》(The Book of Khalid)与戴安娜·阿布·贾布尔(Diana Abu-Jaber)的小说《阿拉伯爵士乐》(Arabian Jazz)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两部小说里在第一次移民浪潮和第二次移民浪潮里的阿拉伯人形象的构建,以矫正流行文化中被贬低的阿拉伯人形象。

  一、世纪之交阿拉伯移民的爱国情结

  爱敏·雷哈尼是一位用英语和阿拉伯语创作的双语作家,他的创作不仅增添了阿拉伯文学史的光辉,也为美国阿拉伯裔文学增添了荣耀。他创作的著名小说《哈立德之书》被很多人认为是阿裔美国文学里的第一部小说,通过描写两个黎巴嫩男性在世纪之交移民到美国的旅程,表面上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实则探讨了文化的共存。主人公哈立德的这段旅程在深层意义上来看是一段精神之旅,当他从美国返回中东时,东西方世界在其精神上融为一体,他迫切地想用自己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唤醒国人进行改革。

  哈立德是美国早期阿拉伯移民努力奋斗的典型形象,透过他的经历,不仅能反映出在第一代向美国移民的浪潮中,阿拉伯新移民的普遍想法——追求美国梦,还能反映出在接触了西方思想之后阿拉伯青年的爱国热情。爱敏·雷哈尼笔下的阿拉伯人是一种通过社会打磨过后进取的、愿意吸收西方新事物,新知识,然后回国为祖国服务的有志爱国青年形象。

  初到美国时,他和好友萨克伯像当时的大多数叙利亚移民一样做小贩依靠倒卖假的圣地的小装饰品为生,在他了解了资本主义的实质之后,他发现在美国工业文明繁华的背后是人们道德的堕落和精神的空虚。他要回到自己的国家去,他向好友萨克伯说明了他要回国的原因“因为我们的国家要发声,并且她选择了我来为她发声,我感到如果我不回应,不回到她的怀抱,她就永远变成哑巴了。不,我不能再呆在这儿了” [3]128哈立德感觉到了他的人民对他的需要,他的祖国对他的召唤,他离开美国,返回故土,重新审视东方,希望能通过改革重新振兴自己的国家。伴随着1908年爆发的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宣扬自由、友爱和平等,回国后的哈立德將自己作为新信息的传递使者,他与教会的腐朽作斗争,不断批判国家的政权,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所期盼的改革成效不大,最终在教会与政权的共谋下,他被开除出教区,即使这样,他仍然爬上清真寺的布道坛,发表了一场关于改革和革命意义的演说。他呼唤宗教改革先于政权变化,嘲讽盲目地采用法国大革命的改革方式,指出这必将以流血牺牲和暴政统治而告终。然而回应他演说的却是全体教徒的盛怒,认为他是异教徒。无奈之下他从大马士革逃往埃及。

  哈立德是一位积极倡导改革和创新、具有现代思想的阿拉伯青年,他不遵从旧制度,不愿被权势禁锢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受教育的过程不是简单重复的接受前人尤其是权势已经建立好的教条和概念,而是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拥抱改革和变化。他在读书时,“为了不让书籍影响自己的思考,在每读完一本书之后,他就把它烧了,通过火来洗礼自己的理想” [3]51“如果思想一开始就被权力的封印所禁锢,那么一个人对知识、对世界的理解不论时间长短,都是受到阻碍的” [3]71他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应该是自由的,他呼吁国人不要害怕,勇敢向前冲破枷锁。

  美国生活的经历拓宽了哈立德的视野,他感到美国既是敌人又是恩人,一方面这里能让人通过奋斗享受物质的繁荣,另一方面这里的生活又极易使人精神空虚。自己的国家缺乏的是西方国家的现代性,而不缺乏思想。哈立德感受到如果把西方文化的长处与东方文化的长处相结合的话,那么东西方融合的世界才是既繁荣又充实的。

  二、第二次移民浪潮中阿拉伯人的故乡情结

  如果说爱敏·雷哈尼笔下是进取求知的爱国青年形象,那么戴安娜·阿布·贾布尔在小说《阿拉伯爵士乐》中,则通过一个阿拉伯裔美国家庭身份的复杂性,表现了在美国生活的中下层阿拉伯人面对自己身份的困惑以及在美国的生存困境,塑造了一批令人惋惜,又令人同情的草根形象。对于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优秀形象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生活在美国的阿拉伯人都是平凡的个体,对平凡人物的描写能更加直白地将生活的本真,人性的困惑呈现出来。主人公穆图西姆·瑞莫(MatussemRamoud)在1959年从约旦移民到美国,并与当地的一个美国人结婚,有两个女儿杰莫若(Jemorah)和梅尔维纳(Melvina)。他的妻子诺拉(Nora),由于第一次去约旦安曼(Amman)时感染了伤寒而不幸去世,使他成为了鳏夫,二十年来他独自与女儿们生活在一起。穆图西姆是第二次移民浪潮下的阿拉伯人,阿拉伯第二次移民浪潮始于20世纪50年代,与第一次移民浪潮中阿拉伯人出于淘金的目的不同,这次移民主要为了躲避中东世界的战争与骚乱[4]他们的移民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是被迫的而非自我的主动选择,所以这一批移民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无奈。他们在美国艰难度日,语言障碍、社会政治原因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使他们沦为社会底层劳动者,草根民众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首先考虑在美国站稳脚跟,养家糊口,只能从事一般劳动,他们地位低下,默默无闻,不被重视。

  对这个阿拉伯裔家庭来说,失去妻子、失去母亲与失去家园相联系,这种移民的无根性最终导致全家人的迷失自我。二十年来妻子诺拉不仅仅是记忆,她会从任何一个角落突然出现,影响着家里所有人,不仅使穆图西姆变的古怪,而且使两个女儿也变得神经质。姐姐杰莫若一直未婚,麻木地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总是不确定自己的身份是美国人还是阿拉伯人,还是阿拉伯裔美国人。妹妹梅尔维纳是个直率且尖刻的护士,她总是对病人的疾病感觉很生气。表面上看是妻子和母亲的缺失导致家里人行为异常,更深层次上是自我家园的丧失给他们带来的心灵伤痛无法愈合的结果。

  穆图西姆和女儿们与阿拉伯的亲人们一直保持着联系,阿拉伯的亲戚们希望他们能够搬回约旦,或者至少看见这两个姑娘嫁给阿拉伯男性。小说的三个人物一直面临着两种文化和两种身份,同时在美国生活还遭受着种族歧视,这让他们一直处于是否要离开美国的艰难抉择之中。穆图西姆表面上是一个开心、宽容、自制的人,内心却是悲伤和孤独的,他自学成了爵士乐鼓手,与当地的一些音乐人定期在酒吧里演出,只有在演出时他才能找到自我,通过演奏他不仅能够排解失去妻子的伤痛,还能在音乐中找到自我 [5]240。演奏能使他感觉自己变得完整起来,能使他和自己的家乡联系起来,能治愈他的伤痛,是这个异乡人忘记辛苦和不快的方式。

  通过小说的叙述,穆图西姆家最早是在巴勒斯坦,“当全家从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城离开时穆图西姆只有两岁” [5]260对于阿拉伯裔美国移民,尤其是巴勒斯坦移民来说,家的概念是难以表达的①,小说通过地点的变换传递了移民们失去家园的失落感和无根性。随着岁月的流逝,穆图西姆的故乡情结越来越浓烈,故乡情结既是他情感的寄托,给身在异国他乡的他带来清凉的慰藉,又是他无法融入现代社会的羁绊。

  戴安娜·阿布·贾布尔的笔下阿拉伯人的草根形象,令人一方面同情他们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也惋惜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迷茫,不明白如何在保持自己民族性的同时还能融入现代美国社会。作者通过底层阿拉伯裔人物形象的塑造,力图让大家思考如何成为既有别于主流社会,又能与主流社会和平共处的阿拉伯裔美国人,在故乡,他们是故乡之子,是主人,在美国,他們是美国公民,同样是主人。

  三、结语

  自从2001年9.11事件之后,不少美国人把恐怖主义与阿拉伯人画上了等号,加之移民政策的紧缩,以及媒体的渲染和丑化,加深了美国人对阿拉伯人的偏见,阿拉伯裔美国作家对阿拉伯人形象的塑造是对西方视角下的阿拉伯人形象的一种反拨,是确认个人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他们将阿拉伯人在美国的生存境况反映在了小说里,试图引起美国社会对阿拉伯裔生存现状的关注。他们在用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和自我的经历诠释着作为一个阿拉伯裔美国人意味着什么。

  注释

  ①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1967年6月5日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勒斯坦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

  参考文献

  [1]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周宁.在西方现代性想象中研究中国形象[J].南京大学学报,2008(4):72.

  [3] Rihani,Ameen.The Book of Khalid[M].Beirut:Librairie du Liban Publishers,2000.

  [4] 马征.第二次移民浪潮中的当代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文学传统[J].文艺报,2015-03-11(005).

  [5] Abu-Jaber,Diana.Arabian Jazz[M].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mpany,199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