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电影《遇见你之前》中安乐死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4114
杨娴+++孙洁

  摘 要:电影《遇见你之前》通过一系列的“遇见”故事来讲述威尔和小露的让人感动也让人伤感的爱情。他们重叠的那一小段时光对彼此产生深远影响。《遇见你之前》没有创造一个令人惊叹的爱情神话,却促使人们在温暖的爱情港湾中去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决择,正视安乐死的存在和思考安乐死的意义。

  关键词:《遇见你之前》 安乐死 情爱 抉择

  一、简介

  电影《遇见你之前》讲述的是一系列的遇见故事,是爱情与自由的较量,是生与死的抉择。遇见她之前,他是霸道总裁,运动健将,让所有人羡慕;遇见她之前,他又是个高位截瘫的“累赘”,每日在痛苦中清醒,不能动弹。他是威尔,她是小露。

  威尔是骄傲的,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经营企业兼并的生意,热衷极限运动,是典型的高富帅。威尔是悲惨的,当他再次出征挑战极限运动时,上天安排了一场车祸,他高位截瘫了……持续两年坐在电动轮椅上痛苦地望着窗外的美丽世界,曾经的美好经历带给他更多的精神上的折磨。

  小露是空白困窘的,梦想总被家人和自己压制,生活单调而逼仄。小露是乐观开朗的,对工作充满热情,尽心尽职,遇到挫折会郁闷,但能很快振作起来,元气满满。每天,小露带着灿烂的微笑,穿着夺人眼球的小花裙,花里胡哨的紧身裤和眼花缭乱的方根高跟鞋,五彩缤纷地出现在威尔的面前。就这样,没有一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威尔沉闷的世界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容纳了小露的身影。

  这部电影没有沦为彻底的煽情,因为死亡的乌云一直存在。威尔深切地明白自己的处境以及将要面对的余生,所以他一直在联系瑞士的安乐死机构。小露出于善良与爱意,夹杂着威尔母亲的希冀,安排各种活动,希望能够让威尔放弃安乐死的想法。海边,绽放的烟花、灿烂的笑脸和深情的拥吻让彼此清晰地感受到爱的情愫。但在这个时刻,威尔还是告诉小露他决定去往瑞士,实施安乐死。影片的结局是悲伤的,小露和威尔的父母在病房里陪他走到人生的最后一站,象征着生命的树叶从枝头飘落。

  二、安乐死的多维透视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的女性都会有这样遗憾,为什么威尔不能为了小露而放弃安乐死,继续两人的浪漫爱情故事?但往往这种带有遗憾的爱情更能打动人心,尽管伴有心痛。这也是电影主题虽老套,但依然获得映众好评的原因之一。死亡的乌云笼罩着整个剧情,残酷的事实一直都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威尔很虚弱,一点点感染就可能要了他的命。威尔坚定地选择了安乐死。 “You only get one life. Its actually your duty to live it as fully as possible.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其实你有义务将其尽可能地过充实”。这句话留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一)爱情与独立

  真正的爱情可以帮助他人心灵的成长,也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威尔和小露借由自己,让对方完整,也让自己完整。威尔从自我封闭,到接纳自我,融入生活;小露借助威尔的大脑“游历”了崭新的世界,开阔了眼界,开启了更美好的人生。

  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威尔没有在爱情中放弃深思熟虑的决定,小露没有在爱情中失去理智,她最终尊重了他的选择,在瑞士的病房中陪着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对威尔而言,瑞士的病房是生命终结的地方,但对小露而言,这最后的一站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就如诗人纪伯伦所讲:“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一起欢笑,载歌载舞,但容许对方的独处,就像琵琶的弦,虽然在同一首音乐中颤动,然而你是你,我是我,彼此独立。”

  (二)母爱与放手

  米尔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威尔也有一个坚强、独立、知性、优雅并深爱他的母亲,卡米拉。卡米拉担心威尔的身体状况,牵挂威尔的心理状态,她不仅希望小露是威尔的护工更希望小露能成为他的朋友,与威尔聊天,让他开心。当她看到小露推着威尔在花园里散步聊天时,卡米拉脸上露出英国女性得体的笑容。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也是最自私的爱,永远把孩子攥在手里。当卡米拉看到来自瑞士安乐死机构的信件时,她没有了坚强,失去了优雅,声嘶力竭地吼道:“He is my son.” 威尔的父亲虽也痛心但还是答道:“你是他的母亲,你也应该清楚他有多么痛苦……”

  有一种母爱叫放手。卡米拉最终也尊重了威尔的决定,在瑞士病房中和丈夫一起握着威尔的手,慈爱地看着他……尽管这种放手放弃的是生命,这种尊重里夹杂了太大的文化差异,但卡米拉的母爱仍然震撼了每一个观影人,她的眼睛里装的不是眼泪而是慈爱,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离开前看到的是妈妈的笑脸,感受到的是妈妈的温暖。这种母爱甚是可贵。然而,流行在我们青少年孩子中的一句话叫“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爱叫妈妈的被套。”这种过度的母爱成了一种羁绊,是对孩子不信任的表现;这种爱成了一副枷锁,套住了孩子,束缚了孩子的手脚。相较于毫无保留的付出却又过度干涉的母爱,卡米拉无私却理智的母爱更值得赞赏,祝愿孩子自由奔放地追随自己的心愿,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

  (三)坚持与放弃

  威尔很理性,拒绝重新考虑实施安乐死的决定。他的放弃需要很大的勇气,可同樣情况下的坚持也让人感动。日本电视剧《一公升的眼泪》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女主角亚也在最美好的豆蔻年华患上了不治之症,当她哭着问医生“为什么病魔会选上我?”的时候,更是让所有观众潸然泪下。可是,亚也没有放弃,下定决心努力无悔地度过每一天。为了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为了深爱她的亲人们,为了努力钻研医术的医生们,她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这部电视剧让观众从中得到勇气,努力生存,珍惜生命。

  科学家霍金是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他也不认为他的人生就该在轮椅上度过。医生预测他活不过两年,但他还是活到现在并为人类做出无数的科学贡献。这也是对生命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努力。再次重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经典句子“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收起枪,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愿你我,在遭遇生活的苦楚时,不轻言放弃,执着前行。endprint

  三、选择的权利

  《遇见你之前》不是第一部讨论安乐死问题的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深海长眠》应该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这两部影片中的男主角都是高位瘫痪的病人,无法再领会活着的意义,决绝地选择了安乐死。它向观众传达一种意志:生与死都是权利,但都不是有着绝对责任的担当;作为人,理所当然地应该去寻求这种权利的选择。

  生命的意义就是生活。每个人都在生活,都在履行生命的意义。但是,无论你是谁,什么身份,瘫痪对于人的打击都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电影中,钱解决了男主角在生活上的大多数问题,保证了生活水准,比起很多贫穷的病人,他们似乎是过着舒坦的日子。然而,对他们而言,只为活着,没有理想和目标盲目苟且地生存又与动物无异。梦想无论多努力都不可能实现时,希望就变成了绝望,生活没有滋味,生命也无意义可言。主动安乐死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有尊严的选择而不是退缩和畏惧,不仅是为了结束肉体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获得精神上的藉慰和安宁。

  安乐死整饰了病人的社会形象。个体从容结束自己的社会关系,以“生离”来避免“死别”。病患者主动要求安乐死,可以很从容地安排好后事,有意识地结束自己的社会关系,以一种潇洒的态度告别死亡,避免了一种仓促的死亡。正如电影中威尔去往瑞士之前帮助小露的父亲找到工作,配合小露参加各种活动,引导她开阔眼界,立下遗嘱为她提供一定的资金财产,希望小露能够亲身体验美好事物,自由且不受束缚。小露成就了他最后六个月的快乐,他成就了小露后半生的自由。威尔走了,小露会伤心痛苦,但也会一辈子记住深爱的他。

  四、结语

  生命是一条线段,有始有终。当一个人无法自由地生活时,他唯一的自由就是选择有尊严的提前抵达终点。这是把握命运的另一种方式。威尔在给小露的信中表明了所有心绪“当你成为我的身体,我就住进了你的心里。”即便生死相隔,但又有谁比他们离得更近?影片最后的画面是一片树叶从枝头飘落,由绿色变成枯黄,化作春泥更护花。威尔带着对小露的期望走了,“小露,外面的世界很大,你应该替我去看看;巴黎的香水很美妙,我觉得一定适合你;坚强大胆地活下去,你值得拥有自由和属于自己的生活!”

  參考文献

  [1] 弗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50-52.

  [2] 韩红艳.电影中的死亡:爱情最完满的形式[J].电影文学,2012(9):10-11.

  [3] 周德新.安乐死社会意义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8-60.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