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看小说《复仇女神》在法国的接受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3800
刘晓旭

  摘 要: 法语小说《复仇女神》以德国党卫军军官的视角描写了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等的屠杀和德国的最终陷落。本文将从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两个方面分析这部小说在法国知识界的接受。

  关键词:乔纳森·利特尔 人物 主旨 复仇女神 纳粹

  法语小说《复仇女神》(Les Bienveillantes)由犹太裔作家乔纳森·利特尔创作,2006年一经出版,便占据当年秋天销售榜榜首。同年,《复仇女神》斩获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大奖及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这部近千页的历史小说描写了二战时期德国党卫军军官马克西米连·奥尔参与的多次大屠杀,以回忆录的形式记述了纳粹德国从二战初期势头凶猛到最终走向衰落溃败的历程。

  《复仇女神》自问世以来便在法国引起热议,在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许多欣赏以及批判的声音。本文试图从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这两个角度入手,探究《复仇女神》在法国的接受。

  一、人物塑造

  《复仇女神》对主人公马克西米连·奥尔及党卫军内从士兵到军官的各级纳粹分子从心理、语言及行动上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塑造了生动而立体的纳粹形象。法国里昂政治研究所的历史学家让·索勒沙尼认为这部小说描绘了纳粹上层军官强烈的屠杀意愿、官僚的思想动态以及官兵所进行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屠杀,刻画之细腻、描述之精确达到了以往的历史小说无法企及的高度[1]。而法国历史学家、纳粹主义和战争暴力史方向的研究专家克里斯蒂安·安格豪同样肯定了《复仇女神》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功之处。他认为小说前三百页是无可挑剔的,他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研究过的所有人物原型,并且小说对话的设计十分完美[2]。由此可见,总体来看《复仇女神》各类人物形象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历史代表性。

  《复仇女神》的主人公马克西米连·奥尔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克里斯蒂安·安格豪同时指出,主人公经历了整场战争,看到了发生的一切,这是不可能的[2]。同样发出类似质疑的还有《政治》期刊的评论。评论认为,小说主人公在战争中涉足欧洲大陆如此多国家和地区并在各处都留下了自己的思想印迹,如同在为一部耗资巨大的影片选角而造势[3]。这一评论表达了对于马克西米连·奥尔过于花哨的战争经历的质疑。同时,彼得·施特勒也在《世界报》专栏中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虚构的马克西米连·奥尔回忆录。他认为小说的讲述者十分不具有可信度,是一部糟糕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而且这一主人公讲着在其他一些战争的公式小说中也会出现的无趣话语[4]。事实上在小说中,主人公作为党卫军军官参与了德国在乌克兰进行的所谓解决犹太人问题,即各种屠杀行动;随后来到克里米亚和高加索地区进行情报收集;在斯大林格勒中枪负重伤康复后,被派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来又返回德国,最后在柏林陷落前逃到了法国生活。的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人物形象的战争经历十分完整而全面,不具有真实性。小说作者乔纳森·利特尔曾关于这一话题接受过《世界报》的采访,在他看来,事实上马克西米连·奥尔当然不具有真实性,他是一束X光射线,一台扫描仪。作者十分注意区分 “小说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这是因为小说创作手法不应和历史记录混为一谈。所以,如果我们不把小说的作用理解为“普及历史知识”,那么十分接近史实但未复刻历史的小说并不意味着不成功。正如巴黎政治大学教师阿德里安·米纳德所强调的,与传统历史之间的距离可以赋予小说人物一种无可比拟的力量[5]。由此可见,这一人物形象仅仅是一束光,指引读者走向历史的海洋,抑或是透过主人公看到纳粹的本质,至于其真实性并不适合成为阅读及分析过程中的重点。

  主人公马克西米连·奥尔的施害者视角极具创意。法国历史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专家、曾担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的丹尼斯·佩斯坎斯基对小说在获奖前便取得巨大成功的现象展开思考,他猜测,是否由于这部作品具有新颖的描述视角从而大获成功?在他看来,20世纪80年代多从“受害者”视角撰写战争回忆录,而这部作品却是另辟蹊径,从“刽子手”的角度进行刻画。在丹尼斯·佩斯坎斯基看来,《复仇女神》可能引领一个以“刽子手”(施害者)视角为主导的新的叙述方式[2]。所以,这部小说以施害者为核心的人物塑造手法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

  二、主旨表达

  《复仇女神》成功描写了主人公马克西米连·奥尔的个人经历,但小说在主旨表达方面对于整个纳粹屠杀心理的表现力度差强人意。克里斯蒂安·安格豪曾做过纳粹主题的研究工作,并对小说中描写的党卫军内部的知识分子拿起武器屠杀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这一内容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这种屠杀出于对犹太民族的仇恨,同样也表达了建立一个乌托邦的虔诚幻想,因为纳粹分子认为要想在被占领地区实现日耳曼化,就必须消灭犹太人、茨冈人等。他们的想法是“你死我亡”,同时他们也认为“杀掉犹太人才能实现美好的梦想”。在二战德国防务战略崩溃时,在纳粹领导人的指示和战后对其审判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们这一热诚,但是很可惜《复仇女神》并没有体现纳粹分子的这一心理。克里斯蒂安·安格豪仍然肯定了乔纳森·利特尔为写作《复仇女神》所做的充分的准备工作,但是他认为作者成功书写了人物的个人生活轨迹,而不是纳粹的集体情感[2]。所以,克里斯蒂安·安格豪认为小说对于纳粹政党的疯狂极端心理的刻画有待加强。

  有学者认为小说仅仅揭示了恶,而并未涉及对于战争的思考。曾拍摄关于纳粹大屠杀的口述历史纪录片《shoah》的法国导演克劳德·兰兹曼首先向作者的天赋致敬,因为他认为作品中一些篇章的刻画的确精彩纷呈、极具感染力,但是他同时表示小说没有深入到事件的本质,过分描写主人公马克西米连的心理问题和他的哲学思考过程会令读者忘记核心内容,那就是主人公作为纳粹共犯实施犯罪这一情况。在他看来,洋洋洒洒的九百页文字并没有内容的升华,纳粹历史只是一个背景,整本書停留在作者乔纳森·利特尔详细记述的残暴屠杀行为,同时,主人公的噩梦、无法实现的性幻想等等也仅仅引发人物产生心理疾病与反抗[6]。所以,克劳德·兰兹曼认为这部作品应该有更深一步关于描述的种种现象的反思和讨论。

  还有学者认为小说语言的生动性妨碍了作品的主旨表达。彼得·施特勒认为这部作品无法让读者充分理解,因为对比我们所了解的史实,小说采用了更及引人入胜的手段来阐释大屠杀;他甚至指出,这部作品的成功是基于其好莱坞特点以及其中不胜枚举的淫秽色情内容[4]。所以,在他看来形式上华丽的手法对于主旨表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结语

  尽管《复仇女神》引起了各方争议,在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上存在诸多质疑的声音,但是我们通过这一作品的畅销和文学大奖的认可能够发现,在法国关于《复仇女神》的积极评论和认可的态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塑造一个思辨性极强的党卫军军官形象,作者刻画了战争和纳粹的残酷,引领读者走入并思考这段黑暗而且鲜为人所知的二战历史。

  参考文献

  [1] Jean Solchany,Les Bienveillantes ou l′histoire à l′épreuve de la fiction,Revue d′Histoire moderne et contemporaine, 2007-3,(n° 54-3)

  [2] Claire Devarrieux,Nathalie Levisalles,Les Bienveillantes, roman à controverse,Libération,7 novembre,2006

  [3] Goncourt 2006,Les Bienveillantes de Jonathan Littell:le bourreau policé,8 novembre 2006.

  [4] Peter Sch?觟ttler,Tom Ripley au pays de la Shoah,Le Monde,14 octobre,2006.

  [5] Adrien Minard,Un Goncourt bon prix,bon ?覺il,Libération,16 novembre,2006.

  [6] Claude Lanzmann,Journal du Dimanche et Le Nouvel Observateur du 21 septembre,200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